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宅桥根据桥石梁上镌刻的桥名,平宅桥又名万福新桥。万福新桥桥额史籍记载:当年平显在广西藤县任上,为官正直,不拍马屁,不搞拉帮结派,为上司所不喜。因此虽有才能而不受重用。平显大约是洪武二十五年后回到家乡的,他在云南贵州20年,有许多好朋友。因为当年平显寄赠的茶叶,使余杭名茶径山茶飘香于关山万里的彩云之南。如今水竹何处觅,松里故里遗古桥。......
2023-11-22
清光绪王同编撰的《唐栖志》卷十八事记中,有关于运河堤塘的记载:元至正末,张士诚以旧河窄狭,复自五林港开挖至北新桥,又南至江涨桥,阔二十丈,遂成大河。地有三里漾,十二里漾,风波唐突,无塘遮护,为盗贼渊薮。(明)正统七年,通判易倪条上利害,巡抚侍郎周忱便宜处置,自北新桥起,迤北而东,至崇德县界,修筑塘岸一万三千二百七十二丈四尺(按:合今天44千米左右),桥72座,水陆并行,便于漕饷,今名下塘。
据此可知,从明代正统七年浙江巡抚衙门筹资砌筑运河堤塘以来,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从今拱墅区的北新桥起至桐乡县石门镇),40多千米长的京杭运河塘岸上共建有72座跨支河桥梁。其主要作用是方便水陆并行,便于维系皇朝命脉的漕粮北运。也证明了杭州一带是当时的天下粮仓。
这批桥梁中目前知道桥名的有半路桥、曹家桥、北马家桥、南马家桥、安桥、下总管桥、新庄坝桥、莫家坝桥、木杓潭桥、普安桥、三家村桥、横泾桥、戴家小桥等,这些桥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尚存世,如今不是被拆毁,就是已被改建成能通车的水泥桥梁了。
本来塘栖近镇的跨塘桥南侧,东西向跨运河支河上,那座戴家小桥还存世,当年我在塘南供销社工作时,曾多次走过此桥。但今年走访姚家埭村民时得知,戴家小桥已于2008年拆掉,那天下午我去凭吊时,只看见成堆的桥石堆弃在通大运河的支河口,被浑浊的运河浪花拍打着。
如今这批始建于明代的古桥中,唯一存世的恐怕只有塘栖东面横跨大运河的龙光桥西南、落瓜漾南边的雷家古桥了。
雷家桥是一座单孔平板石梁桥,东西向横跨于大运河与漳溪交汇之处。桥连桥基长约20米,其中由三块宽大的条石铺成的桥梁长约8米。桥宽约1.8米。桥西面连接运河堤塘的纤道长约50米。
这座雷家桥是塘栖甚或是杭州附近运河堤岸上目前存世的唯一一座连接古纤道的古石桥了。(www.chuimin.cn)
雷家桥北侧是水面宽阔、水波浩淼的陆郭漾(俗称落瓜漾),对岸是龙光桥村,此地古称陆郭里、落瓜里。明代曾是徐姓望族聚居之地,徐彦登、徐灏、徐勿箴均成进士,明末清初戏曲家才子徐士俊亦出生于陆郭里。
雷家桥
此地又是大运河主干道,历史上康熙、乾隆南巡曾数次经由此地。当年龙舟船队浩浩荡荡从龙光桥下经过,那拉纤绳的大队民夫和禁卫军队正是从此桥、此纤道前行的。
雷家桥桥额
雷家桥距离东侧龙光桥仅200米,西距塘栖古镇九华里。光绪初年杭州富绅丁丙曾在此写下:“此处一名落瓜堰,前程九里古棠溪。龙飞圣地此津途,光绪元年庆鼎新”的诗句,真实地描述了康乾二帝南巡途经此地时的故实。
雷家桥历史上曾多次维修过,目前保存状况良好,2014年更是随着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雷家桥及古纤道成为全国文保及世界文化遗产。
有关塘栖古桥的文章
平宅桥根据桥石梁上镌刻的桥名,平宅桥又名万福新桥。万福新桥桥额史籍记载:当年平显在广西藤县任上,为官正直,不拍马屁,不搞拉帮结派,为上司所不喜。因此虽有才能而不受重用。平显大约是洪武二十五年后回到家乡的,他在云南贵州20年,有许多好朋友。因为当年平显寄赠的茶叶,使余杭名茶径山茶飘香于关山万里的彩云之南。如今水竹何处觅,松里故里遗古桥。......
2023-11-22
青龙桥地址偏僻,位于东塘官塘漾、葛墩漾连接处,曾是前后数里荒无人烟的地方。以上都是流传在东塘一带、关于青龙桥的鬼国故事。青龙桥故址下午两点多钟,我寻到了秧田湾,问了好几位当地农人,都给我指了青龙桥的方向。其中一人告诉我,青龙桥早已在“农业学大寨”时被拆掉了,如今因西面葛墩漾是饮用水保护区,故近年已将连通官塘漾的河道填塞。......
2023-11-22
流翠桥因建于西南山后,又名山后桥。由慈溪迁居仁和三峰山。逝世后葬于三峰山东山之阳。夏时正寿至八十八岁,葬于三峰山之阳。而流翠桥畔,还曾埋葬有新四军烈士的忠魂。当时已是四月中,他们头顶水草,口含芦苇潜伏在流翠桥下水草丛中,不幸被敌埋伏的暗哨发现,侦察员受伤后被顽军捕获,关押至第三日惨遭杀害。原在流翠桥南,西山北侧的新四军烈士墓,当地政府已于近年将其迁移至西山西坡,并建成了烈士陵园,春秋致祭。......
2023-11-22
皇姑山附近古称青林村,山之东南侧原是塘南乡朱家角村,有一集市叫东街桥,是以此地一座古石桥命名的。此外,皇姑山西北侧有攀龙桥,东北面那座小小的土山前石濑河上还有一座附凤桥。仅从攀龙、附凤的桥名就会让人浮想联翩了。土山坝桥因在土山坝村中间,已被拆造成了一座水泥平桥。只有皇姑山北面的北街桥和皇姑山东面掩映在柳汀水岸边的青林坝桥尚存于世间。......
2023-11-22
一路行人归梦近,流水响,落瓜桥。光绪《唐栖志》载有:落瓜桥,本名陆郭,俗呼落瓜。雍正丁未,李宫保卫重修,乾隆丁丑南巡时改名“龙光桥”。光绪间官工重修,镌桥石曰:“龙光桥”。龙光桥南1千米多路即是塘南泉漳村,往北折西即塘北村龙光桥自然村。清代,龙光桥还有眼科名医黄葆元居此行医。乾隆五年,在龙光桥遇一草药郎中,因母亲双目失明求治,老翁赠以一只内装药物的“双联白玉瓶”。......
2023-11-22
泉漳永安桥惜如今将杭州钱江工业区建在此地。永安桥南北向跨于漳溪之上,桥长20多米,宽约2米,是一座石工精湛的三孔石梁墩板桥。永安桥桥额永安桥应建于明代以前,与丁、胡、沈三门望族联系紧密。目前桥上镌刻有光绪二十年重建的纪年文字。永安桥完整坚固,用料考究,是塘栖附近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石桥之一。只是随着工业化的肆意推进,真的担心此等古桥能永安否?......
2023-11-22
东塘街西北面不足一里处,有村亦名仲墅,一名栅口角。到了清末,此地还留存有“桥澜水栅,仍然有故墟之遗迹”。仲墅村西北面田野中尚有一座古太平桥存世。太平桥及其桥额此桥《塘栖志》无记载。桥南侧的石梁中间镌刻着“太平桥”三个阴文大字,但桥北石梁上刻的却是“圭漳桥”三个字。而当地村民却异口同声称该桥为太平桥。......
2023-11-22
依据这一记载,再考察桥和亭子桁架、石柱的结构,以及所处运河官塘古道的位置分析,这座西河港桥及九里亭正是始建于明代正统年间的那72座运河官塘古桥中的历史遗存。这座古老的石凉亭是从杭州至桐乡石门运河塘路上唯一遗存下来的古凉亭,能够存世至今,可谓稀有珍贵。如今国家将其修复,并列入杭州市文物保护点,应是古桥、古亭之幸。......
2023-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