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央台新媒体格局形成:央广网成关键,建设新媒体为共识

中央台新媒体格局形成:央广网成关键,建设新媒体为共识

【摘要】:中央台的新媒体怎么建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依托央广网的技术和体制建设新媒体,这是形成的第一个共识。如果重建新媒体队伍,央广网就成了新的传统媒体,如果央广网也发展新媒体就造成了内部冲销资源浪费。这些措施逐一实现,形成了新媒体的基本格局。中央台的指挥协调中心设在主楼104房间,建立起线上线下多平台联合报题机制,初步完成了融媒体新闻生产流程。

中央台的新媒体怎么建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解决不好这个问题,融合发展就没有基础。

依托央广网的技术和体制建设新媒体,这是形成的第一个共识。如果重建新媒体队伍,央广网就成了新的传统媒体,如果央广网也发展新媒体就造成了内部冲销资源浪费。央广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比较成熟的技术和采编队伍,尤其是央广网的公司化性质非常契合新媒体的投资和分配特性。第二是新媒体不能改弦更张转型视频,要立足广播特点突出声音优势,建设国内最好的声音新媒体。第三,央广网整合台内其他四网,PC端成为展示全台各类媒体和频率的平台,不再进行原创内容生产,集中力量创建新媒体;各中心原有的微信公号各显所长自主发展,鼓励民族语言做好新媒体;视频媒体重点做好银河互联网电视和阳光视讯。全台重点放在集中力量上线央广新闻客户端上。这些措施逐一实现,形成了新媒体的基本格局。(www.chuimin.cn)

在此基础上,融合发展的思路也愈加清晰。中央台承担着一项国家项目“中国广播云平台”,最初的构想是成为全国广播共享资源的平台。当时,各家广播机构发展并不一致,短期很难发挥作用。我们决定对广播云一期项目进行调整,首先解决央广内部的资源共享问题,然后再带动兄弟台的加入。因为原来已经有很好的基础,这个调整很快实现。媒体深度融合,核心问题是流程再造。完善技术的同时,我们着手建立日常运行机制。建立了中央台编务会议制度,并以此作为全台宣传报道的指挥协调中心,这个机制的第二层是各频率或中心和新媒体值班编辑。根据编务会下达的任务,将具体任务分解后发送给后方的执行编辑、记者等具体操作层面。完成采编制作后,上传到技术平台,供频率和各新媒体方选择,实现资源共享共用。根据广播记者拥有录音资料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用计入绩效的机制,要求一线的编辑记者,既按订货制作成品,也要提供原料,就是采写的原始素材。形象地说就是,记者根据订货提供成品土豆丝,同时提供土豆,供别的菜系烹调其他菜肴,提升共享的质量。中央台的指挥协调中心设在主楼104房间,建立起线上线下多平台联合报题机制,初步完成了融媒体新闻生产流程。中国之声建成了集音视频为一体的演播室,成为全台新媒体的一个主要播出平台。那段时间内产生了不少爆款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