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太平福来民愿心-塘栖古桥

太平福来民愿心-塘栖古桥

【摘要】:由于村民在桥的两侧均安上了竹制渔罟,所以折腾了好一会才拍到了桥西侧两条桥联,上联是:太平为环物阜民安运至;下联是:迎新易旧地灵人极福来。联语中嵌入了福来桥名,包含了人们对生活安定、太平幸福的祈盼。福来桥而东南侧的那条上联,实在是无法接近,难以拍到,故十分遗憾。过了半个月后,我又去了一趟福来桥,终于拍到了福来桥东侧的桥联。福来桥上的刻字福来桥东侧桥额上有明确的纪年:“道光四年八月众姓重建”。

在塘栖镇西南的原宏磻乡廊下自然村东南侧的丁字河口,有一座古福来桥尚存于世间。此地离塘栖古镇仅一九路程。

福来桥南北向跨于支河上,其东侧是一条南北向河道,此河水系是从京杭大运河王家庄进入鸭兰港,经沾桥平泾、宏磻北庄,流至丁河的丁山湖,洪沉潭再连通至塘栖古镇汇入大运河的。

古福来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南北走向,跨河约24米,桥宽有2米,桥洞宽6.5米,桥高6.5米。南北各有15级石阶,桥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副桥联。

由于村民在桥的两侧均安上了竹制渔罟,所以折腾了好一会才拍到了桥西侧两条桥联,上联是:太平为环物阜民安运至;下联是:迎新易旧地灵人极福来。联语中嵌入了福来桥名,包含了人们对生活安定、太平幸福的祈盼。

由于桥东侧隔河是超山钱家角村,而廊下村与钱家角之间又无桥可通。说来十分可笑,作为江南水乡的塘栖,近年公路已修得四通八达,而河网密布的乡间,以前那些随处可见的大小船只,竟然无处寻觅,若要过此河需要绕不近的道,所以当下我无法过河去拍摄古桥东侧的图像,努力下到东北侧河滩上,勉强拍到了那副上联。联语是:有志相如题柱名传千古。此句是把司马相如在成都太平桥题桥柱明志的典故用在了桥联上。

福来桥

而东南侧的那条上联,实在是无法接近,难以拍到,故十分遗憾。只能留待下次去河对岸,超山钱家角拍摄了。

在桥身上能找到文字的部位,均无此桥的建造年代。不知桥东侧桥额上是否会有此桥修造的确切纪年?

从此桥的造型、结构,以及桥石的氧化程度,推测此桥建于清代同光年间。

过了半个月后,我又去了一趟福来桥,终于拍到了福来桥东侧的桥联。

这次我是从超山环山公路,走西山木桥,经过柴家坞村,再往南至金田里,只见前方可以通车的水泥桥正在拆除重建。于是,只好将车停在一户农家门口,一打听,桥对岸即是柏树湾村。当下步行到临时便桥处,只见竹桥西侧不远处是一座仅剩桥南一孔的古石桥。询问村民,得知此桥即是王同《唐栖志》载有的古万松桥,其北侧排柱及桥中间的牵杠石,十多年前即已塌落在河道之中。(www.chuimin.cn)

我拍下了数张残桥的照片,以留作纪念。

从柏树湾村东侧的水泥路往北步行了约一里多路,便是我此次要找的钱家角村。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姚家湾、金田里、柏树湾、钱家角等几个自然村,行政上均属塘栖镇柴家坞村所管辖。

沿着钱家角村前的道路往西,走了约200多米,即看到了隔河的廊下村。站在河堤上往西南望去,见河对岸便是那座我要寻找的古“福来桥”。

隔着60多米宽的河水,用长焦镜拍了几张照片,感觉不甚理想,正在无计可施之时,远远望见从大河南面划来了一条小木船。

不到两三分钟,船已到了近处。当下我开口叫“划船大哥”,提出用他的船渡我过河西,拍几张福来桥的照片。原以为他不会答应,不料,他只停顿了一会儿,便将小船向我所在的河埠头靠拢来。我自然是连声道谢,一边迅速跨上了他的小船并坐在中舱隔板上。他用划楫灵巧地扳了两下,小船便向河对岸荡去。

坐着轻巧的小船,在古桥近处很顺利地拍到了福来桥东侧的桥联和桥额,整个过程仅用了10分钟。划船大哥又将我送回河东岸钱家角村边的河埠。道别这位乐于助人的农家大哥时,不由使我想起“民风淳朴”“古道热肠”等词语。在简短的交谈中,我只记住了此人姓沈,家住福来桥所在的廊下村。

拍到了“福来桥”东南侧桥柱上的下联是“济急子产乘舆惠颂万年”,与桥东北侧的上联“有志相如题柱名传千古”合为一副对联。

和司马相如题柱明志一样,郑子产乘舆济民渡溱洧,也是历史上一个传颂千古的惠民故事。真可谓“古代先贤的榜样作用,后世子孙代代传颂”。

福来桥上的刻字

福来桥东侧桥额上有明确的纪年:“道光四年八月众姓重建”。道光四年是1824年,此桥建造距今已有193年光阴岁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