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期望与激励:如何有效激发个人或单位的积极性与发展

期望与激励:如何有效激发个人或单位的积极性与发展

【摘要】:什么是期望与激励?以上两个概念与图示或公式告诉我们,“期望与激励”都涉及期望、激励及其相互关系,它们是关乎着甚至决定着一个人或单位的生存、发展的,我们必需研究和把握。树立目标,激发期望心理;运用激励,促使目标实现,这是调动个人或群体积极性的两种手段。为实现公正公平,必须遵循如下几条原则:①客观公正;②公开民主;③严肃认真;④激励为主,说话算数。Eia 代表对进行该项活动能否达到完成任务的期望值。

什么是期望与激励?有什么可资借鉴?

按照行为科学理论的观点,期望是指一个人根据以往的经验,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目标或满足需要的一种心理活动。它的产生与形成如图所示:

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期望效价论》《公平论》就是研究动机的形成和行为目标的选择的,也即激励过程的理论。罗伯特·豪斯研究激励综合模式,得出的代表性公式是:M = Vit + Eia(Via + EejVej)[1]。以上两个概念与图示或公式告诉我们,“期望与激励”都涉及期望(达到目标)、激励(内在、外在)及其相互关系,它们是关乎着甚至决定着一个人或单位的生存、发展的,我们必需研究和把握。

树立目标,激发期望心理,对个人或单位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调动个人或群体的积极性的工作中,我们不仅要了解个人或群体的需要,还要根据个人或群体的需要,适时地恰当地树立起具有一定价值的目标,这是调动个人或群体的积极性的一项重要工作。例如我校 1998 年制定了一个《安仁一中五年(1998 ~2002 年)发展规划》,当时经校级领导提出、行政会议讨论、职代会通过,确定了“五年跨三步”的规划:1998 年通过“省级重点中学”评估验收并挂牌,2000 年通过“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评估验收并挂牌,2002 年通过“全国示范性高级中学”评估验收并挂牌;并配套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教职工岗位聘任制”“结构工资制”“职称低评高聘制”“课题研究奖励制”“青蓝工程奖”等等。由于目标明确、分步实施、期望激励、切合实际,因而极大地凝聚、调动、发挥了全校教职工和学生的积极性,结果前两步目标如愿以偿,从发展趋势看,后一步“争创全国千强”的目标也可望得到实现。

运用激励,促使目标实现,对个人或单位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某钢锉厂为了提高产品质量,规定一级产品合格率达到 85% 以上者可获得质量奖金,连续半年获得质量奖的职工可评为“信得过”操作者,连续两年获得“信得过”称号的,在晋级加薪时优先。这样一个把质量要求同职工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的,包括精神和物质利益奖励的激励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搞好产品质量的积极性,使全厂一级产品合格率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同时促成了该厂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的实现。激励在个人或群体组织实现目标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可以使在岗在编的组织成员最充分地发挥其专业、特长才能,还可变消极为积极,从而保持工作的有效性和高质量。二是可以激发所有组织成员最大限度地扬长去短,创造性地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可以把有才华的、组织需要的人吸引过来并长期为组织工作。这几点本人感受特深。近几年我校因为短、中、长期目标的制定和实现,一系列同步激励机制的建立和落实,使“优秀教师”“课题研究能手”“论文专业户”不断涌现,外来“优秀人才”纷纷涌入,学校到处一片生机,质量更上层楼,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景象。

树立目标,激发期望心理;运用激励,促使目标实现,这是调动个人或群体积极性的两种手段。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认为应该研究如下几个问题。一是目标的确定要适当,要符合“跳起来能摘到桃子”的理论,即目标过低,使人轻而易举,目标过高,令人望而生畏,这都不能激发个人或群体的积极性。相关的还有一个就是目标价值问题,如果不能满足个人或群体的精神和物质的需要的目标,同样不能起到调动积极性的作用。实践证明,适当地确定目标和目标价值,是调动个人或群体积极性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二是激励的机制要公正公平,也即要有“价”有“值”要“落到实处”。为实现公正公平,必须遵循如下几条原则:①客观公正(绩效考核要静态与动态结合,短期与长期结合,主观与客观结合,显性与隐性结合);②公开民主(发动大家评议,能公开的全方位、全过程公开);③严肃认真(态度端正,标准一致,人人平等,方法多样);④激励为主,说话算数(按“规定”坚决落实)。三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一点对许多个人或群体都有实用价值,如任何理论或方案都存在缺陷或不足一样,正是这个缺陷或不足,我们在操作中应不断地反馈与修正、完善,也即要灵活地、实事求是地、不断地“以人为本”去修正、完善理论、方案,以达到最有效地、最大限度地按“期望理论”与“激励理论”去调动每一个个人或群体的积极性。

[注释及主要参考文献]

[1]M 代表某项工作任务激励的水平高低。Vit 代表对该项活动本身所提供的内酬效价。Eia 代表对进行该项活动能否达到完成任务的期望值。Via 代表对完成任务的效价。EejVej 代表一系列双变量的总和。公式中下标的意思是: i—内在的,e—外在的,t—任务本身的,a—完成。(www.chuimin.cn)

[2]陈虎强:《〈管理心理学〉讲义》

[3]苏东水:《管理心理学(第三版)》

[4]韩延明:《管理学新论》

[5]2001 年:《教育研究》

2002 年1 月

注:此文发表于《教研与实践》第七期(2002 年6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