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塘栖古桥:探寻保存状况较差的几座古残桥

塘栖古桥:探寻保存状况较差的几座古残桥

【摘要】:因了《余杭通志》的出版,为弄清书中所载“属区不可移动文物”的塘栖、仁和、崇贤的十几座古桥,我按图索骥,寻至田头地角,一口气拍摄了这批古残桥,并对照有关历史资料,整理成文字。这天上午,我从良渚七贤桥开元文化公司办完事回临平,中途绕进了塘栖镇,去镇东寻找这座“包桥”。此桥的东西桥基石块均已损坏,保存状况较差。村中河道上东西向有一座桥名“余庆”的古石桥。

因了《余杭通志》的出版,为弄清书中所载“属区不可移动文物”的塘栖、仁和、崇贤的十几座古桥,我按图索骥,寻至田头地角,一口气拍摄了这批古残桥,并对照有关历史资料,整理成文字。

第一座是塘栖三分村东的“包(坝)桥”

《余杭通志》第三卷,第二十八编·文化,第五章·文物,第八节·不可移动文物,载有:包桥,单孔石梁桥,位于三文村,东西向跨于长河兜。

这天上午,我从良渚七贤桥开元文化公司办完事回临平,中途绕进了塘栖镇,去镇东寻找这座“包桥”。

天气阴郁,空气潮湿,阵雨。因不知道这座桥在村中的位置,所以一直到了三分村东北角上的济民羊毛衫老厂旁边,问了人家门前的一位大嫂,她叫我绕到三分村人家门前向东,再过三分村桥,桥东那片近年培植的香樟树林东面,就能找到“坝桥”了。这里她把“包桥”称作“坝桥”了。

车绕回来,停在庙西侧的人家门前,跨过前年曾两次来过的西仁桥,《唐栖志》称“三分村庙桥”。在雨后湿滑的田间泥路上,一步一滑,泥途跋涉了200多米,到了香樟林尽头,只见前方是一条小河沟,上面架着两条石梁,应该就是《通志》记载的那座包桥了。

这是一座低矮的单孔平梁小石桥,东西向跨于宽仅五六米的长河兜河道之上,从南面200多米的运河中流来的河水十分混浊,河水流过桥下向北仅30余米便折向西面,汇入三分村东头的三分村港中。

这座包桥,目测长约3米多,桥的南北两侧由两条50多厘米宽,30多厘米厚的条石架成,而条石中间则用3块青石板铺就。其中中间是一块刻有许多文字的碑石,文字一共三行,从左至右是“宋氏先茔壬山丙向”“皇清待赠名祖考祁付公妣邵孺人合葬之墓”“同治七年十二月曾孙××××立”。正是一块旧时塘栖大户人家的墓碑。

包桥

从西仁桥上拍新华丝厂厂区

观察桥南北两侧的梁石,未发现刻有桥名文字。从桥的保存状况分析,此桥应重建于晚清民国年间,存世至今已有百年左右。此桥的东西桥基石块均已损坏,保存状况较差。

原先从此桥向东面可至六宝村、景林村、郑家埭等村庄,因1999年运河新航道在包桥东面100米处开通,去往六宝村的古道已断头,这座包桥已成为一座弃桥。

第二座是原超山境内、超丁村小丁山自然村的“小丁山桥”

网上查不到有关塘栖镇超丁村的网页或村情介绍,后在《余杭区地名志》一书中查到了超丁村的资料。超丁村是由原超山乡张家埭村(张家埭大队)、俞家墩村(军民大队)、丁河乡庞家墩村(由蔡家埭、庞家墩、朱家桥3个大队合并)而成。

超丁村内有一个小丁山自然村,因村后有一座小丁山,故得此名。

在小丁山村由东向西那一带民居门前,原有一条宽约10米的小河,河上南北向有一座桥名“小丁山桥”的三孔石梁桥。

2008年区里文物调查,曾将此桥列入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并记录了该桥“位于小丁山自然村32—33号民居南侧”的信息。

根据这一信息,上周我去了小丁山村,在该村32—33号村居前找到了这座已被泥土填埋掉了的古桥。从尚露出地面的部分桥面、栏杆可知,此桥是一座20世纪80年代已被改造过桥面的三孔石梁桥,从桥排柱上尚露出地面的南北两块拱肩石,似在向世人证明其老石桥的身份。

包桥北侧

包桥东堍

从包桥上向东北眺望,那是新开运河上的拱梁桥

三分村东首的三分村庙,庙中间那幢大殿重建于1909(清宣统元年)

小丁山村村居前的河道,是在近二三年间被填成了农家的菜地。桥面与地面几乎齐平,远远看去只能看到80年代加装的两列水泥桥栏。

小丁山,也名丁山,南面是超山。《唐栖志》山水篇记载:“丁山湖在丁山下”。《栖里景物略》云:丁山相传为丁乐善读书庄(按:丁乐善为丁养浩之父,祖居漳溪,他筑室丁山,负山临湖为读书处)。其下有湖,即名丁山湖。此湖宋代已有记载。

从这一带小山葱郁、河流萦绕的自然景色可知,古代这里环境十分优美,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代知识分子相中此地筑室读书正是极理想的场所。

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已有极大提高,乡间都已喝上自来水,公路更是四通八达。公共小巴可以开到每一个村的村口,人们已不需要祖辈生存依赖的河流,以及为方便出门建造的那些石桥,填了河道多了土地自然很好。只是令人搞不懂的是,我们那些负有保护文物的机关,对列入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的这座小丁山桥,竟是不闻不问,任由村里填掉埋掉,此等文保力度,真令人无语。

小丁山桥旧址

第三、第四、第五座是仁和东山村的豆腐桥、余庆桥、永昌坝桥

仁和东山村是因历史上境内那座东山而得名的。东山曾经是云会三峰山(又名西南山,山由西山、南山、东山三座小山组成)之组成部分,历史上林木葱茏的东山是为了建设杭宁高速公路于2004年前被挖掘净尽的。

在东山村民委员会东面900多米处有豆腐桥自然村,此村因历史上村民多以做豆腐为生而得名。村东侧南北向河道上有一座豆腐桥,豆腐桥又名豆富桥、斗富桥。桥东西向跨于东港漾上。桥已在20世纪80年代被改建成单孔水泥拱形桥,但两边承载梁架的桥墩(排柱)仍是用原来的桥石砌筑而成。此桥长约30米,宽2米,桥高约4米。桥额上的桥名写成头富桥。头富不知是什么寓意?难道是意为村里的领头人(村长)富裕、富有、富贵?

近年为了村民通车,村里又在紧挨此桥的北侧建起了一座水泥桥。好笑的是此桥桥名则变成了豆富桥,我以为此桥名不错,豆富应比豆腐好。

从东山豆腐桥自然村往北约900米处,是小地名叫后墩桥的一个自然村。村中河道上东西向有一座桥名“余庆”的古石桥。桥系三孔石梁桥,东西向跨于村7号民宅西侧的中塘河上。中塘河位于京杭大运河拱宸桥至伍林头南北运河的西侧。北起仁和街道原东塘沾桥头村北面的东塘港,向南直至勾庄运河小学,再折而向东汇入京杭大运河,中塘河有全长8千米左右。

余庆桥(俗名后墩桥)

豆腐桥

目测这座余庆桥桥长约30米,宽约1.8米,桥高约3.5米。西侧桥墩及两根排柱尚属老桥原物,而东侧排柱和整座桥面均已是由水泥钢筋浇筑而成的两根圆形柱子支撑。

聚在桥头的村民都称此桥为“后墩桥”,唯有桥西一位年近80的老伯伯,知道此桥叫“余庆桥”。那么此桥为啥会被讹称为后墩桥,连带着村名也变成了“后墩”?

我站在桥东南侧紧挨着桥墩的石河埠下拍下了桥西侧排柱上刻着的那方莲花碑。从莲花图案分析此余庆桥应重建于清代晚期或民国早年。

作为列入区不可移动文物的古桥来说,目前该桥的保存状况应属“较差”。

余庆桥两岸河堤上种植着许多枇杷树,据1936年《经济旬刊》《浙江塘栖枇杷调查》一文对塘栖枇杷栽培区域记载:东至前庄(今泉漳),西至毛灯坝(今仁和毛墩坝),南至姚家湾,至泰山南三里(按:姚家湾在塘栖镇南5千米处,今属柴家坞村),北至北杨墩,东西相距二十五里,南北相距二十里,其中尤以丁山河、东家河、西家河、北杨墩一带为最盛。余庆桥位于毛墩坝东侧,证明此地正是属于塘栖枇杷的主产区之一。

东山村最北面的自然村叫毛墩坝村,因旧时此村中居民大多是毛姓,故而得名。

毛墩坝村95—96号民宅前的东西向河道上有一座永昌坝桥。这是一座单孔小平桥,桥长约8米,宽约4米,高约2米。桥南北向跨于毛墩坝港之上。此桥东侧连接着可启闭的水闸,因此被称为“坝桥”。而在桥东不足50米处就是那条从南面豆腐桥、后墩桥流来的中塘河。河流往东北不远即折入范家漾、东塘港、葛墩漾,连通大运河。

永昌坝桥

“永昌坝桥”是一座20世纪60年代重新修建的单孔连坝小平桥,只是没有了原先的风貌。

桥西侧桥栏板朝西刻有“毛墩坝”三个阴刻文字,其中毛字已被水泥涂抹,难以辨识。在毛字前则竖刻“一九六三”,又在坝字后面竖刻“三月重(建)”的纪年文字。而在此石栏板朝东处则刻有“永昌坝”三个阳文大字,在永字前竖刻“道光二十六年重建”的纪年文字。据此可知永昌坝桥建造年代久远,清代道光二十六年(1846)曾重建,新中国成立后的1963年又重新修建。故今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正是1963年重修后的坝桥。

毛墩坝村很大,人口有一千余人,村庄占地东西750米,南北450米。村庄中民宅密集。据《余杭地名志》介绍:相传一百多年以前,此村名永昌坝,坝后有一小山头名鲤头鱼山,“昌”“鲳”同音,鲤能吃鲳,村民贫困,归咎于此,于是改称毛墩坝,因“毛”“猫”同音,猫能吃掉鲤鱼。

今天的毛墩坝东面200余米即是杭宁高速公路和本月刚开通的杭宁高速铁路。川流不息的汽车、列车发出的隆隆之声日夜喧扰,彻底搅碎了这一带乡村数千年来的田园牧歌式的宁静

第六座是仁和獐山奉口村的“蔡婆桥”

在仁和镇最西面的奉口村宋家塘自然村西面,有一个大水荡,名叫“六亩漾”,为何漾名“六亩”,盖因此荡面积实在太小,仅有六亩左右。

在六亩漾的西侧小河道上,南北向有着一座三孔石梁桥。据《余杭通志》记载:“此桥名蔡婆桥,桥上题刻清晰,有清嘉庆辛酉年(1801)纪年文字,桥的保存状况较差。”

宋家塘村很小,仅有10来户人家,见前方已无车路可走,车停在村子最西头一户人家门旁。

正是江南梅雨季节,乡间小道十分泥泞,村中给我指路的两个主妇,看我脚上穿着运动鞋,都说田野里太湿,你穿这双鞋根本走不过去的。其中一位指点我从北面的朱家角自然村西绕过去,她说:从那边种蔬菜大棚间的小路一直往南,就能走到蔡婆桥边。

谢过这两位妇女,绕到宋家塘北面500多米处的朱家角自然村,该村西南面的田地都是种蔬菜的塑料大棚,在大棚前一位干活妇女的指点下,从大棚中间那条土路往南走了200多米,地里居然有一70多岁的老年妇女在干农活,是她指给我前方那覆满杂树野草的河道和隐于野草榛莽间的那座蔡婆桥。

终于在土坎下方找到了这座东半边桥面爬满木莲蓬,衰败得不成样子的蔡婆桥,桥的西侧尚裸露出的宽约50厘米的3条梁石可供人行走。而原先铺在梁石中间的那一溜石板,则已不见了踪影,人站在桥上可见梁石中间的河水。

蔡婆桥

蔡婆桥下的河道往东即是六亩漾和东南面的宋家塘村,往西200余米则是连通上纤埠船闸和奉口陡门的南北向河道,并连通东苕溪,顺河再往南300米即可至上纤埠老街。此河亦名西塘河、宦塘运河,历史上曾是杭州城生活供应的重要运输水道。

那位老妇人还告诉我,这座蔡婆桥建造年代很久远,曾听村里老人讲过,此桥上南十八步,落北十八步均有金银宝贝,只是至今尚没听说有谁找到过那些古代宝物。

蔡婆桥长约12米,宽约1.5米,高约2.5米。绕至桥的东南侧,见桥的真容被一道拦鱼竹罟密密拦住,拍不到桥的侧影和排柱。而桥的西南、西北处均是茂密的芦苇杂树,无法靠近。我想只有等到秋冬时节,草树枯黄再设法来拍摄桥名文字了。

仁和獐山奉口村的蔡婆桥,位于西塘河支流六亩漾西侧。桥是一座三孔石梁桥,只是桥中间的梁石已失,东侧梁石覆满薜萝,仅余西侧单梁尚可供人行走。

第七座是东塘黄泥滩的“高义桥”

这座桥名“高义”的古石桥,位于仁和镇新桥村小地名叫石桥西的村堂中间。此地地处伍林头西南面,京杭大运河西岸,历史上属东塘乡黄泥滩村。

高义桥属于余杭区不可移动文物,古时即是村民出行之要道,近年村里将此桥南侧用水泥拓宽,利用改造成可供村民汽车通行的桥梁,现状是此桥北侧尚是旧时模样,南侧及整座桥面均已变成了新桥。故桥已失却古桥风貌了,作为不可移动文物档次颇为低级。

高义桥东西走向跨于石桥港上,从北侧桥洞中观察,古桥宽约1.5米,长约3.2米,高约2.5米。在北侧加宽的水泥梁板下方尚能看到字迹规整,石工精良的“高义桥”三个阳文桥名。

辞典解释:高义,是指高尚的品德或崇高的正义感。可引申为:一,“行为高尚合于正义”,宋苏轼《送吕行甫司门倅河阳》诗:“子生公相家,高义久峥嵘”。二,正大的道理,意指高义薄云。三,深情厚谊,清周亮工诗:“顿首故人高义绝,平安为寄两三函”。据此可知,“高义”二字寓意很好,而以此来命名桥名,背后一定有故事,难不成此地曾有贤者居此,甚或是高士结义的地方。只是今天当地已经无人了解此桥背后的故事了。(www.chuimin.cn)

高义桥南侧

高义桥北侧

高义桥桥额

从桥洞东侧石排柱上镌刻的莲花碑分析,此桥应重建于清代晚期。

第八座是仁和九龙村的“成功坝桥”

九龙村位于仁和镇西南面,东南与栅庄桥村接壤,东北与云会村接壤,北与东风村接壤,西面是西塘河。传说九龙村以境内有九条小河,宛若九条龙入境而得名,除此,也有称九弄村的,因九条小河若九条水巷、水弄,故名“九弄村”。

在其中一条叫张花弄的自然村中,东西向流经该村的河道上有一座“陈公坝桥”,因此桥桥面已被水泥浇过,故污损了仍在水泥板下方的梁石,只在西侧梁石上依稀读出一个“功”字和一个“坝”字,据此推测,陈公坝,应为成功坝。

因此桥石排柱的东侧,各有三条人工凿成的石槽,其作用应是在槽中放入木板拦水用的,故此桥功能不仅供人行走,而且兼具水坝调节水位之水利设施的功能,故名其为坝桥。

成功坝桥

此桥长约3米,宽约1.8米,桥高3.5米。从所用石材及建造工艺分析,此桥应建于民国早年。

第九座是仁和獐湾村的“万新桥”

《余杭通志》记载:万新桥在仁和奉口村獐湾。

那天我从奉新路往北拐入前往奉口村民委的叉路,车一直往北,路侧尽是挖掘殆尽的石山,被重型装载车压得支离破碎的公路,坎坷不平,颠簸不已的轿车底盘又不时被凸起的路面擦到,而且这条该死的道路还十分忙碌,不时有小车经过,还有装满石料的载重卡车隆隆驶过,扬起漫天的土尘,即使车窗紧闭又开着空气内循环,仍有呛人的尘土钻入车内。

奇怪的是一路行来竟见不到村民的住宅,路两边尽是一片片的废墟。一再问路,问到的尽是些不了解当地情况的外来民工

在距离奉口村委约1千米原獐湾村北侧,终于遇上了一位当地老乡,是他告诉我獐湾村去年已经全村搬迁至獐山街上,整个獐湾村也因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去年已被拆成一片废墟。刚才我经过的正是獐湾村故址,他又带我从原路折回,在一座挖剩下的小山西坡,那条宽不足10米的名叫沉钵头港的小河沟上,找到了我要找的那座有记载的余杭区不可移动文物“万新桥”。

万新桥

峨眉山残存的山脚

呈现在我面前的万新桥,是一座其貌不扬并原貌尽失的水泥小平桥,实在难以看出其有一丝一毫古桥的风貌。

而这座桥的前后左右,原先那民宅稠密,小河蜿蜒,鸡鸣犬吠,炊烟袅袅的江南小山村,已变成一片杂草茂盛,黄尘飞扬的荒原,宛若塞北荒漠。

站在那一段洛山残剩下的山壁旁,望着那一片方圆6千米余,曾经耸立着高达160余米的洛山、陡山、野茅山和峨眉山、獐山等多座小山一起,在短短三十多年间已被当地人挖掘殆尽,真的惊叹人类向大自然索取的疯狂和贪婪。

第十座是仁和金家墩南阳墩自然村的“信善桥”

《余杭通志》记载:三白潭东的仁和金家墩村尚有古“信善桥”。

信善桥位于仁和街道金家墩村南阳墩自然村,是一座三孔二墩石梁桥。桥南北向跨于南阳墩村中河道上,此桥基座和排柱属原物,桥的西侧已是用水泥梁替代了原先的石梁,而东侧中孔仍保留着原先的梁石,只是近年修桥时在桥东面的梁石上刷上了水泥浆,故已看不出石质梁板的模样了。

信善桥桥名的寓意很好,“信”是指守信,“善”指良善,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对善的信仰和崇尚,故善也是人类共同的信仰,人类信善也即种善。

信善桥桥高约4米,长约15米,原宽约2米,近年村里为便于汽车通行,已将桥面加宽至3.5米以上,故是一座标准的带了帽的石桥。

信善桥及其桥额

永新桥及其桥额

第十一座是崇贤“永新桥”

“永新桥”位于崇贤街道前村街西面500多米,小地名丁家湾村中的河道上,具体位置在老崇塘公路西侧100多米处。桥是一座三孔二墩石梁桥,南北向跨于村居密集的河道上。桥的基座尚且完好,只是桥中孔及北孔西侧石梁已被三块建房用的水泥五孔板所替代。而东侧杠梁虽还是原物,但因被一条自来水管横挡住,故无法拍到桥名及有关桥的建造年代。在桥的前后左右绕了两遍,从水管和桥石梁的缝隙中勉强拍下了桥名照片。从此桥的总体保存状况可知,永新桥亦属残桥。

此桥近年在河道整治中已经被修理过,如今是当地村民往来南北村街间的捷径。

目前丁家村中住有许多外来人员,桥东北侧倾倒着不少生活垃圾,而桥南的河堤上则有许多村民建造的茅厕,环境很差。在桥的西北侧人家门前的河口上倒是修建着一座木栏观景台,估计是由政府出资建造的政绩工程,只是与周边环境不太协调。

此永新桥,清光绪《唐栖志》无记载。

第十二座是普宁村南的石蟹桥

“石蟹桥”也是在大运河西岸,隶属沾桥鸭澜村莫家塘自然村,只是如今这一带已划入余杭区高新农业开发园区。莫家塘自然村已整体搬迁。石蟹桥位于陈婆桥西南方800多米处,是一座单孔平梁小石桥。

《余杭通志》记载的信息是:石蟹桥单孔石梁桥,桥南北向,位于高新农业园区北侧石蟹桥港上。

关于这座桥,在区政协任职的永林兄告诉我,高新农业园北面有一座老石桥。永林兄曾在园区管委会当过多年主任,他的信息自然不会有错。近日我两次寻找此桥。

第一次是先到了高新农业园管委会,一路上问了好几个人,都是在农业园内做工的外地工人。他们都不知道附近有老桥的情况。而当时时间已是下午4点以后,天又下起了阵雨,寻桥这事只好作罢。

昨日下午路过仁和,时间刚过3时,决定绕过去寻找石蟹桥。这次我是从北面那条牡丹路进到格林森园艺公司的园区内,凭经验在北侧河道上巡视了一遍,并未见到有古桥,在园区内盘桓了好久,也未见到有人经过,只得重新上车绕向南面,不远处有两位正在树荫下憩息的老农,遂赶紧上去敬烟,询问后知他们是当地普宁村人,便问他们石蟹桥,其中一位说,“是有一座‘石蟹儿桥’,桥在园区东面仙桃路的北面,小路荒僻不太好找。”

问清了石蟹桥的大抵方位,于是开车上南,又折向东面,沿高新农业园中心大道桂丰路向东,经过秀山美地公司,人民公社大食堂门前,又经过一大片围墙圈住的养鳖场,约1千米多路,车到了桂丰路尽头,又向北转入仙桃路。在不远的路边遇见从北面骑电瓶车过来的一位50多岁的农民兄弟,当他知道我要找石蟹桥后说,“要从后边花圃中间绕过去,你不太好找的,还是我带你过去吧。”真的感谢这位朴实的农民兄弟,于是,我骑在他电瓶车后座,到了他工作的工棚,他停好车,又带我步行200余米,穿过一片苗圃和农田,来到了石蟹桥所在的河堤边,指给我已被杂树、野芦、木莲蓬遮蔽得严严实实的石蟹桥。

河堤下的石蟹桥港近年已由园区整治过,桥的南面正是养鳖场的北侧围墙,故已无路可通,而桥的北侧我们走过来的,则是园区种花卉苗木的田地,故桥北面也已经没了道路。而原先可作为道路通行的河堤荒草没膝,许多段已被开成了杂地,种上了黄豆之类的植物,故石蟹桥已是一座真正的弃桥了。

石蟹桥

冒着酷暑带我找桥的农民兄弟姓王,是北面普宁村人。他告诉我,开发区这一带虽地处东塘,而土地的所有权则属于大运河对岸鸭澜村。

鸭澜村历史上人口众多,而土地稀少,因其所在的运河东岸,独山北麓一带古称横里,此地水网密布,河道纵横,土地都是荷塘藕田,故村人的口粮田是政府从运河西岸土地较多的东塘乡平衡调剂给鸭澜村的。所以鸭澜村的农民每年农忙时节均要渡河去西岸普宁种田、收割。20世纪70年代中期,有一年夏季双抢大忙时节,鸭澜村过河双抢的一艘渡船沉没,曾一下淹死过10多个村民,其中大多是不会游泳的妇女,据说打捞上来的尸首是你抓着我、我又抓着她扭成一串的,在当时的年代事故责任无人承担,人命如草,真是可悲可叹啊!

从攀满木莲蓬的桥上走过,又弯腰从桥南侧那丛野芦苇下钻过去,在桥南河坡上拍下了桥两侧的照片,从西侧桥洞一侧察看,此桥宽2米左右,桥的矢高在4米左右,又用脚步估量了桥的长度有12米左右,从杂草丛中可见桥两侧各有1档石级。

此桥保存尚算完整,但已无使用价值,也是一座弃桥。

面对夏季疯长的杂草、芦苇,根本没办法看清此桥的真容,我只能徒叹奈何。我想只能等到秋冬时节,那时草木凋零,再带上柴刀来寻找这座石蟹桥的真容吧。

第十三座是沾桥鸭澜村的“陈婆桥”

从杭州往塘栖的古运河王家庄的西岸,有原杭州华丰造纸厂的原料仓库,仓库南首紧临运河东西向有一座单孔平梁桥。

根据《余杭通志》记载:陈婆桥在鸭澜村华丰造纸厂南侧河港上,原为清代单孔石拱桥,50年代用原桥石在原址重建单孔石梁桥,桥面全部用水泥浇铸。

前日拍完石蟹桥后我从普宁村往东北到平宅村,再一直往南,经过大雅路、陈家路(一称仁嘉路)两个自然村,在陈家路西首那座跨于胜利港的水泥桥西桥堍拐弯上南,车在刚够一辆车行走的水泥路上一直开到华丰造纸厂原料库东侧的运河边,再沿着围墙外狭窄的河堤一直向西,心里则忐忑着,不知前方车子能不能调头?若不能调头,陈婆桥是否可以行车?如若都不能,那车子只能倒着回去,宽仅1米多的河堤上倒上250多米,倒真是对开车廿余年的我的一次考验了。还好陈婆桥北侧正是华丰厂装草料的码头,其宽度足够车子调头。而前方那座陈婆桥则是一座宽约3米的钢梁桥,应足以承载我的车子过河。

陈婆桥

眼前的陈婆桥正是一座后世改建的石座钢梁桥,其两侧桥基是由司宝石堆砌而成,桥孔的宽度有5米左右,而桥上的钢梁长度有20余米,稳稳地架在桥的石头基座上,桥面则由钢板铺就,桥距河面的高度4米左右。桥下河中有两位顶着烈日摸河蚌的农妇,询问得知她们是北面陈家路村人,并了解到过陈婆桥西面即是高新农业园区。

站在陈婆桥上向南眺望,前方正是往杭州方向的运河故道,三家村就在前方不远处。而大河东岸正是那座运河官塘古道上的著名的鸭澜桥,鸭澜桥北那一带粉墙黛瓦的沿河建筑即是鸭澜村的王家庄市集。

此桥西北侧是一个小地名叫陈家路的村庄,据此来分析陈婆桥的桥名,愚以为,此桥应是古代陈家路村一位陈姓婆婆积德行善,捐资建造的。

沾桥鸭澜村的“陈婆桥”,此桥书载属崇贤沾桥鸭澜村,但其位置却在大运河王家庄的西岸,因此地田庄产业历史上属沾桥鸭澜村,当时有一个位于运河西面的莫家塘自然村隶属运河东岸鸭澜村。陈婆桥呈南北向跨于运河西岸通支河的塘路上,50年代已被改建成单孔石墩钢梁桥,故已无文物价值。

第十四座是仁和普宁村的“北安桥”

前几日在区政协与永林兄谈其早几年在区农业园任职时的情景,聊起在园区北侧与普宁村交界处尚有一座古石桥,为方便我前去寻找,他当下给我画了方位图。

昨日肆虐多日的高温稍显颓势,趁着上午天气稍凉前往仁和,在普宁村委驻地骧马桥自然村南500米左右的双兜浜自然村东侧找到了东西走向的、桥名“北安桥”的钢梁石桥。询问桥头正在盖房子的当地农人,他们告诉我此北安桥原是一座建于清代的三孔平梁石板桥,20多年前即已改建成一座单孔石墩钢梁桥。

呈现在我面前的北安桥,东西桥堍是用麻石砌筑的桥基,上面架着钢梁浇着水泥作桥面。目测此桥面,长15米左右,桥宽1.6米左右。桥西连接双兜浜村,桥东沿近年已经整治的河堤往南可至东西向的支流石蟹桥港,再越过河上的水闸,可至农业园区的秀水美地农庄。而桥的东北面则是水面宽阔的南瓜漾,河水往东南流经原杭州华丰造纸厂原料仓库旁的陈婆桥下,汇入京杭大运河。

北安桥

从此桥现状看,亦已无文物价值了。

终于搞清了塘栖四乡残存的古石桥的存世状况,以上这十四座古桥均为清光绪《唐栖志》未载入。这些古桥中大部分近世已遭改建,或因保存状况不佳,或因近年地形道路的改变已为当地人弃用,今将其作为资料罗列出来,以备方家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