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锅炉元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安全。在未判定缺水程度或者已判定属于严重缺水的情况下,严禁给锅炉上水,以免造成锅炉爆炸事故。......
2023-11-22
图6-6 起重机械事故预防示意图
1.事故原因分析
起重机械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有:
(1)规章制度不健全
2)安全操作与检修规程不健全,缺乏上岗培训与考核制度。
(2)设备管理与维修存在隐患
1)缺乏对起重机械重要零部件的检查与修理、更换。
2)起重机械上缺乏必要的防护装置与安全措施。
3)由于维护不及时,造成各限位装置失灵。
(3)违反操作规程
1)起吊物体的重量已经大大超过额定起重量。
2)采用斜吊,使钢丝绳受力大大超过容许的数值。
3)在吊运物体时不走规定的线路,使重物从人或装备上方经过。
4)在起吊物体上载人。
5)在使用轮胎式起重机时,未使用支腿,或因吊重过大、幅度过大造成翻车事故。
6)未采取防风措施,当大风来临时,塔式起重机或门座起重机被大风吹翻。
2.事故预防
(1)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1)建立起重机械使用维护制度。作业人员、维修工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取得操作证方可上机。使用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运行记录,及时排除故障。
3)定期进行保养与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按计划进行检修。
4)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要排评教育及进行相应处罚,对不负责任又造成大重大事故的还应严肃处理,必要时依法惩处。
(2)保持作业人员相对稳定 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所操纵的起重机械的结构与性能,掌握保养与检查的基本要求,熟练操作技能,并要有较强的责任心。
(3)掌握统一的指挥信号 起重作业人员和专职或兼职起重工(挂钩工)都应认真学习和执行GB 5082—1985《起重吊运指挥信号》,按统一的手势信号、旗语信号和音响信号进行指挥与作业。
(4)遵守规章制度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必须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要求,集中精力,保障安全运行,必须做到“十不吊”,即:①超过额定载荷不吊;②指挥信号不明,重量不明,光线昏暗不吊;③吊索和附件捆缚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④吊挂重物直接进行加工时不吊;⑤歪拉斜挂不吊;⑥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浮放有活动物的不吊;⑦对具有爆炸性物品不吊;⑧带棱角的物体未垫好(可能造成钢丝绳磨损或割断)不吊;⑨埋在地下的物体不拔吊;⑩违章指挥时不吊。
(5)做好设备保养,掌握正确操作方法
1)认真进行定期保养。起重机械应在规定日期内进行维护、保养和修理,防止起重机械过度磨损或意外损坏引起事故。对起重机械的保养包括检查、调整、润滑、紧固、清洗等工作。起重机械定期保养分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
①日常保养。包括清扫司机室和机身上的灰尘和油污,检查制动器间隙是否合适,检查联轴器上的键及联接螺栓是否紧固,检查各种安全装置是否灵敏可靠,检查制动带及钢丝绳的磨损情况,检查控制器的触头是否密贴吻合。
②一级保养(每月进行一次)。包括滚动轴承加油润滑,检查控制屏、保护盘、控制器、电阻器及各接线座、接线螺钉是否紧固,检查所有电气设备的绝缘情况,检查减速器和液压制动装置的油量及润滑情况。
③二级保养(每半年进行一次)。除一级保养内容,还包括:去除润滑脂表面脏污,清洗滚动轴承,加润滑脂;减速器和液压制动装置的油质若变坏时应予以更换,若油量不足则加油至规定标志;检查钢丝绳的磨损情况以及在卷筒上固定情况。
2)做好交接班工作。交接班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作业者必须认真填写当班工作记录,包括设备运行情况与检查情况,并注意做到以下各点:①交班的作业人员应做到:起重机械工作完毕,将空钩起升到接近上限位置,小车停在司机室一边,各控制器手柄应扳到零位,断开刀开关;交班前应有15~20min的清扫和检查时间,检查设备的机械和电气部分是否完好;详细论述当班设备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或需要立即排除的故障等。②接班的作业人员应做到:认真听取上一班作业人员的工作情况介绍和查阅交班记录;检查起重机械操纵系统是否灵活可靠和制动器的制动性能是否良好;钢丝绳固定是否牢靠,卷筒钢丝绳排列是否正确;进行空载运行检查,特别是限位开关、紧急开关、行程开关等是否安全可靠,如有问题必须修复后方可使用。
3)对作业人员的基本要求。(www.chuimin.cn)
①稳:在操纵起重机械过程中必须做到起动、制动平稳,吊钩与负载物体不摇晃。
②准:在稳的基础上,吊钩与重物应正确地停放在所指定的位置上。
③快:在稳、准的基础上,协调各机构动作,缩短工作循环时间。
④安全:对设备进行预检预修,确保起重机械安全运行,在发生意外故障时,能机动灵活采取措施制止事故发生或使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同时要求作业人员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稳钩的操作方法;物体翻身的操作方法,主要指常用的地面翻转、游翻、带翻和空中翻转四种。
(6)做好起重机械的润滑工作 起重机械的润滑工作应按起重机械说明书规定周期和润滑油牌号进行,并经常检查润滑情况是否良好。
起重机械各机构的润滑方式有集中润滑和分散润滑两种。集中润滑用于大型起重机械,采用手动泵供油和电动泵供油集中润滑两种方式;分散润滑用于中小型的起重机械,润滑时使用油枪或油杯对各润滑点分别注油。
润滑工作的注意事项:润滑材料必须保持清洁,不同牌号的润滑脂不可混合使用;经常检查润滑系统的密封情况;选用适宜的润滑材料和按规定时间进行润滑工作;对没有注油点的转动部位,应定期用油壶点注在各转动缝隙中,以减少机件中的磨损和防止锈蚀;采用油池润滑的应定期检查润滑油的质量,加油到油尺规定的刻度,如没有油尺,加到最低齿轮的齿能浸到油处;润滑工作应在起重机械完全断电时进行。
(7)注意安全作业 为了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应经常对电气设备进行清扫,避免污物或粉尘在线路上沉积而引起的污闪。作业人员要定期地检查起重机械电气装置的绝缘状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理。
起重机械的供电滑线应当有鲜明的颜色和信号灯,为了防止触电,应设置防护档板。起重设备的上下平台不要设在大车的供电滑线同侧。为了防止钢丝绳摆动时碰着供电滑线,起重机械应在靠近滑线的一边设置防护架。起重机的金属构架、司机室、轨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其他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必须根据技术条件进行保护接地或接零。
桥式、门式起重机在司机室或走台进出桥架的门上要有自动的联锁装置,以保证有人进入桥架时,能自动断电。在司机室或操纵开关处必须装有紧急开关。
起重机械的电气主回路与操纵回路的对地绝缘电阻值应≥0.4MΩ(用500V兆欧表在冷态下测量),如在潮湿的环境中,其绝缘电阻值可降低到0.2MΩ。起重机械应对接地进行严格检查,使起重机械轨道和起重机械上任何一点的对地电阻≤4Ω。
(8)执行起重机械的完好标准 贯彻执行完好标准,对确保起重机械安全、可靠地运行十分重要。
1)桥式起重机的完好标准(见第一章第二节)。
2)单梁起重机的完好标准。该标准适用于单梁起重机,对单梁起重机的完好程度采用评分方法进行评定,见表6-18。总分达到85分及以上,并且主要项目均合格者即为完好设备。
3)门式起重机的完好标准。该标准适用于通用门式起重机,其他类型门式起重机可以参照执行。对门式起重机的完好程度采用评分方法进行评定,见表6-19。总分达到85分及以上,并且主要项目均合格者即为完好设备。
表6-18 单梁起重机完好标准
(续)
①为主要项目,如该项不合格,则为不完好设备。
表6-19 门式起重机完好标准
(续)
①为主要项目,如该项不合格,则为不完好设备。
完好标准的有关说明。
1)对下列内容要进行检查,如未达到,应立即整改或不准使用。
①定人定机,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对有司机室的起重机械,必须设有专职司机(凭证操作)。严禁非司机操作。
②有安全操作规程及交接班制度(指二班或三班工作制)。
2)对带有司机室的单梁起重机,应检查下列内容(括号内为定分):
①各运行部位操作符合技术要求,灵敏可靠(5分)。
②司机室或操纵开关处应装切断电源的紧急开关,电扇、照明、音响装置等电源回路不允许直接接地,检修用手提灯电源电压应<36V,操纵控制系统要有零位保护(5分)。
3)对用供电滑线的单梁起重机,应检查下列内容:供电滑线应有鲜明的颜色和信号灯;起重机上、下平台不设在大车的供电滑线同侧,靠近滑线的一边应设置防护架;设有警铃等信号装置。
有关特种设备管理与事故应急预案的文章
对大型、重型工作级别的起重机械的吊钩,还应用无损检测检验吊钩内部是否存在缺陷。所以当电动机工作停止或事故断电后,电磁铁能自动断电,制动器便自动抱闸,工作安全可靠。表6-21 长行程制动器制动瓦块与制动轮间允许间隙(单侧) 起重机械制动器安全使用要求1)动作灵活、可靠,调整应松紧适度,无裂纹。5)吊运炽热金属、易燃易爆危险品或发生溜钩后有可能导致重大危险或损失的起重机械,其升降机构应装设两套制动器。......
2023-11-22
做好压力容器事故预防和应急预案是十分重要的。初始压力对爆炸上限的影响十分显著,对下限的影响较小。火灾爆炸事故能否发生,其中一条重要的因素是设备状况的好坏。锅炉压力容器破裂爆炸时,具有较高速度或较大质量的碎片,在飞出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动能,可以造成较大的危害。......
2023-11-22
8.5.7 事故应急预案与异常情况、隐患和事故处理8.5.7.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充装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事故应急演练并记录。......
2023-06-20
小车自重的减轻使起重机主梁截面亦随之减小,因而整机自重大幅度减轻。法国Patain公司采用了一种以板材为基本构件的小车架结构,其重量轻,加工方便,适用于中、轻级中小吨位的起重机。堆垛机把要加工的工件送到发货台,然后由单轨起重小车吊起,按计算机的指令发送到指定工位进行加工。遥控起重机械随着生产发展需要量也越来越大。......
2023-11-22
(一)要消除电梯事故,做到安全管理,电梯维修和司乘人员都要持证上岗防止未经培训人员的误操作而出现电梯事故,《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规定:实施电梯操作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并须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管理工作。(二)严格遵守司机操作规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还规定:电梯使用单位必须制订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其中司机操作规程是重要组成部分。......
2023-06-15
近年来起重机械安全形势严峻,起重机械事故呈高发态势,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技术档案是起重机械安全状况的第一手资料,是管理部门制订“安全操作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分析设备安全状态等不可缺少的资料,是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和对其进行监控的有效依据。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及省级质监部门的相关规定,对起重机械的安装过程应实施监督检验。......
2023-11-22
锅炉压力容器在正式使用前,必须到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登记,经审查批准入户建档、取得使用证方可使用。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应对设备进行专责管理,即设置专门机构、责成专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管理设备。锅炉司炉、水质化验人员及压力容器作业人员,应分别接受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锅炉压力容器在运行中发生事故,除紧急妥善处理外,应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主管部门及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
2023-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