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黄昏中的美丽塘栖古桥

黄昏中的美丽塘栖古桥

【摘要】:杭州东北面有皋亭、黄鹤二山。皋亭山北侧之崇贤水洪庙村,尚有皋亭古桥存世。皋亭桥是一座三孔平梁石板桥。皋亭桥长约18米,宽在1.8米以上。其中桥东北侧纪年为“民国辛未年——重建冬月立”字样。尚明落日月出岭,渐没残云霞满天。如今皋亭桥一带属城市近郊,附近民营工业发达,320国道从皋亭北坡穿过,正是杭州东面交通要道,桥的北侧即是运输繁忙的宣杭铁路高架桥。

杭州东北面有皋亭、黄鹤二山。皋亭山北侧之崇贤水洪庙村,尚有皋亭古桥存世。

皋亭桥是一座三孔平梁石板桥。桥呈西北东南走向,横跨于名叫沿山港的河道之上。桥下河流起点是京杭大运河康桥镇,向东流经杭钢厂区,穿过皋亭山北崇贤镇境内,在水洪庙村东面的老鸦桥东北侧分叉为两支:一支向东偏北至诸家浜、龙洞桥左近断流;另一支则向北流经南鲍山东侧地田村之吴家便桥,和泰山村前面的清店桥下向东,至日晖山南原东风农药厂门口,再向东至军屯里西侧折而向北汇入莲花港,又经白马坑、陈家木桥、回龙桥、蛤蟆练桥,向北汇入漳河漾,该河一直流至泉漳,并从泉漳北面汇入大运河。该河在向东北流动中汇入了沾桥港、斜桥港、鸭兰港、独山港、北马桥港、丁山港、石目港、新里港、三星横港、莲花港等河道,是余杭境内运河水系七大支流之一。

皋亭桥长约18米,宽在1.8米以上。桥面由三组各3块宽厚的大条石铺成。桥中间杠梁两侧均镌刻有阳文桥名,桥名前有清晰的古桥重建纪年文字。其中桥东北侧纪年为“民国辛未年——重建冬月立”字样。而桥的西南侧纪年却是直接用“民国二十年——重建冬月立”字样。据此我们可知,此桥重建于公元1931年,距今正好是87年风雨岁月了。

该桥光绪《唐栖志》上没有记载,根据桥上重建字样分析,在民国二十年此桥重建之前此处应有古桥存世。

清初塘栖诗人金介山途经此地曾留下诗句:

溪循山脚爱湾环,坐卧容身恰一船。

春傍晓时寒更甚,风于归路势逾颠。

尚明落日月出岭,渐没残云霞满天。(www.chuimin.cn)

从此诗可见古时候皋亭桥一带,山水清丽,林木丰茂;荒村茅店,人烟稀少。沿山港则是水碧草青,鱼翔鸢飞。

历史上,皋亭山与崖山一样,是汉民族的耻辱之地。南宋末年,回天无力的文天祥丞相误中元人圈套,在皋亭山南被伯颜拘押,而后南宋君臣在此向蒙古人投降。

如今皋亭桥一带属城市近郊,附近民营工业发达,320国道从皋亭北坡穿过,正是杭州东面交通要道,桥的北侧即是运输繁忙的宣杭铁路高架桥。古桥正处于村居和工厂区包围之中,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均被排入河道,故桥下沿山港中之水污染已经十分严重。

皋亭桥

皋亭桥桥额(民国辛未纪年)

古桥东南面的宣杭铁路桥,远处即是皋亭山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