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翠桥因建于西南山后,又名山后桥。由慈溪迁居仁和三峰山。逝世后葬于三峰山东山之阳。夏时正寿至八十八岁,葬于三峰山之阳。而流翠桥畔,还曾埋葬有新四军烈士的忠魂。当时已是四月中,他们头顶水草,口含芦苇潜伏在流翠桥下水草丛中,不幸被敌埋伏的暗哨发现,侦察员受伤后被顽军捕获,关押至第三日惨遭杀害。原在流翠桥南,西山北侧的新四军烈士墓,当地政府已于近年将其迁移至西山西坡,并建成了烈士陵园,春秋致祭。......
2023-11-22
前天上午路过仁和,在镇文体中心施建华老师处小坐。施老师说起秧田那座青龙桥似乎还存于世间。这座青龙桥可是仁和一带大名鼎鼎的古桥,当下勾起了我寻桥的兴趣。
记得去年新茶采摘时节,施建华夫妇与其小姨曾来径山。陪他们游完径山寺后,在寺中茶室喝茶,闲聊中讲起仁和东塘有座青龙桥,当时施夫人讲了一个青龙桥的故事,至今记忆深刻。
她说,“那是‘文革’前的一年夏天晚上,她父亲是当时大队干部,从东塘公社开会回普宁家中,经过秧田湾南面的青龙桥,当时已是晚上12点钟左右,手电筒远远照见青龙桥上坐着一个人影,走近看见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孩,而且两脚荡在桥外,他下意识的喊了一声‘谁家小人,介晏了还不回家。’这一声喊,小孩毫无声息地掉入了水里。他知道遇见渥煞鬼了,回到家里吩咐我妈这两天要看好小孩子,不要让他们去河里游泳玩水。谁知第二天村里就出事了,对岸某人家的独生子,一个10多岁的男孩淹死了,是渥煞鬼来讨命。”这是施夫人亲耳听她父亲讲过的。
青龙桥地址偏僻,位于东塘官塘漾、葛墩漾连接处,曾是前后数里荒无人烟的地方。据说当年葛墩有村民划船去杭州经过青龙桥河段,船竟会一直在原地打转,也无法靠岸,划至天亮船还在青龙桥畔。这种现象,当地村民称之为水鬼打墙。
还有一则传说:当年青龙桥畔常有女鬼出没,有一年村里有三个青年小伙,晚上驾船捕鱼,曾在青龙桥边遇见女鬼,说要搭船去对岸,其中一个胆大的青年伸出划桨搭在岸上,在那女鬼踏上划桨时随手将船桨翻转,女鬼掉入河中,另一青年赶紧将网撒下,拉出水面见网中是一段黑色朽木,带回家中第二天用柴刀劈开,见中间有一摊鲜血,青年竟将血一口吞入肚中。
以上都是流传在东塘一带、关于青龙桥的鬼国故事。(www.chuimin.cn)
别过施老师,因公司有事,我先去了径山。
青龙桥故址
下午两点多钟,我寻到了秧田湾,问了好几位当地农人,都给我指了青龙桥的方向。其中一人告诉我,青龙桥早已在“农业学大寨”时被拆掉了,如今因西面葛墩漾是饮用水保护区,故近年已将连通官塘漾的河道填塞。
这不由让人有些许失望和扫兴,但既然到了秧田湾,总得去看看青龙桥的故址,遂将车停在秧田湾村中,又在一位村民指点下从秧田湾村最东南面,沿着官塘漾西侧的堤塘,䠀着没膝的荒草,越过两棵古樟树侧的机埠,往南走了200余米,来到了左右是水的一段东西向河堤上。河堤北侧是沟通西北面东塘港和东南面大运河的官塘漾,而西南侧水面则可通往葛墩漾,脚下这段河堤正是近年为保护葛墩漾饮用水面而重新修筑的。
站在河堤上四面眺望,只见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荒野寂寂,野水苍茫,虽是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却仍会让人心生悲寂苍凉。
有关塘栖古桥的文章
流翠桥因建于西南山后,又名山后桥。由慈溪迁居仁和三峰山。逝世后葬于三峰山东山之阳。夏时正寿至八十八岁,葬于三峰山之阳。而流翠桥畔,还曾埋葬有新四军烈士的忠魂。当时已是四月中,他们头顶水草,口含芦苇潜伏在流翠桥下水草丛中,不幸被敌埋伏的暗哨发现,侦察员受伤后被顽军捕获,关押至第三日惨遭杀害。原在流翠桥南,西山北侧的新四军烈士墓,当地政府已于近年将其迁移至西山西坡,并建成了烈士陵园,春秋致祭。......
2023-11-22
皇姑山附近古称青林村,山之东南侧原是塘南乡朱家角村,有一集市叫东街桥,是以此地一座古石桥命名的。此外,皇姑山西北侧有攀龙桥,东北面那座小小的土山前石濑河上还有一座附凤桥。仅从攀龙、附凤的桥名就会让人浮想联翩了。土山坝桥因在土山坝村中间,已被拆造成了一座水泥平桥。只有皇姑山北面的北街桥和皇姑山东面掩映在柳汀水岸边的青林坝桥尚存于世间。......
2023-11-22
一路行人归梦近,流水响,落瓜桥。光绪《唐栖志》载有:落瓜桥,本名陆郭,俗呼落瓜。雍正丁未,李宫保卫重修,乾隆丁丑南巡时改名“龙光桥”。光绪间官工重修,镌桥石曰:“龙光桥”。龙光桥南1千米多路即是塘南泉漳村,往北折西即塘北村龙光桥自然村。清代,龙光桥还有眼科名医黄葆元居此行医。乾隆五年,在龙光桥遇一草药郎中,因母亲双目失明求治,老翁赠以一只内装药物的“双联白玉瓶”。......
2023-11-22
泉漳永安桥惜如今将杭州钱江工业区建在此地。永安桥南北向跨于漳溪之上,桥长20多米,宽约2米,是一座石工精湛的三孔石梁墩板桥。永安桥桥额永安桥应建于明代以前,与丁、胡、沈三门望族联系紧密。目前桥上镌刻有光绪二十年重建的纪年文字。永安桥完整坚固,用料考究,是塘栖附近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石桥之一。只是随着工业化的肆意推进,真的担心此等古桥能永安否?......
2023-11-22
东塘街西北面不足一里处,有村亦名仲墅,一名栅口角。到了清末,此地还留存有“桥澜水栅,仍然有故墟之遗迹”。仲墅村西北面田野中尚有一座古太平桥存世。太平桥及其桥额此桥《塘栖志》无记载。桥南侧的石梁中间镌刻着“太平桥”三个阴文大字,但桥北石梁上刻的却是“圭漳桥”三个字。而当地村民却异口同声称该桥为太平桥。......
2023-11-22
横跨于东塘港,位于今美亚水泥厂北侧的五福桥,也早已被一座经二次重建的钢筋水泥桥梁替代。据此可知大环桥在明代成化以前即已存世,建桥时间比明弘治二年建于塘栖的广济桥要早许多年。而平宅桥尚存于世间,该桥桥额为万福新桥。东新桥位于东塘村东面靠近东塘港的塘河口上,桥两端都是民居。......
2023-11-22
桥的水泥梁板中央刻有“兴国桥”桥名。桥正中两侧梁上也用红漆写有兴隆桥桥名。清光绪《唐栖志》亦有:“兴隆桥在五杭村,乾隆甲申里人重建”的记载。故此桥即是志书上的兴隆桥了,据红漆桥名前1992年字样可知,此桥是近年内被改建的。唐泾漾杨花桥南的三角潭杨花桥兴隆桥,西侧老桥基仍可分辨兴隆桥桥额兴隆桥西面是小地名唐家墩的自然村,此地人家都为唐姓,村中东西向小河上尚有一座单孔平梁古石桥存世。......
2023-11-22
古老的磻溪穿村而过,河北面小地名叫姚家兜,河南则叫庙前埭,两村之中有一座重建于清同治年间的古桥——磻溪桥。因此桥北端紧傍着一座香客繁多的磻阳古庙,所以此桥又名磻阳桥、庙前桥。磻溪桥是一座五孔平梁石板桥,长约28米,宽约1.8米。桥南北向横跨于磻溪之上。桥两边有完整的护栏石板,目前该桥整体保存完好。为方便村民出行,政府已在距古桥西侧五六十米处建有水泥新桥了。......
2023-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