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三要素:务实创新,强化管理,全面保障

三要素:务实创新,强化管理,全面保障

【摘要】: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强化管理,规范化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三是加强了对复习时间的管理,规定各科教师不得在本学科辅导时间之外占用自习时间进行辅导,辅导时间内除进行个别辅导外,不得上课或讲评试卷,保证学生有自由的复习时间。于是从1999 年下期开始,高三年级全面实施了心理健康教育工程。为此,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和专家辅导小组,配备了专职咨询人员。

一所学校毕业生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形象与自身发展。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强化管理,规范化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2000 届高三管理工作给我们总的感觉是:人人敬业爱岗,事事有人在做,管理规范,务实到位。我们总的做法是“建立一个制度,抓住三个重心”。“一个制度”就是科学完善的目标管理制度,把管理目标化,围绕总体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备课组、每个班级、每个师生的各项计划中,形成目标链锁管理体系。“三个重心”就是教学常规管理(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科任老师为主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以年级组长、班主任为核心,学生为主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程(领导推动、科研先导、全员参与)。

管理重心之一:教学常规管理。

高三教学必须要有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我们通过给青年教师搭台压担,老教师“传、帮、带”,通过岗位练兵、学习交流、评教评学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激发了教师们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为提高高三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基本保障。

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是高三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一是坚持了六项会议制度,即一月一次的高三领导小组会议,一月一次的各班科任教师学情研讨会议,两周一次的高三教师会议,一周一次的备课组会议,一期一次的家长委员会及家长会议,一期一次的高三家属慰问会议。二是实行了教师承包责任制,对每个班成绩中下的学生,每个任课教师承包教育4 ~5 人,对其学习、生活、纪律全面负责督导。三是加强了对复习时间的管理,规定各科教师不得在本学科辅导时间之外占用自习时间进行辅导,辅导时间内除进行个别辅导外,不得上课或讲评试卷,保证学生有自由的复习时间。四是强化了对备课组的管理,推行集体备课制度,做到“六统一”,即教学内容统一、目的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讲练试题统一、强化实验统一、考试考查办法统一。各学科资料必须经备课组集体研究、精选精编后,才能发给学生。对教师精编的资料,学生必须题题过关,教师必须及时全批全改。五是坚持了每两周召开一次业务理论学习会,每个月举行一次教学研讨会,每两个月举行一次教学经验交流会,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上好两节教改公开课、观摩课。六是严肃了考纪考风,对考试舞弊的学生进行从严教育、从严要求,保证了良好学风的形成。七是抓好了教学上的统筹安排。语、数、政三科在会考前,三年一期实际上大都是讲授新课,但我们认为进入高三的新课讲授又不能等同于高一、高二,而应紧扣“教纲”与“考纲”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在提高思维层次上下功夫,学生才会感到学有所获。又如理、化、史等学科,选修教材难度大,教学要求提高较大,而刚刚进入高三的学生能力又难以适应,所以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会考结束后,则主要按“考纲”要求施教。我们要求教师把“教”与“学”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分阶段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实际中,基本上形成了“条条”(从知识的体系上把握)和“综合”(纵横结合,强化训练,提高能力)分阶段的复习教学模式。

管理重心之二:思想政治工作。(www.chuimin.cn)

“立人先立德,成才先成人”,高三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针对高三德育工作中的“高投入低产出”这一共同忧虑的严峻事实,我们不断充实德育教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方法。一是抓学风建设,形成“勤奋严谨”的好学风。高三年级组狠抓了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不因毕业年级而搞特殊化,严格学习纪律,抓好上课、自习、作业、考试等环节,定期召开学生大会,表彰先进,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类指导,个别谈心。二是抓士气、节奏。从现阶段高中毕业年级的实际看,毕业生所承受的学习、心理压力是超负荷的,时间一长就会形成包袱,甚至产生厌学、逃学情绪。因此,我们要求全体教师用自己的热情之火去点燃学生的理想之灯,和学生一起摸爬滚打,用教师严谨治学的言行去鼓舞学生,而对个别学生学习中的失败,坚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因为掉队一个,有时会影响一片。三是构建起家庭、社会、学校、学生自我管理四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学生全员参与管理的工作体系,达到管理一体化,队伍全员化,育人最优化。四是坚持教师值日督察教育制度。每天安排一位高三教师值日,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班情况,督察自习纪律,杜绝外来干扰,处理偶发事件,确保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实行领导蹲班责任制,高三领导小组成员分班蹲点管理,协助班主任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压力;实行领导巡查制,发现问题,现场办公,及时解决。五是加强师生情感沟通,分班每期召开两次师生座谈会,师生面对面地交流。在学生面前,教师用自己对人生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用自己的人格风范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创设一种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成才环境。实践证明,心对心的交流、心连心的管理是激励学生上进的一种最成功的方法。一年来,高三年级有13 名学生被发展成为中共预备党员,有23 人被评为市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管理重心之三: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是一方生机勃勃的沃土,不植养花木,就会滋生杂草。教育者的责任在于打开学生心理的壁垒,透视学生的内心世界,为他们分担忧虑,为他们清除“病灶”,把“心理”沃土垦植成“真、善、美”的苗圃。高三随着复习的深入,不少学生因心理压力超负荷而导致心理障碍或产生心理疾病,主要表现在信心不足,包袱过重,对高考结果高度焦虑,而且愈临近高考,焦虑程度就愈重,导致心境不宁,情绪紧张,以致茶饭不思,头晕失眠,其结果使智力活动的水平明显下降,学习效果不佳。还有的学生心理产生了障碍,出于羞涩,出于胆怯,出于难与外人道的种种闭锁心态,常常独吞酸果,又常常因经久未化而积郁成“疾”。于是从1999 年下期开始,高三年级全面实施了心理健康教育工程。领导推动、科研开路、全员参与——一个上下齐动、全面推进、立体交叉态势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如浪前涌,如涛拍进。为此,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和专家辅导小组,配备了专职咨询人员。通过两条途径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学习、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其健康发展。科任教师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因素,结合学科教学进行心理辅导,使教学活动建立在运用心理学规律培养学生良好心理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周会讲话、电视传播、大小会议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学校领导还举办了心理素质专题讲座,这对调节高三学生情绪,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应试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二是针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防止心理疾病,使其保持心理健康。我们设置心理信箱,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开放心理咨询室,使学生与咨询老师直接面谈,或者是通过心理信箱让学生不具名反映不便启齿的问题,教师则通过讲座、黑板报等手段解决其中典型的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主动调节情绪。六月份,高三学生“紧张”有加,“放松”不够,通过心理检测,学生产生考试焦虑心理较为普遍,为此,我们在协调任课教师搞好考前复习的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放松”,搞好考前的“战前”指导,让那些焦虑严重的学生的焦虑程度得到了缓解,使绝大多数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心态较为稳定平和。“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年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我们改变了过去那种“老师讲,学生听”和“我要求,你执行”之类的德育模式,对高三学生的潜能开发、意志磨练、性格铸造、品德修养、学习效率、青春期心理保健、考试心理调节和人际交往等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卓有成效,为高考的全面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年来,高三管理工作力求“实、严、新、活”,积极探索目标管理、制度管理、科学管理,形成了高三独特的管理风格,充分地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增强了高三年级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为2000 届高三创造辉煌提供了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