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中断

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中断

【摘要】:2008年年初,中国南方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月12日,汶川发生8级地震。与以往重大报道不同,这一次,中央台启动了应急报道机制。统一指挥,组织有序、责权清晰、各司其职,保证了应急广播的安全高效运转。广播在南方雨雪冰冻、汶川地震及以后几年一系列突发事件中体现出的独特优势,得到中央高度重视,建立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因此提上日程并先后被列入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

2008年年初,中国南方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月12日,汶川发生8级地震。重大自然灾害导致交通中断、通讯中断、电力中断,灾区民众与电视、报纸、网络的接触被阻隔,此时,广播无远弗届、收听便利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成为灾区人们的首选,嵌入灾区民众的灾后生活中。以中央电台报道为例。当灾区民众对信息极度渴求时,中央电台记者第一时间分赴一线,通过海事卫星,随时随地报道,并利用组织资源和行政资源权威发布各类信息,避免了谣言的蛊惑人心;当灾区民众悲伤无助时,中央电台推出知识性节目,为灾区人们提供自救施救帮助,开办心理干预和心灵抚慰类节目,为灾区民众排解烦忧;当各方救援力量各自为战、缺少彼此沟通时,中央电台的信息平台让各方信息成功对接。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期间,中央电台收到运送天然气的槽车司机朱师傅的求助短信:由于长时间滞留在京珠高速公路湖南郴州段,槽车内天然气压力异常,可能有泄漏危险。这条短信在电台播出后引起公安部高度关注,公安部立即组成救援组连夜搜寻到冰雪之中的槽车,迅速采取减压措施,化危为安。由此可见,广播切实而有成效地介入救援行动中,实现了信息的有效链接、信息的快速执行和信息的多方反馈,不仅成为社会良性运行的舆论链条,更成为社会各个环节有效衔接的有力纽带。危难时刻,广播解疑释惑、排忧解难、安抚人心,成为社会的解压阀和稳定器。

广播在危急关头体现出了“必听”的使用价值,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其独特的信息通讯功能、伴随性抚慰功能等也为更多人所认识。广播深度介入突发事件的救援行动和民众的灾后生活,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抓手,成为政府和民众不可或缺的帮手。

与以往重大报道不同,这一次,中央台启动了应急报道机制。统一指挥,组织有序、责权清晰、各司其职,保证了应急广播的安全高效运转。

广播在南方雨雪冰冻、汶川地震及以后几年一系列突发事件中体现出的独特优势,得到中央高度重视,建立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因此提上日程并先后被列入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不仅如此,由中央台提出的建设方案,几经周折终于在2011年通过国家发改委专家组审核通过并报国务院,但最终却因方案出现变动而被搁置。

从20世纪电视的兴起到21世纪新媒体的流行,世界和中国的传媒格局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化之中,传统广播路在何方,成为当代广播人必须面对、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英国桑德兰大学传播学教授安德鲁·克里塞尔曾在一次国际会议上郑重发言:广播不会消亡,广播这个老战士将长久地活着!这是个让广播人欢欣鼓舞的论断,但如何让广播长久地活下去,活得更精彩,还需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在充分盘点传统广播自身优势、深刻理解新媒体传播特点的基础上,业内人士逐步认识到,广播的技术特质、声音特质与新媒体有着天然亲近性,易于与新媒体融合;而新媒体在最大程度上弥补了广播传播的劣势、扩展了广播的影响力。对于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大家已经形成了以下判断:首先,传统广播节目通过互联网可实现重复收听、点播收听,广播节目的“生命”得以延长;其次,全球化的网络广播扩展了传统广播的传播空间,传统广播能够借助互联网覆盖全球、联通世界;第三,网上广播借助多媒体技术,集文字、数据、图表、影像和声音于一体,实现了声音、文字、画面、视频同步传输,使信息的传播真正做到全方位、立体化;第四,互联网的实时交互特征丰富了传统广播与听众的沟通渠道;第五,网络广播吸引了长于使用互联网的年轻人和社会精英,这为受众群多为中老年人的传统广播拓展了新的受众群体,也为广播的产业发展带来商机;第六,广播与其他新媒体终端合作,将自己优质的内容通过不同渠道播放,可以自身投入的低成本挖掘巨大的市场潜力。(www.chuimin.cn)

敢问广播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唯有跳出广播,才能清醒客观地看待广播,唯有不局限于广播,广播才能真正拥有未来。

注释

①刘逸帆 宁黎黎:《转变的力量——专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王晓晖》,《中国广播》,2013年第2期

(作者系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