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塘栖古桥:昔年观音桥,至今存世

塘栖古桥:昔年观音桥,至今存世

【摘要】:当时是11月上旬,得知此消息,我迫不及待地前往獐山街上寻找观音桥。观音桥长度有近20米,桥外观呈现拱型古桥所特有的,桥脚宽,桥顶窄的结构,因此整座桥显得平稳坚固。桥两侧的柱石上均刻有桥联。庙内房屋已于20世纪70年代初拆除,并在原址建起了獐山矿山机械厂。草木掩映的彰介桥獐山西侧苕溪边残存的峨眉山山脚彰介桥北堍

知道我在拍摄古桥,家住仁和镇的好友姚凤来告诉我,獐山老镇政府前面那座观音桥还在。

当时是11月上旬,得知此消息,我迫不及待地前往獐山街上寻找观音桥。我对獐山老街一带不太熟,一路上不断问人,七拐八弯绕了一大圈,终于找到了那座观音古桥。其实距此桥不远处即是我经常开车路过的奉欣路,没想到这座古桥会深隐于路东南那片村居之中。

观音桥位于仁和街道(原獐山镇)东风村獐山老街前,桥南北向横跨于村中间河港之上,历史上此桥曾是往来仁和县与钱塘县的交通要道。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此桥仍是獐山南片和云会、良诸各村通往獐山街上的主要通道。

观音桥长度有近20米,桥外观呈现拱型古桥所特有的,桥脚宽,桥顶窄的结构,因此整座桥显得平稳坚固。目测桥顶宽有2米多,整座桥高逾6米,是一座工艺复杂的单孔石拱桥。观音桥两侧均设有宽厚结实的石栏,南坡桥石栏的立柱上还雕刻有精致的花纹。桥两侧的柱石上均刻有桥联。东侧二条桥联石柱均已断裂,依稀能读出上面的文字,上联为经排梳齿从新建立巩千秋,下联为缘近娥眷依旧行看逢一角。而西侧桥联因满是攀援的藤蔓,故无法看清。

桥北侧是工厂、作坊和民居;南侧纯是民居,河里的水很脏,桥堍两侧都倾倒着许多生活垃圾,周围环境差。

据有关资料记载:该桥始建于明代,后世多有重建。

由于桥顶有密实的木莲蓬遮盖,无法看清镌刻在拱顶之上的桥额。

关于此桥的桥名,当地人都说:因为桥北曾是一座很有名的观音庙,因此将桥命名为观音桥。庙内房屋已于20世纪70年代初拆除,并在原址建起了獐山矿山机械厂。

询问古桥北侧工厂门口一老人家,得知此桥又名张家桥,因桥左原有张姓富室居此。

彰介桥的桥拱

彰介桥南侧柱石上的雕刻

彰介桥全貌

彰介桥南堍

2011年元旦前夕,我又去了一次獐山,看那座观音桥。这次去,当地村里已派人对桥上的藤萝作过清理,古桥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桥西侧的攀援藤蔓已清除了许多,可以看清楚那两条桥联,同时河水也干净了不少,看了让人心情很好。

终于拍到了西侧桥联。这两条桥联柱石不像东侧般断裂,而是完整无缺。文字也还清晰可辨。上联是水势东西长流不息,下联是虹环南北永固无穷。

2011年6月,正是连日大雨东苕溪涨大水的时节,我又去了一次獐山老街上那座观音桥。(www.chuimin.cn)

行至桥首,只见桥西那原本覆满桥顶部的薜萝已被人砍去,竟露出了那遮掩多年的桥额,赶紧拍了桥额,桥名是“彰介桥”三个秀气的阳文楷书大字。桥南堍那户人家正在扩建宅第,遂过去询问准确的桥名。

屋里出来一位60多岁的男人,张姓,他主动说桥上的薜萝是他刚砍掉的,而且还和村里人争吵了几句。村里人认为古桥应有藤蔓覆盖,这样才显得有历史,有沧桑感。而他因经常在外面经商,见绍兴那边的古石桥都是弄得清清爽爽,根本没有长满薜萝的桥的,而此桥正在自家门口,一年到头脏兮兮的,十分难看,所以坚持将桥西边的薜萝砍掉了。

彰介桥桥额

我赞赏他的行为和魄力,肯定他砍去那薜萝正是对古桥的保护。你想,那些薜萝经年累月,根扎在桥石缝隙中,越长越大,越长越粗,对桥梁会有很大的破坏。这从砍掉的部位可看出薜萝之根已将此桥拱券顶部拱开一条裂缝,可见此类攀缘植物对古桥确有危害。

关于此桥的桥名问题:

记得第一次来访此桥时,曾遇见一位老人家,告知我“此桥又名张家桥”,因桥左原有张姓富室居此。而如今此村中张姓人家亦有不少。

那么今天呈露出来的“彰介桥”桥名又如何解释呢?

查了辞典,了解到彰是姓氏,辞典有解:彰原是章,由于立功赐三撇,为彰姓,该姓主要居住在河北省香河县后家湾。

而介字与家字,二者应能通假?若此,则“彰介桥”即“彰家桥”“章家桥”之同名也。

古桥所在地的獐山,是杭嘉湖地区著名的石城,獐山石矿已有百余年开采历史,以出产优质青石料而闻名于世,该石矿始建于1893年,是清末由英国人兴建的。初始年产量在8万吨内,100多年来经历了晚清民国和解放后的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石矿之一。由于运河水运发达便利,大量獐山出产的石料通过獐山港经由大运河运往杭州、嘉兴、湖州、江苏、上海等地。獐山石矿开采历史悠久,石料材质上乘,上海外滩那些著名建筑所用石材都是产于獐山的青石料。

经过100多年的大量采挖,如今,那几座曾经高大巍峨的洛山、野茅山、峨眉山,几乎被开采迨尽。我在拍摄獐山古桥的同时也拍了几张峨眉山残存山体的照片,留作纪念。

草木掩映的彰介桥

獐山西侧苕溪边残存的峨眉山山脚

彰介桥北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