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栖水北西街,距广济桥400米,东西向跨塘路有顺德古桥存世。据清光绪《唐栖志》记载:“顺德桥,在大善寺之东,里人沈顺德建,故名。桥跨支河临大塘,以通塘路。顺德桥落北可达苕溪。过顺德桥为大善寺街。沿河一道,为五林北塘,直达五林头。”顺德桥是一座单孔平梁墩板桥,桥面长不足10米,宽近3米。但沈顺德那“重义轻财、舍资积善”的精神,将会薪火相传,激励后人。建造顺德古桥所用的石材大都是产于塘栖西北面的武康石。......
2023-11-22
塘栖超山是天目山余脉。因山形清奇瘦峭,奇峰突起,超然于皋亭黄鹤二山之外而驰名于世。超山在南宋时已遍植梅树,以梅树量多号称“十里梅花香雪海”;更以梅花品种“古、广、奇”三绝而闻名中外,被誉为江南三大观梅胜地之一。
超山有“唐梅”“宋梅”各一株,古干虬曲,苔蟠其身,枝干作鳞甲状,岁深日久苔色幻为铜青。超山的梅花,在国内众多的观梅胜地中不可多见。这里更有别处罕见的“花开六出”的古梅“绿萼”,那冷艳的娇姿,淡淡的冷香,不知倾倒过多少文人士子。
近代金石书画大师吴昌硕生前酷爱超山梅花,与梅结缘,生前多次来超山。写有“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买棹冒雪去,更向花前倾一杯”的咏梅诗。1927年,吴昌硕逝世后,其子吴东迈遵父遗嘱在超山北麓,大明堂西侧,择地建筑坟墓,一代书画大师长眠超山梅林之中。
超山的梅花更影响了国画大师张大千一生,使他终身爱梅、画梅,直至埋骨于台北摩耶精舍梅丘之中。
超山东麓的缓坡,曾有大片的果梅林。果梅花盛开时呈玉白色,故前人称之“雪海”“香雪海”。
梅树林中今天还存世有一座桥名“跌马”的古石桥。
此桥位于超山村龟山东自然村,是一座清代建筑的石梁小平桥,桥呈南北走向,桥长5米,宽1.6米,横锁石长2.4米,跨径3.2米。桥高2.3米。
根据桥洞下排柱之上镌刻的莲花图案分析,此桥应建于清代中晚期。(www.chuimin.cn)
跌马桥的位置,在老临塘公路超山段北侧,跌马桥站东北面,桥下小河是从超山北坡流出的溪流,至桥近处形成河道。近年公路经过改造,公路桥已改成涵洞,山中流下的溪涧穿过公路涵洞后进入河流故道,从跌马桥下,向北再向东流入漳河漾。
跌马桥(又名永兴桥)及桥上所刻纹饰
跌马桥所处位置正对着“超山东园”游客接待中心入口处,站在桥上眺望,桥两旁是掩映于梅林中的人家。西面与桥仅隔20余米的临塘公路对面的山坡是近年新栽种的数百亩梅花树。
古老的跌马桥十分有福气,身处梅林之中,一年四季有梅树相伴,与梅终老。可称之为梅花伴侣。
由于村民在紧贴石桥的西侧安装了竹制拦鱼罟,挡住了梁石上的字,所以,围着桥转了好长时间,也没有办法拍摄梁石上的文字,后来是人趴在桥面上,终于看清那潦草模糊的三个阴刻桥名“永兴桥”。
至于此桥缘何会叫跌马桥这么一个听来很有故事的名字,查考志书却并无记载,询问村中耆老亦无人能说清楚。
有关塘栖古桥的文章
塘栖水北西街,距广济桥400米,东西向跨塘路有顺德古桥存世。据清光绪《唐栖志》记载:“顺德桥,在大善寺之东,里人沈顺德建,故名。桥跨支河临大塘,以通塘路。顺德桥落北可达苕溪。过顺德桥为大善寺街。沿河一道,为五林北塘,直达五林头。”顺德桥是一座单孔平梁墩板桥,桥面长不足10米,宽近3米。但沈顺德那“重义轻财、舍资积善”的精神,将会薪火相传,激励后人。建造顺德古桥所用的石材大都是产于塘栖西北面的武康石。......
2023-11-22
后来建桥时便以“三星”命桥名。古桥两侧的杠梁石上镌刻有“古三星桥”桥额。其中东侧桥额前后刻有“道光二十年重建”字样。古桥重建距今已有178年了。而古三星桥正是南来北往在此过往的行人商旅之必经之桥。古三星桥头还洒有建国初期革命烈士的鲜血。接着,严词斥责匪特,恼羞成怒的匪徒,遂将二人枪杀于三家村三星桥头。若古三星桥有灵,它应会记取当年这一人间罪行,而当地的人民将会永记烈士的英名。......
2023-11-22
青龙桥地址偏僻,位于东塘官塘漾、葛墩漾连接处,曾是前后数里荒无人烟的地方。以上都是流传在东塘一带、关于青龙桥的鬼国故事。青龙桥故址下午两点多钟,我寻到了秧田湾,问了好几位当地农人,都给我指了青龙桥的方向。其中一人告诉我,青龙桥早已在“农业学大寨”时被拆掉了,如今因西面葛墩漾是饮用水保护区,故近年已将连通官塘漾的河道填塞。......
2023-11-22
流翠桥因建于西南山后,又名山后桥。由慈溪迁居仁和三峰山。逝世后葬于三峰山东山之阳。夏时正寿至八十八岁,葬于三峰山之阳。而流翠桥畔,还曾埋葬有新四军烈士的忠魂。当时已是四月中,他们头顶水草,口含芦苇潜伏在流翠桥下水草丛中,不幸被敌埋伏的暗哨发现,侦察员受伤后被顽军捕获,关押至第三日惨遭杀害。原在流翠桥南,西山北侧的新四军烈士墓,当地政府已于近年将其迁移至西山西坡,并建成了烈士陵园,春秋致祭。......
2023-11-22
皇姑山附近古称青林村,山之东南侧原是塘南乡朱家角村,有一集市叫东街桥,是以此地一座古石桥命名的。此外,皇姑山西北侧有攀龙桥,东北面那座小小的土山前石濑河上还有一座附凤桥。仅从攀龙、附凤的桥名就会让人浮想联翩了。土山坝桥因在土山坝村中间,已被拆造成了一座水泥平桥。只有皇姑山北面的北街桥和皇姑山东面掩映在柳汀水岸边的青林坝桥尚存于世间。......
2023-11-22
记得去年初冬路过军屯里时,曾向村民询问莲花港上的马公桥、扶澜桥,一直想去探寻这几座方志有载的古石桥。其南面即马公桥村,马公桥西面是扶澜桥自然村。因东风农药厂的关闭,扶澜桥、马公桥一带空气和水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最为高兴的当然是此地的村民,都认为政府做了一件好事。马公桥站在扶澜桥上,大娘又告诉我,河道往东那座我从其北堍经过的水泥拱桥即是马公桥。据此可知古马公桥是1980年拆除并重建此水泥拱桥的。......
2023-11-22
一路行人归梦近,流水响,落瓜桥。光绪《唐栖志》载有:落瓜桥,本名陆郭,俗呼落瓜。雍正丁未,李宫保卫重修,乾隆丁丑南巡时改名“龙光桥”。光绪间官工重修,镌桥石曰:“龙光桥”。龙光桥南1千米多路即是塘南泉漳村,往北折西即塘北村龙光桥自然村。清代,龙光桥还有眼科名医黄葆元居此行医。乾隆五年,在龙光桥遇一草药郎中,因母亲双目失明求治,老翁赠以一只内装药物的“双联白玉瓶”。......
2023-11-22
泉漳永安桥惜如今将杭州钱江工业区建在此地。永安桥南北向跨于漳溪之上,桥长20多米,宽约2米,是一座石工精湛的三孔石梁墩板桥。永安桥桥额永安桥应建于明代以前,与丁、胡、沈三门望族联系紧密。目前桥上镌刻有光绪二十年重建的纪年文字。永安桥完整坚固,用料考究,是塘栖附近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石桥之一。只是随着工业化的肆意推进,真的担心此等古桥能永安否?......
2023-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