首页 理论教育繁荣改革开放春天中的人民怀念

繁荣改革开放春天中的人民怀念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方向。

广播剧是广播媒体独有的艺术形式,广播文艺的最高艺术形态。电台日常播出大量音乐歌曲、戏曲曲艺小说评书等,但它们是广播独有的吗?不是!只有广播剧是广播独有的、因广播而生的艺术品种。而广播剧又是最受局限的戏剧艺术。语言、音乐、音响是其三大要素,声音是它唯一的表演手段。这就为编、导、演、制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迎来了广播剧的繁盛时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播出了大量的广播剧作品,古今中外的很多文学名著被改编成广播剧,如:长篇广播连续剧《红楼梦》《东周列国志》《西游记》《桃花扇》《杜十娘》《红岩》等,外国的如《皇帝的新装》《保尔·柯察金在小皮耶卡车站》《居里夫人》等等。至今,提起广播剧,很多人还会说起小时候守在收音机前经常听到导演蔡舒文、导演胡培奋的大名,这两位导演为中央台的广播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获得了广播剧的终身成就奖。

1980年,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应运而生,把全国的广播剧工作者团结了起来。198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王芝芙编导的《减去十岁》获得第十届柏林未来奖的广播剧大奖,这是我国广播史上的首次,标志着中国广播剧的制作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后来我台出品的《人与狼》《余香》《沙宝》《深山信使》《心缘》等在亚广联、欧广联和麦鲁利奇、伊朗国际广播节上屡获大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为业内公认的广播剧精品的制作基地。(www.chuimin.cn)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

1996年,中宣部把广播剧列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以后,广播剧的创作走向了新的发展繁荣。全国的广播剧提升到了一个思想性、艺术性和欣赏性相统一的高水准上。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大量涌现,好作品越来越多。作品数量越来越多,广播剧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一时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文艺编导以反映当代生活、讴歌时代楷模为己任,着重讲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制作播出了大量优秀广播剧作品,塑造了一批坚守梦想、不懈奋斗、既有真善美的人格力量,又有独特个性的鲜活的人物形象。从1996年至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多部作品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如《女兵连来了男家属》《共和国赤子》《谢庄故事》《塞纳河畔的誓言》《你好,我是向菲》《深山信使》《吹破天的婚事》《红飘带》《中国船长》《呦呦青蒿》,广播剧的非视觉化艺术特征所引发的联想与想象更容易刺激人们创造性思考和个性化认知,这些精品佳作都来源于火热的现实生活,表现了人间的凡人大爱,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正能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