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文具实感笔,生津之作

文具实感笔,生津之作

【摘要】:中学生,要写好作文,要写好情感作文,要写好感恩、报恩的“回报”类话题的情感作文,关键不在外显的文字,不在写作的技巧,而在潜有的认识修养、亲历实感、发自内心、出乎挚爱的真情实感上。[2])本文仅从第一个角度抽象出三个问题,即要不要回报、用什么形式回报、从哪些方面去回报,提供三种构思示范。“说真话,诉真情”,这是“文具真情实感”的基础,这是“笔能生津添花”的根本。

【引子】

文具真情实感,笔能生津添花。情,个个皆有,但有真假之分,深浅之别;感,人人都具,但有是非之理,软挺之论。中学生,要写好作文,要写好情感作文,要写好感恩、报恩的“回报”类话题的情感作文,关键不在外显的文字,不在写作的技巧,而在潜有的认识修养、亲历实感、发自内心、出乎挚爱的真情实感上。当今社会,价值观念多元,人生天平失衡,情感变化莫名,传统道德掉价,连“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也遭到无端非议,连“子女回报父母之恩”也列于“重新审视”![1]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得多么及时、正确、英明;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学生作文要“关注社会,聚焦生活,写好身边的人事景物,悟出生活的酸甜苦辣”,要“说真话,诉真情,高品质,高品位”。要让真真实实的健康情感回归到十三亿中国人的口中、心中和行动中!

【文题】

请认真阅读2004 年11 月4 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辛酸父亲一封信:咱俩谁是儿子》后,以“回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主旨自定。②体裁自选(除诗歌外)。③标题自拟。④不少于800 字。⑤不得抄袭。

亲爱的儿子:

尽管你伤透了我的心,但你终究是我的儿子。虽然,自从你考大学,成为我们家几代里出的唯一一个大学生之后,心里已分不清,咱俩谁是谁的儿子。从扛着行李陪你上大学报到,到挂蚊帐缝被子买饭菜票甚至教你挤牙膏,这一切,在你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

你考上大学,爸妈确实为你骄傲。然而,你的骄傲是不可理喻的。在你读大学的第一期,我们收到过你的3 封信,加起来比一封电报长不了多少,言简意赅,主题鲜明,通篇字迹潦草,只有一个“钱”字特别工整而且清晰。你说你学习很忙,没时间写信,但同院里你高中时代的女同学,却能收到你洋洋洒洒几十页的信,而且每周一封。每次从收发室门口经过,我和你妈看着你熟悉的字,却不能认领。那种痛苦是咋样的,你知道吗?

当时正值你妈下岗,而你爸微薄的工资,显然不够你出入卡拉OK、酒吧、餐厅。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不仅没有半点安慰,居然破天荒来了一封长信,大谈别人的老爸老妈如何大方。你给我和你妈心上戳了重重一刀,还撒了一把盐。最令我伤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两个月里,我一想到这事就痛苦,就失眠。不知在大学里,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识和社交阅历之外,还能否长一丁点善良的心?

【题解】

根据上则材料来写作,可从三个角度去思考:

子女:要珍视父母的言行挚爱,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能无视父母的“寄托”,更不能欺骗父母的“感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父母:从小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子女的爱心、同情心和孝敬心,让他们懂得爱人、同情,懂得感恩、孝敬。(“养不教,父之过。”)

社会:应加强和改进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感恩、报恩、孝敬的道德品质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子不教,政府过。”[2]

本文仅从第一个角度抽象出三个问题,即要不要回报、用什么形式回报、从哪些方面去回报,提供三种构思示范。

【构思】

【示范一】

要报三春晖

安仁一中高一247 班 何立新

烟云弥漫的黑暗岁月,曾有多少有志之士抒出“长夜漫漫何时旦”的心曲。而我,一个新时代的青年,却苦于未能摆脱“何时方报三春晖”的惆怅。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常情,我对此更是深有感触。

风儿飘着我的记忆回到了清晰而难忘的一幕。

我、母亲迎着夏风来到安仁一中,这里,女贞平畦,梧桐高拔,松柏苍劲……然而我们却未暇顾及这幽雅而清静的环境,因为,我们是来交超招费的。

我跟着母亲不知不觉地来到一间陌生的房子里:雪白的四壁,柔和的电扇风和整洁的摆设。可我感觉不出半点舒适和清新,反而觉得有一丝莫名的凉意涌遍全身,双眼盈泪的我可怜兮兮地盯着母亲手中那只灰黑色的鼓鼓的提包。灵魂无声地告诉我:这里装着一种寄托无限挚爱的温馨,那就是母亲的血,父亲的汗,外婆的情,爷爷的爱……

片刻,母亲微颤地把钱从提包里取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我看着她那张清瘦蜡黄的脸庞和那双盈满泪花的眼睛,呆愣了:心,激烈地颤抖,加速地跳动,似在超速运动。风也凝滞了。我突地冲出了这间房子,无力地斜靠在一棵老松树上。但脑海中却总浮现那足足有二十厘米高的钱。要知道,这钱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父母的,祖母的,靠捡拾破烂为生的外婆的……

走在回家的路上,脚如灌满了铅一般沉重,一种巨大的压抑敲击着我的心扉。我感觉眼前是一片朦胧,唯一清晰可见的是母亲手中那只瘪瘪的灰黑色提包……

事后,父母仅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现在就看你的了!

而今,蓦然回首,就如一股巨大的力量在推动着我,使我时刻醒悟:只有不懈地奋斗,取得优异的成绩,才能弥补那超负荷的爱心,才能报答那阳春三月晖。

一声叹息,我油然想起了那些与我境遇相同或相仿的同胞来,他们同样也有父母的慈爱,而我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缩影。我想借我自己去提醒、鞭策与我处在同一境况的同胞,使大家都不要忘却那份爱心,那一泓阳春三月晖。

【点评】

这是一篇直接以受爱者——“我”“应该回报亲人”的角度写作的优秀习作。她真实:写自己的亲历之事、亲眼之见、亲身之感,细腻、深刻、形象、生动,任何瞎编乱造都难以比肩。感人:刻骨铭心的“交费”细节,魂悸魄动的心灵“醒悟”,尤其是交费前的“那只灰黑色的鼓鼓的提包”和交费后的“那只瘪瘪的灰黑色提包”,给人留下无法忘怀的印象。“说真话,诉真情”,这是“文具真情实感”的基础,这是“笔能生津添花”的根本。

【示范二】

聆听落叶欢声

安仁一中高二242 班 秋香(www.chuimin.cn)

终于将作业赶完了,我轻轻地吁了一口气,心情格外的舒畅,起身,倚在栏杆上,贪婪地欣赏着这周边的秋景,呼吸着这秋天所特有的气息,迎接着这秋天所独具的清风,接受着大自然的洗礼。

眼前有几棵大枫树,干粗枝密,枝头上独有些摇曳的红叶。一群麻雀追逐着,站在枝头上休息。她们清清嗓门,发出欢快、清脆的笑声。好一群无忧无虑、潇洒快活的空中精灵啊!咦?她们低着头在干什么呀?一阵秋风微微掠过,带下了几片红叶。红叶潇潇洒洒地落下,没有一丝对枝头的留恋,没有一丝对离开枝头的悲伤,没有一丝对于这种选择的后悔之意。唯有那潇潇洒洒的身影,那欢欢快快的舞姿,就像那天鹅湖畔的天鹅一般。咦?那是什么?原来是一片带有绿色的落叶!

绿色?“为什么还有绿色就离开枝头呢?”我接住一片落叶,问她。她只是笑笑,笑声是那么的欢快与自豪。“离开枝头的依托,为什么还这么高兴?”我继续问道。她说:“因为我终于有机会报答哺育我的大树父亲,滋养我的大地母亲啦。”“报答大树父亲和大地母亲?”“对,大地给了我灵魂,大树给了我生命。”“所以你牺牲自己,化作春泥?”“这不叫牺牲,这是我的义务,化作春泥是我履行义务的唯一途径。”“你不后悔吗?”“后悔?为什么要后悔呢?我叫鸟儿啄下我,为的就是离开枝头,不要拖累大树,为的就是完成我滋养大树的义务。”“你是叫小鸟啄下来的?”“对呀!”……我无言以对了。

我放下这带有绿色的落叶,因为我感觉到了自己的些许躁动。看着她潇洒地继续她的光辉旅程,看着她那优美的天鹅舞姿,看着她依然落在树脚下的弱小的身影,我沉默,沉默……我思索,思索……

顿时,脑海里浮现了大量的爱国将士,忠臣孝子。岳飞,保家卫国,驰骋沙场;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沉香,劈山救母,孝惊天地。然而,接下来出现了一幅令人痛心的画面。一个中学生,手持菜刀,满脸狰狞,对面的双亲,面容憔悴,忧心忡忡。问那中学生,为什么要手持菜刀面对父母,他说因为想以此威胁父母,因为他要钱,因为他要上网,因为他要娱乐,因为他要玩耍。他知道他的父母对他的爱,可是他却无耻地利用了这种爱。呜呼!可怜天下父母心,你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图个什么呀?是为了让孩子有出息,有作为,对社会有益吗?你们呕心沥血地把孩子抚养大,含辛茹苦地不断劳作,是希望子女能成为对别人、对家庭、对国家都有用的人吗?呜呼!可怜的同龄人啊,你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行为来报答你的父母呢?不错,父母是不忍心你受半点伤害的,可你却忍心伤你父母的心吗?噢!真希望你能看到这满地落叶,看到那片带有绿色的落叶!

也许,说到这,你会发些牢骚,说自己是一时冲动,说不知如何去报答。这还要我说吗?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当然是好好学习,当然是温良恭谦,要用满意的成绩、满腔的爱心去回报,而不是钱网玩乐和菜刀!噢!说到这,我的脸蛋不由得发红,羞愧不已。赶完了作业,我心情愉快,因为我可以暂时摆脱学习的压迫,学习对我来说,有时是一种压力,所以我宁愿牺牲这宝贵的学习时间,来换取所谓的自由。看到小鸟们欢快、自由地追逐着,我向往,但更多的是对那枯燥无味的学习的厌倦。噢!太不应该了,我太不应该了!学习是枯燥无味,但那又却正是乐趣。人生道路上,不如人愿的事情多的是。落叶要报答大树,化作春泥,还需经历着春雨的淋漓,夏日的暴晒,秋风的打击呢!就连离开枝头的前一刻,她还要忍受小鸟的痛啄呢!你,我,难道就不能忍受学习的压力与所谓的枯燥无味吗?

再次看那枫树,干粗枝繁,因为它有落叶的滋养。而我,也应该回到教室,做那有趣的习题。

【点评】

这是一篇借绿色落叶尚知回报“哺育”“滋养”自己的“大树”“大地”,作为中学生则要“用满意的成绩、满腔的爱心去回报”,以批评某些只要“钱网玩乐与菜刀”的同龄人的优秀习作。她构思巧妙:首尾写做习题,中间嵌入欣赏绿色落叶、“人叶”问答,进而展开联想、议论升华,自然顺畅、组合严谨。针对性强:针对现今不少人所缺失的对父母不感恩、报恩甚至伤害、报复进行形象化的教育,感染力强。“写好身边的人事景物,悟出生活的酸甜苦辣”,本文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示范三】

请常来敲敲我家的门

安仁一中高一248 班 谢迪航

经过一系列的考核,我成了这个小区的管理员。

我所管理的这个小区里,住的大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所以我不像其他的弟兄们,每天为处理纠纷和打架斗殴而忙得焦头烂额,甚至我还有空和老人们下下棋、打打扑克,或者窝在管理员办公室里看书。

日子一直这样安逸地过着。直到有一天,一件事扰乱了小区的宁静

那天,我正在看报纸,403 的孙大爷过来对我说:“小张啊,你去管一管503 的王老头,他家的小龙头一直没关,都几天了,吵得我几天都没睡好觉了。”

我一听,就和孙大爷一起来到503,敲了好一阵子的门都没开,这王大爷大概是被儿女接去住几天吧,怎么龙头也不关呢?又敲了一阵,门还没开。于是我又跑到办公室,拿着503 的钥匙来开门。

门开了,里面的景象吓了我一跳:王大爷倒在地上,屋子里也有一股怪怪的味道。我连忙拿起桌上的电话打120 和110 。

不一会儿,救护车和警车都来了。医生检查完之后,告诉我:“老人死于心脏病暴发。他在病发后大概想求救,可惜未来得及。如果你们早点发现的话,可能还有救,可是,现在太晚了。”

发生这样的事后,老人们都便少下楼来了,大概是王大爷的死带给他们很大的打击吧。

一天上午,三楼的李大爷来到办公室,对我说:“小张啊,你以后能常来敲敲我家的门吗?万一哪一天我也像老王一样……唉,多好的一个人啊,怎么就这样走了呢?”

看着老人难过的神情,我的心情也不好,于是我答应以后每天去敲敲老人家的门。

没想到,下午魏老爷子和周大爷也来了,他们说了一些和李大爷差不多的话。几天后,小区里的另一位老人也给我说了同样的话,连平时一向十分乐观的刘奶奶和张大爷都这样说。

住在这个小区的老人的儿女,大多是有钱人,他们为老人们提供了优裕的物质生活和舒适的住宿条件,却忘了他们最想要的——亲生儿女的本质上的关心——精神和安全的孝敬。如果他们真的关心孝敬老人的话,就应该常来看看他们、陪陪他们,使他们不再有那种“岌岌可危,不可终日”的担心。

希望发生这样的事以后,他们能常来敲敲老人的门,诚请天下所有做儿女的,都能常常敲敲父母的门。

【点评】

这是一篇以故事形式寓“回报”真意——仅仅“回报”“优裕的物质生活和舒适的住宿条件”属于重要方面,但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精神和安全的优秀习作。她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她是一篇呼唤“精神回报”的作品。不矫饰润色,多繁笔反复,刻意求之而不露痕迹,娓娓道来真撼人心魄。“高品质、高品位”源于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对情感的理性把握。如此“关注社会、聚焦生活”,文章自然会流露汩汩滔滔的“真情实感”,笔下自然会生发融融乐乐的“美好明天”!

[注释及主要参考文献]

[1]郑州改革初中生综合素质评定标准: 《孝敬父母成中招录取依据引争议》(《人民日报》2005 年1 月11 日第11 版)

[2]莫纪宏:《子不教,政府过》(《中国青年报》2005 年1 月15 日第A2 版)

2005 年1 月28 日

注:此文发表于《书馨园》第十七期第三版(2005 年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