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制订事故应急处理措施,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⑤采用车辆运输时,气瓶应妥善固定。⑨装有液化石油气的气瓶,严禁运输距离超过50km。③气瓶使用前应进行安全状况检查,对盛装气体进行确认,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气瓶严禁入库和使用;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使用气瓶。⑤气瓶立放时,应采取防止倾倒的措施。⑩气瓶投入使用后,不得对瓶体进行挖补、焊接修理。......
2023-11-22
1)乙炔瓶的运输、储存和使用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发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2)运输、储存和使用乙炔瓶的单位,必须加强对运输、储存和使用乙炔瓶的安全管理,并做到:①有专职人员负责乙炔瓶的安全工作。②根据《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制订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③制订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3)运输乙炔瓶的车、船和储存、使用乙炔瓶的场所,应符合公安和交通部门的规定。汽车运输乙炔瓶时,还应遵守JT 617—2004《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的规定。储存、使用乙炔瓶的场所还应按照GB 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要求配置灭火器材,但不得配置和使用化学泡沫灭火器。乙炔瓶瓶库的设计和建造应符合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GB 50031—1991《乙炔站设计规范》的规定。
4)运输、储存和使用乙炔瓶时,应避免烘烤和曝晒,环境温度一般不超过40℃。不能保证时,应采取遮阳或喷淋措施降温。
5)运输和装卸乙炔瓶,应遵守下列规定:①运输车、船要有明显的危险物品运输标志;严禁无关人员搭乘;必须经过市区时,应按照当地公安机关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行驶。②运输车、船严禁停靠在人口稠密区、重要机关和有明火的场所;中途停靠时,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不得同时离开。③不应长途运输装有乙炔气的乙炔瓶。④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和倒置。⑤吊装乙炔瓶应使用专用夹具,严禁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⑥应带好瓶帽。立放时,应妥善固定,且厢体高度不得低于瓶高的三分之二;横放时,乙炔瓶头部应方向一致,且堆放高度不得超过厢体高度。⑦装卸现场严禁烟火,必须配备灭火器。
6)储存乙炔瓶应遵守下列规定:①使用乙炔瓶的现场,乙炔气的存储量不得超过30m3(相当于5瓶公称容积为40L的乙炔瓶)。②乙炔气的储存量超过30m3时,应用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隔离出单独的储存间,其中一面应为固定墙壁;乙炔气的储存量超过240m3(相当40瓶公称容积为40L的乙炔瓶)时,应建造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储瓶仓库,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否则应以防火墙隔开。③乙炔瓶的储存仓库或储存间应避免阳光直射,并应避开放射性射线源,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5m。④乙炔瓶的储存仓库或储存间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等设施,不得有地沟、暗道和底部通风孔,并且严禁任何管线穿过。⑤空瓶与实瓶应分开、整齐放置,并有明显标志。⑥乙炔瓶储存时应保持直立位置,且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⑦乙炔瓶不得储存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
7)乙炔瓶的管理应遵守下列规定:①使用前应对钢印标记、颜色标记及状况进行检查,凡是不符合规定的乙炔瓶不准使用。②乙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m(高空作业时,此距离为在地面的垂直投影距离)。③乙炔瓶使用时必须直立,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倾倒,严禁卧放使用。④乙炔瓶严禁放置在通风不良或有放射性射线源的场所使用。⑤乙炔瓶严禁敲击、碰撞,严禁在瓶体上引弧,严禁将乙炔瓶放置在电绝缘体上使用。⑥应采取措施防止乙炔瓶受曝晒或受烘烤,严禁用40℃以上的热水或其他热源对乙炔瓶进行加热。⑦移动作业时应采用专用小车搬运,如需乙炔瓶和氧气瓶放在同一小车上搬运时,必须用非燃材料隔板隔开。⑧瓶阀出口处必须配置专用的减压器和回火防止器。正常使用时,减压器指示的放气压力不得超过0.15MPa,放气流量不得超过0.05m3/(h·L)。如需较大流量时,应采用多只乙炔瓶汇流供气。⑨乙炔瓶的使用过程中,开闭乙炔瓶瓶阀的专用扳手应始终装在阀上。暂时中断使用时,必须关闭焊、割工具的阀门和乙炔瓶瓶阀,严禁手持点燃的焊、割工具调节减压器或开、闭乙炔瓶瓶阀。⑩乙炔瓶使用过程中,发现泄漏要及时处理,严禁在泄漏的情况下使用。⑪乙炔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0.05MPa的剩余压力。⑫使用乙炔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对瓶阀、易熔合金塞等附件进行修理或更换,严禁对在用乙炔瓶瓶体和底座等进行焊接修理。
8)乙炔瓶安全附件的安全要求:①瓶阀材料应选用碳素结构钢或低合金钢,如果选用铜合金,铜的质量分数必须小于70%。②钢瓶的肩部至少应设置一个易熔塞,易熔合金的熔点为100℃±5℃。③同一规格、型号、商标的瓶阀和瓶帽成品质量应相等,瓶阀质量误差为5%,瓶帽质量误差为5%。
9)安全使用乙炔瓶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定:①乙炔瓶不应遭受剧烈的振动或撞击,以免瓶内的多孔性填料下沉而形成空穴,影响乙炔的安全储存。②乙炔瓶工作时应直立放置,卧放会使丙酮流出,甚至会通过减压器流入乙炔胶管和焊、割炬内,这是非常危险的。③乙炔瓶瓶体的表面温度不应超过40℃,因为乙炔气瓶温度过高会降低丙酮对乙炔的溶解度,从而使瓶内的乙炔压力急剧增高。同时,乙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与明火距离一般不小于10m,夏季还要防止曝晒。严禁把乙炔瓶放置在通风不良及有放射线的场所。④乙炔瓶必须装设专用的乙炔减压器和乙炔回火防止器,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5MPa(1.5kgf/cm2),输出流速不应超过2.0m/h。乙炔减压器与乙炔瓶瓶阀的连接必须可靠,严禁在漏气状态下使用,否则会形成乙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有发生爆炸的危险。⑤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表4-19所规定的剩余压力。⑥乙炔瓶严禁与氯气瓶、氧气瓶及易燃品同车运输、同室储存。⑦在使用乙炔瓶的现场,乙炔瓶储存量不得超过5瓶。如果有5~20只乙炔瓶,则应建立单独的储存间,超过20只乙炔瓶,则应设置乙炔瓶库。储存间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5m,同时要备有消防用干黄沙或二氧化碳灭火器。⑧储存间应有专人管理,并在醒目位置上设置“乙炔危险”、“严禁烟火”的标志。
表4-19 乙炔瓶内剩余压力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10)乙炔安全附件管理。
①乙炔表。乙炔可用乙炔表来测量和显示压力大小,乙炔表应在环境温度为-40~60℃和相对湿度不大于80%的条件下使用。乙炔表的主要技术数据见表4-20。
表4-20 乙炔表的主要技术数据
②防爆膜的使用。在乙炔回火防止器的适当部位应设有一定面积的卸压孔。一旦发生爆炸,爆炸冲击波冲破卸压孔的膜而迅速卸压,以确保装置安全。由于乙炔的混合气体爆炸冲击波的主要方向是沿着装置的主轴线,故卸压孔最好设置在装置主轴线的上方。
卸压孔的膜片也称为安全膜或防爆膜,当乙炔工作时,卸压孔膜片要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温度及气体腐蚀,还要保证其可靠的气密性;当遇到爆炸增压时,膜片要能迅速破裂,排出瞬时膨胀的气体,从而保证装置的安全。通常选用铝薄片作为安全膜材料,它的弹性小、易脆裂,但又有足够的强度,可使用较长时间不漏气,直径为100mm、厚度为0.15mm的铝片一般能承受0.25MPa(2.5kgf/cm2)的静压力;万一爆破时,铝片也不会伤人。
有些企业采用橡胶材料作为防爆膜片。由于其弹性过大,从增压到膜片破裂需要的时间过长,以致设备早已发生破裂而膜片仍未破裂,故应禁止使用橡胶材料做防爆膜的膜片。
防爆膜的膜片厚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δ——防爆膜膜片厚度(mm);
pn——膜片破裂时的压力(kgf/cm2),一般为容器工作压力的1.25倍;
d——卸压孔直径(mm);
σ——膜片材料的抗剪强度(kgf/cm2),一般有色金属取σ=(0.6~0.8)σb;
σb为膜片材料的抗拉强度(kgf/cm2)。当乙炔发生设备采用薄铝片做防爆膜时,其厚度δ(单位为mm)可按下式计算
δ=(0.33~0.38)×10-3pnd(www.chuimin.cn)
③乙炔回火防止器的安全使用。乙炔回火防止器是采用乙炔管道必不可少的安全装置。它的作用是防止焊炬和割炬回火时燃烧的混合气体从胶管倒入管道而引起爆炸。回火是指可燃混合气体在焊炬或割炬内发生燃烧,并向可燃气体导管内扩散的一种现象。
乙炔回火防止器按作用来分有水封式(也称为湿式)及干式;按用途来分有集中式(也称为中央安全水封)及岗位式。
岗位式乙炔回火防止器的使用比较普遍,如图4-26所示,使用乙炔管道的都要配备这种回火防止器。这种回火防止器的特点是安全可靠,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中央安全水封也称集中式乙炔回火防止器,如图4-27所示。由于设有两路出气管,故可供给多只焊炬或割炬使用;同时设备有储气室,压力更为稳定。
干式回火防止器是用多孔陶瓷管来阻止回火的干式乙炔回火防止器,如图4-28所示。它的工作原理是:乙炔进入后,先经过滤片,清除了乙炔中杂质,供焊炬或割炬正常使用;当产生回火时,陶瓷管具有非直线微孔,使火焰扩张速度接近于零,从而可起到止火作用;与此同时,爆炸冲击波又透过陶瓷管作用于承压片上,产生向下运动,并带动阀芯的锥体锁紧装置,切断气源停止供气;回火止住后,如需继续使用时,可将手柄向上推动使承压片恢复原位,乙炔即可通过。干式回火防止器的陶瓷管在长期使用中可能出现阻塞现象,需要定期进行保养。
乙炔回火防止器的性能要求如下:a.能可靠地阻止回火及爆炸火焰的传播,并把爆炸混合气体排到大气中。b.具有一定强度,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对乙炔流通的阻力小,乙炔流通时带走的水量也少。c.发生回火后,乙炔回火防止器能立即断绝乙炔的来路,这样,待残留在回火防止器内的乙炔烧完后,倒流的火焰也就自行熄灭了。
图4-26 岗位式乙炔回火防止器
1—止回阀 2—钢球限制器 3—溢水阀 4—防爆膜 5—乙炔出口 6—乙炔进口
图4-27 中央安全水封
1—防爆膜 2—乙炔导管 3—止回阀 4—筒体 5—溢水阀 6—乙炔进口 7—乙炔出口
图4-28 SA—Y1型干式乙炔回火防止器
1—出气接头 2—泄压阀 3—压紧板 4—多孔陶瓷止火管 5—承压片 6—导向分流板 7—阀芯 8—下主体 9—进气管 10—复位阀杆
安全使用乙炔回火防止器应做到以下几点:a.必须定期检查回火防止器的水位和清除器内的杂质,每天补足和更换清水。b.检查安全膜是否完好,检查各进出管道是否畅通,经常检查是否有漏气处。c.检查回火防止器是否处于垂直的位置挂放。d.停止使用时,要立即将进气管的阀门关上;回火防止器要定期进行清理;冬季使用时,要注意防冻,做法是在水中加少许食盐来降低冰点或将水放掉。
11)乙炔瓶的剩余乙炔量。乙炔瓶的剩余乙炔量计量很重要,乙炔瓶在充装前,必须逐个测定实际和瓶内剩余压力,并计算出瓶内的剩余乙炔量Gs,计算公式为
式中 Gs——乙炔气瓶内剩余乙炔量(kg);
V——乙炔气瓶实际容积(L);
σ——填料孔隙率(%);
d——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查表可得;
γa——乙炔的堆密度(kg/m3);
ps——乙炔瓶内剩余压力(MPa)。
根据乙炔瓶净重、实重及剩余乙炔量,确定丙酮补加量。丙酮补加量=实重-乙炔瓶净重+剩余乙炔量
补加丙酮后,必须对丙酮充装量进行复检,误差在0.5kg以内。
有关特种设备管理与事故应急预案的文章
③制订事故应急处理措施,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⑤采用车辆运输时,气瓶应妥善固定。⑨装有液化石油气的气瓶,严禁运输距离超过50km。③气瓶使用前应进行安全状况检查,对盛装气体进行确认,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气瓶严禁入库和使用;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使用气瓶。⑤气瓶立放时,应采取防止倾倒的措施。⑩气瓶投入使用后,不得对瓶体进行挖补、焊接修理。......
2023-11-22
爆炸后的气瓶残骸上已无任何产品标识。由于低温气瓶在结构制造、使用等诸多方面的特殊性,使许多压力容器以及气瓶的检验技术、方法、检测仪器仪表和装置设备等都无法进行低温气瓶的检验检测,从而造成低温气瓶有效检控手段严重不足,使在用的绝大多数低温气瓶早已超过规定的检验周期。......
2023-11-22
8.5.7 事故应急预案与异常情况、隐患和事故处理8.5.7.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充装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事故应急演练并记录。......
2023-06-20
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2.3MPa的气瓶称为高压气瓶,应采用无缝结构。气瓶的主体材料必须采用镇静钢,高压气瓶必须采用合金钢或优质碳素钢。制造焊接气瓶的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还有公称容积为400L、800L,盛装液氯0.5t、1t的焊接气瓶等。当气瓶受到撞击时,防振圈能吸收能量,减少振动,同时还有保护瓶体漆层标记的作用。2)焊接钢瓶的结构。......
2023-11-22
3)当瓶内温度、压力上升超过规定时,易熔塞熔化而泄压,以保护气瓶安全。③进、出气口可见的螺纹缺陷。气瓶的瓶帽主要用于保护瓶阀免受损伤。②气瓶防振圈的断面形状应符合图4-20的规定。⑤气瓶防振圈应储存在温度0~35℃和湿度不大于80%的库房内,距离热源1m以外,距地面......
2023-11-22
2)压力管道使用单位应当使用符合TSG D0001—2009要求的压力管道。新压力管道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当核对是否具有TSG D0001—2009要求的安装质量证明文件。⑦管道事故的抢救、报告、协助调查和善后处理。管道操作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压力管道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11)在用管道发生故障、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查明原因。......
2023-11-22
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施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合并编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四、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有关奖惩施工单位应急预案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备案的,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
2024-01-20
锅炉压力容器在正式使用前,必须到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登记,经审查批准入户建档、取得使用证方可使用。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应对设备进行专责管理,即设置专门机构、责成专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管理设备。锅炉司炉、水质化验人员及压力容器作业人员,应分别接受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锅炉压力容器在运行中发生事故,除紧急妥善处理外,应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主管部门及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
2023-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