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一线教师指导问题:唯我独尊与越俎代庖

一线教师指导问题:唯我独尊与越俎代庖

【摘要】:诚若如此,那么教师的写作指导就应该:力避独霸课堂、唯我独尊,要在指导学生课外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问题、激发写作欲望等的基础上,把每一次写作指导当作一个思想认知或道德情操等的教育熏陶——熏陶教育的过程。诚若如此,那么教师对习作批改就应该:杜绝精批细改、越俎代庖,要把每一次习作的批改,当作一个修养学生独立思考、历练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当作一个让学生准确表达真情实感、切实锻造能力习得的过程。

中学生的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发展其创造性思维,鼓励其自由地、有个性地、有创意地表达的过程。中学生的习作是一项综合反映学生对世界、对自我的观察、思考、评价、表达和修正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用脑、动手活动。中学生写作的教与学,绝非仅仅的各种技巧的传与受,而是思想认知、道德情操等的教育与熏陶;绝非仅仅的鹦鹉学舌的应付考试,而是独立思考、良好习惯的修养历练;绝非仅仅的笔墨游戏的耍弄,而是情感表达、能力习得的锻造……在这一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学生才是主体、主人、实践者。

诚若如此,那么教师的写作指导就应该:力避独霸课堂、唯我独尊,要在指导学生课外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问题、激发写作欲望等的基础上,把每一次写作指导当作一个思想认知或道德情操等的教育熏陶——熏陶教育的过程。指导课上,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地对话、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学生和学生都互动起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尽情倾诉自己的感受、认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既鼓励歌颂真善美光明健康,也允许暴露假恶丑、黑暗和灰色;不怕意见分歧,不怕看法参差,不怕与教师感受相左,不怕与政治认知相悖。经过这样长期的课堂教育熏陶——熏陶教育,学生慢慢地就会敢想敢说敢创造,就会在习作中敢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那么发表真知灼见、抒写真情实感也就会逐步形成恒动和习惯。其实,中学生正处在一个思想活跃但不成熟、认知很多但难正确,意见偏激常或片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教师如果能正确引导、科学启发,下点功夫、计以时日,那么学生不仅能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而且能形成判别正误、分辨高低的评价标准、思辨能力,更能实现在习作中真实、准确地表达自我、抒写自我、倾诉自我——哪怕是错误的、片面的、低俗的奋斗目标。

毋庸讳言,在时下学生的习作里,我们很难看到抒写自我真情实感、发表自我真知灼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2]——的文章,记叙文瞎编乱造情意虚,议论文人云亦云假大空,即便像高考中的优秀作文,随意“填涂”名人、开涮古人或吟咏诗词、啊呀修辞等无病呻吟的例子也数见不鲜。

诚若如此,那么教师对习作批改就应该:杜绝精批细改、越俎代庖,要把每一次习作的批改,当作一个修养学生独立思考、历练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当作一个让学生准确表达真情实感、切实锻造能力习得的过程。要通过这个过程达到上述目标,最经济、最切实、最有效的策略,就是教师在与学生平等地对话、讨论和交流,师生、生生都互动——重在讲评的前提下,主要采用宏观流程上的教师示范→同学互批→自己修改、同学互批→自己修改、自己修改的训练步骤,操作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或教师示范→同学互批→自己修改,或同学互批→自己修改,或自己修改,辅之以、穿插着有针对性的部分浏览、小组轮改、个别面批、典型剖析和优(劣)作印发,一次一个要求(单项)、一步一个脚印(多项)、一轮一个阶梯(小综合)、一体(体式、体裁)一个跨越(大综合),循序渐进、稳步扎实地推进,最后达到全面实现学生每次习作都能自我修改、自我评价的目标。(www.chuimin.cn)

中学生习作批改必须走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互批自改的路。直接好处有五:一是还原了学生认知、表达的主体地位;二是落实了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三是激活了思想、情感的积极生成;四是缩短了作改、到手的周期;五是减轻了老师脑力、体力的负担,相应地增加了老师学习、研究有效的指导学生写作和互批自改习作的时间。经过科学有序、扎实到位的学生习作互批自改的训练后,学生习作最显豁的表现是,思想活跃了,认知多元了,情感真实多了,表达个性化了;随便拿到一篇文章,能够说出优点的一二三四、不足的子丑寅卯来。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又潜移默化地、自然而然地培养了阅读、自学的良好习惯,提高了阅读、自学的各种能力。以写促读、以读促写的循环,一旦形成良性,其功效不可估量。这些都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互批自改的间接收获。

当然,现今写作教学效率、学生习作水平的低下,还与教师指导学生认知人事的水平,指导学生互批自改的能力,以及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