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压力管道安装、维修、改造的规定与应急预案

压力管道安装、维修、改造的规定与应急预案

【摘要】:重大维修外的其他维修为一般维修。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带压密封堵漏技术的使用频次,每条管道上使用带压密封堵漏的部位不得超过两处。管道停机检修时,带压密封堵漏的卡具应予拆除,必要时重新进行维修。安装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改造的情况书面告知使用登记机关后,方可施工。法兰接头的安装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的规定。13)管道支、吊架以及管道补偿装置的安装和调整应当按照GB/T 20801.1~6—2006和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

1)使用单位应当对管道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且做出记录,存入管道技术档案,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处理。

2)管道的维修分为一般维修和重大维修。

重大维修是指对管道不可机械拆卸部分受压元件的维修,以及采用焊接方法更换管段及阀门、管子矫形、受压元件挖补与焊补、带压密封堵漏等。带压密封堵漏还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的规定。

重大维修外的其他维修为一般维修。

3)管道的重大维修应当由有资格的安装单位进行施工。使用单位和安装单位在施工前应当制订重大维修方案,重大维修方案应当经过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对于GC1级管道采用焊接方法更换管段与阀门时,安装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维修情况书面告知管道使用登记机关,并且向监督检验机构申请监督检验后,方可进行重大维修施工。

重大维修施工结束后,安装单位应当向使用单位提供施工质量证明文件;监督检验机构在监督检验后,应当提供监督检验报告。

管道的维修应当参照相关标准进行,维修后的管道安全性能必须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4)管道内部有压力时,一般不得对受压元件进行重大维修。对于生产工艺过程特殊,需要带温带压紧固螺栓或者出现紧急情况需要采用带压密封堵漏作业时,使用单位应当制订有效的操作要求和防护措施,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在安全管理人员现场监督下实施。实施带压密封堵漏的操作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持有相应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带压密封堵漏技术的使用频次,每条管道上使用带压密封堵漏的部位不得超过两处。管道停机检修时,带压密封堵漏的卡具应予拆除,必要时重新进行维修。

5)管道改造是指改变管道受压部分结构(如改变受压元件的规格、材质,改变管道的结构布置,改变支吊架位置等),致使管道性能参数或者管道特性发生变更的活动。管道改造应当由管道设计单位和安装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安装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改造的情况书面告知使用登记机关后,方可施工。改造施工结束后,安装单位应当向使用单位提供施工质量证明文件。对于GC1级管道或者改造长度大于500m的管道,还应当实施监督检验,检验机构应当提供监督检验报告。

6)不改变受压元件结构而进行管道的设计压力、设计温度和介质的改变时,必须由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进行设计验证,出具书面设计验证文件,并且由检验机构进行全面检验后方可进行改变。(www.chuimin.cn)

7)需要在现场制作的管道元件应当按照GB/T 20801.1~6—2006的有关规定进行加工制作、焊接、热处理、检验和试验。

8)管道元件在安装前应当按照设计文件和GB/T 20801.1~6—2006的规定进行材质复检、阀门试验、无损检测或者其他的产品性能复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9)夹套管的内管必须使用无缝钢管,内管管件应当使用无缝或者压制对焊管件,不得使用斜接弯头。当内管有环向焊接接头时,该焊接接头应当经100%射线检测合格,并且经耐压合格后方可封入夹套。

10)管道元件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妥善保管,不得混淆或者损坏,其标记应当明显清晰。材质为不锈钢有色金属的管道元件,在储存期间不得与碳钢接触。管子在切割和加工前应当做好标记移植。

11)管道连接时,不得用强力对口、加热管子、加偏垫或者加多层垫等方法来消除接口端面的空隙、偏斜、错口或者不同心等缺陷。法兰接头的安装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的规定。管子与设备的连接应当在设备安装定位紧固地脚螺栓后自然地进行。

12)埋地管道的回填必须在耐压试验、泄漏试验和防腐层检测合格后进行,并且按照隐蔽工程进行验收。

13)管道支、吊架以及管道补偿装置的安装和调整应当按照GB/T 20801.1~6—2006和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补偿装置应当按照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预拉伸或者预压缩,固定支架应当在补偿装置预拉伸或者预压缩前进行固定。

14)有静电接地要求的管道,应当测量各连接接头间的电阻值和管道系统的对地电阻值。当电阻值超过GB/T 20801.1~6—2006或者设计文件的规定时,应当设置跨接导线(在法兰或者螺纹接头间)和接地引线。对于不锈钢管道和钛管道,跨接导线或者接地引线不得与钛管道与不锈钢管道直接连接,应当采用钛板及不锈钢板过渡。

15)不锈钢和有色金属管道的制作和安装应当按照GB/T 20801.1~6—2006、相关专业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