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科学数据管理和共享指标构建

科学数据管理和共享指标构建

【摘要】:《国家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网评估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董诚、赵伟与涂勇从机构的保障能力、科学数据自身条件、对外服务能力和综合效能4个方面构建了我国科学数据机构共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18个二级指标[7]。表7-2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续表

随着我国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启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稳步持续推进,科学数据共享服务成效显著,有关其共享绩效评估的研究与实践已引起了学者与业界的高度重视与关注。2011年科技部与财政部制订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服务绩效考核指标》,重点考察科技平台的服务数量与服务成效,重视用户评价的反馈,突出科技平台的共享作用,该指标分为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个一级指标包括服务数量、服务成效、运行管理、资源整合[2]。基础科学数据共享网的《共享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6个包括数据资源建设能力、技术能力、组织管理、共享服务、效果、特色在内的一级指标,以及20个二级指标[3]上海研发的公共服务平台科学数据共享系统,其共享服务考核指标体系包括资源指标、管理指标、服务指标3个一级指标及6个二级指标[4]。由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部门发布的《地震科学数据共享项目评价制度细则》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其中5个一级指标分别是资源建设、系统建设、运行管理、绩效与影响及发展前景[5]。《国家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网评估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3个一级指标分别是数据中心资源、数据中心标准和数据中心站点[6]。董诚、赵伟与涂勇(2007)从机构的保障能力、科学数据自身条件、对外服务能力和综合效能4个方面构建了我国科学数据机构共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18个二级指标[7]。李海燕和崔蒙(2009)设计了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工程质量评估模式与指标体系框架。此框架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4个一级指标为资源建设质量、共享标准符合性、平台建设质量及项目管理水平[8]。樊秀娥和龚琼宇(2009)提出了一个含7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其中7个一级指标是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数据利用、用户满意度、个人影响、组织和社会影响[9]。赵伟、彭洁和屈宝强等(2013)利用“可见性—可得性—可用性”三维评价模型对国内不同类型和区域的科技资源信息开放共享程度进行了评价[10]。我们在借鉴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4个科学数据共享绩效评估的一级指标,即运行管理、数据资源、平台功能、服务效能及影响。其中,运行管理和数据资源下设2个二级指标,平台功能下设3个二级指标,服务效能及影响下设4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之下共设置26个三级指标。这样,所创建的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构成(详见表7-2)。

表7-2 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www.chuimin.cn)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