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信“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80年前,1940年12月30日晚7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广播事业从延安窑洞诞生。北平新华广播电台负责人梅益获悉后,和播音员齐越迅速通过电台喊话联系,得知了南京解放的重大消息并及时播发。2018年元旦是建台65周年,我提议以“结缘声音”为主题,征集听众与电台交集的故事和感受,结集出版,取名《音缘》。......
2023-11-22
无论广播自信还是声音优势、融合发展,最终要看出了什么样的作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那段时间,围绕“声音”举全台之力下了不少功夫,在内容和形式上做了一些探索。破题之作当属《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现代化的过程中,许多传统文化印记正在消失,这是我们民族的血脉,这个问题媒体多有报道。广播能不能通过声音,以一种新的文体重现这些印记并作为历史记录留住这些印记?这个提议得到大家的热烈响应,围绕“留得住乡愁”这个主题,确定了方言、手工艺、民歌、古村落、服饰等等内容,各中心自报选题分领任务,形成了系列报道《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以“季”的形式在广播和新媒体同时推出。新媒体除了声音外还配以图片、视频、采编手记形成全媒体的产品。这组报道的效果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广播同行觉得很感动和自豪,听众觉得很新颖。收获最大的还是我们自己,感受到了属于我们的竞争实力,探索了一种新的文体“广播纪录片”。这组报道获得亚洲广播联盟大奖等诸多国内外奖项,并作为广电系统重点图书出版。
很难想象春节这样重要的节日,广播没有自己的重点节目。在重大节点上没有广播的声音,自然就没有广播的影响力。“必须有一个广播的春节品牌”!这个设想得到全台上下异乎寻常的支持。不办晚会、避开春晚但对接春晚、突出声音特点、不拘泥节目形式。展示这一年的“国家声音”“我家声音”“我台声音”“与历史有关联的声音”……这些定位为大家创造了一个充分想象的空间。大家集思广益,推出了一个以文化习俗为主,不是专题、不是晚会、不是报道,但各种元素聚集的独特节目,取名为“中国声音中国年”。2016年是猴年春节,我们突出1980年这个猴年出生的“八零后”而立之年的历史背景,“比美食,赛歌声”“晒美景,斗年俗”“拼创新,看变化”,以40年春节的巨大变化反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决定办这个节目时距离春节只有不到两个月时间,全台齐心协力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之后这个节目不断完善,在机制上,实行各中心每年轮流承办,并吸纳地方电台的主持人参加,省级电台和全球华语台播出;时间上确定在除夕12点到18点的“忙年时段”,与央视春晚衔接;基本风格为亲情、恩情、乡情、爱情、激情;受众对象为路上的旅人和忙年而不能看电视的家庭。创作团队还加入了喊红包的现代营销环节,这个节目受到广泛好评,更重要的是探索了广播春节节目的形式。
与教育部、国家语委合作建设“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是我们期望引领声音标准的一次尝试。由著名播音员诵读中小学语文教材,形成声音中的教科书,免费发放到中小学校,把推广普通话和为中央台培养生生不息的听众有机结合。各中心都创作了一批精良的节目,像反映德高望重的老知识分子的纪录片《先生》、恢复高考40年10人访谈《那年我高考》、情景再现式新闻报道《遇到海昏侯》等等,都是声音的上乘之作。(www.chuimin.cn)
在声音产品中,新媒体产品是央广人声音优势的突出体现。其中《城市·声音印象》可以说是一种创造。现实生活中,每个地方几乎都有自己的形象片、歌曲、市树市花等标识,唯独没有声音标识。无论乘坐交通工具还是在商场博物馆都是一种音乐《回家》。能不能用最有代表性的声音元素,创作一个地方的声音标识,就叫《声音印象》?我实在是敬佩央广人的创造力,他们选择了厦门为试点,不到一个月就创作出了《厦门·声音印象》。采集的声音元素有海浪、海鸥声,用采访儿童的方式描述这座城市的色彩,用导游介绍鼓浪屿……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用公共汽车介绍站名的方式引出陈嘉庚先生和厦门大学,令人叫绝。整个作品以《鼓浪屿之波》为背景音乐,用声音展示了一个独特新颖的厦门声音形象。一些列车和航班还把这个作品作为到达厦门的前奏曲。初战告捷极大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之后有成都、合肥、雄安新区、海南等省市邀请中央台制作了声音形象,不仅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也有了不错的经营收益。当初曾设想和各地文明办合作,为50个地方和城市制作声音形象,作为中央台的第一批营销式新媒体声音产品。此外,中国之声微信公号推出的新媒体作品《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成功进入了家庭,成为几代人共同收听的节目。
这些声音产品,虽然由于我们营销不够,影响有负于产品质量,但极大增强了大家的信心。
有关声音的回响:中国人民广播80年纪念文集的文章
黄信“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80年前,1940年12月30日晚7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广播事业从延安窑洞诞生。北平新华广播电台负责人梅益获悉后,和播音员齐越迅速通过电台喊话联系,得知了南京解放的重大消息并及时播发。2018年元旦是建台65周年,我提议以“结缘声音”为主题,征集听众与电台交集的故事和感受,结集出版,取名《音缘》。......
2023-11-22
交通广播的建立离不开“人、车、路”三元素,车主、汽车保有量、路面交通是交通广播孕育的先决条件,它的诞生与“路况信息”结下不解之缘。面对行路难、路堵塞的现实问题,交通广播应运而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随后,湖北、湖南、黑龙江、大连、沈阳等全国45家交通广播播出机构相继开办“帮扶类”广播节目⑦。交通广播目标受众主体是移动人群,新兴的车联网技术发展,与传统交通广播仍具有一定的转型缓冲期。......
2023-11-22
《玉莹信箱》栏目始办于1983年10月,是越南语部首次以播音员名字命名的栏目。这些来信急切希望通过“信箱”节目,向家人报告平安或寻找失去联系的亲人。1986年,《玉莹信箱》被国际台评为名牌栏目。《玉莹信箱》开设时,中越关系尚处于非正常时期,栏目把针对性作为主攻方向,以巧妙独特的服务方式,寓政治于服务之中,赢得数以万计越南听众的欢迎,也为越南语部日后的听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23-11-22
中国广播电视在业务、组织、管理、观念、体制等各个层面开展的融合创新,使得广播新闻的面貌也因此焕然一新。在2008年汶川地震、国庆60和70周年庆祝活动、党的十八大及十九大会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国家重大活动和事件中,以“中国之声”为代表的广播新闻均有突出表现,实现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话语权”的新闻报道和及时深入的新闻解读,充分发挥了国家主流媒体的功能作用。......
2023-11-22
广院新闻系的老前辈言传身教,引领我逐步进入对广播声音传播的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从对传统声音广播的理念、形态、规律的梳理,到对21世纪融媒体时代传统广播转型的探索,面对媒介融合的时代传统广播媒介变与不变的“元问题”,我不断感悟着广播媒介声音传播不朽的人本内涵。对广播声音传播感染力的“元认知”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左荧为新闻系学生开设的“录音报道”课。②广播声音传播与人相对接的是听觉感官器官——耳朵。......
2023-11-22
《玉莹信箱》栏目平时努力做到热情解答听众提出的各种问题,赢得听众的信任。在数以万计的越南听众来信中可以看出,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到刚刚踏入校门的小学生以及中学生、大学生从艺术家、公务员到各行各业的人士,甚至一些越南党政高级领导人都是《玉莹信箱》栏目的忠实听众。这位听众叫 Phan Thi Hoc,是《玉莹信箱》栏目的铁杆听众,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
2023-11-22
新疆广播电视台诞生于1940年12月30日的新中国广播事业,迎来了80华诞,这是值得热烈庆贺的日子,我们会不忘初心,沿着老一辈广播人开拓的事业,继续奋力前进。直到今天,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一直矗立在这道洒满党的阳光的山坡上,这里成为了讴歌新疆历史发展的高地。不忘初心,广播永远在路上,是我们神圣的使命和历史责任。多年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一直在路上,一直在行动。......
2023-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