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农村乡镇普通中学校长难题:一棵教育小草的呼声

农村乡镇普通中学校长难题:一棵教育小草的呼声

【摘要】:然而这其中却几乎没有农村乡镇普通中学校长的影子,看不到他们的文字言论,听不到他们的内心声音。农村教育中乡镇普通中学的校长,是一群不该遗忘的重要对象,一个亟待关注与研究的弱势群体。当前,农村乡镇普通中学校长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他们尴尬难堪的处境:“灵魂”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巧妇“要”为无米之炊,辣椒没肚“多”头受苦。

时下,社会在热切地关注着教育,传媒对教育收费与招生、现状与发展等全方位的评价与讨论,更把教育推到了前所未有的焦点位置。为此我们教育内部的不少专家、学者和部分一线工作者,也积极参与研究探索,企望谨慎大胆地假设应然,基本客观地描述事实,后者像学校的“灵魂”——校长们的“论坛”“在线”“广角”“寄语”“访谈”等栏目,雨后春笋般涌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是一个方面的典型例子。

不过,笔者却发现,这些栏目里面的“作品”有不少突出的共性,如其作者大多是拥有优质资源的城市和城镇省市级示范性高中、重点初中的那些成功得意的校长,其内容大多是经验型、激情式、理想化、超现实的“粮票故事”“空中物”“舶来品”,且鲜明的特点是述现在学校面貌翻天覆地、焕然一新,讲将来打造“航空母舰”满怀希望、信心百倍。然而这其中却几乎没有农村乡镇普通中学校长的影子,看不到他们的文字言论,听不到他们的内心声音。

实际上,农村乡镇普通中学的校长们,他们历经的折磨更大,付出的心血更多,但处境却异常的尴尬难堪,有的甚至令人完全意想不到:他们没有机会时间参加培训进修,“洗脑充电”;没有资质权力筹募经费,“招商引资”;没有倾斜政策拔选师生,“呼风唤雨”;就连最起码的基本的学校正常运转的办公开支、教师的工资福利都难以保障,却还在顽强地承受着学生、家长、上级和社会施加给他们的诸如“劝学控流”“保障安全”“待遇留人”“提高教学质量即升学率”的巨大的压力,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www.chuimin.cn)

农村教育难做,中学校长难当。农村教育中乡镇普通中学的校长,是一群不该遗忘的重要对象,一个亟待关注与研究的弱势群体。

当前,农村乡镇普通中学校长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他们尴尬难堪的处境:“灵魂”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巧妇“要”为无米之炊,辣椒没肚“多”头受苦。何以见得?请看下面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