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一棵教育小草的声音》:我们的倡导与追求

《一棵教育小草的声音》:我们的倡导与追求

【摘要】:几乎可以说,“苗地文学社”,她一步一个脚印,步步铿锵;《苗地》,她一期一个乐符,声声悦耳:她确实是“脚步铿锵一路歌”。这些师生的名字和业绩,将和《苗地》共载安仁一中史册,同显光辉。翻一翻、品一品我们的这本《选萃》,读者或许会有同感。2005 年1 月15 日注:此文发表于本人主编的约40 万字的校本教材《脚步铿锵一路歌——〈苗地〉文学作品选萃》,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年1 月版。

《苗地》诞生于1984 年,定名于1989 年,已经历了21 度春秋,走过了近8000 个日程,共出版发行了118 期。

“苗地文学社”,她创造了骄人的成绩:郴州市文学社团一等奖,湖南省首届优秀文学社团,湖南省十佳中学校报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语文报》就对她作过报道。她曾吸引着作家王跃文题词“‘苗地’有好苗”,诗人袁柏霖礼赞“幸运‘苗地’慰平生”,学者吴明春鞭策:“‘苗地’是作家最好的摇篮。”

《苗地》、“苗地文学社”,她由弱小到强大,曾发生过几个质的飞跃:主体由教师而学生,形式由报纸而杂志,编作由刻板油印而打字快印到电脑胶印,版面由8 开2 版而4 ~6 版到16 开20 版,队伍由几人而几十人今至几百人,发行由县而市并扩大到全省示范性高中,影响面越来越宽,名气也越来越大……她实现了“定刊词”中的希冀:“但愿寂寞、荒芜不复存在!但愿日后开出七彩奇葩!”

几乎可以说,“苗地文学社”,她一步一个脚印,步步铿锵;《苗地》,她一期一个乐符,声声悦耳:她确实是“脚步铿锵一路歌”。

《苗地》的逐步发展,离不开历届总(主)编、老师们呕心沥血的策划与耕耘,谭超宇、吴章华、陈石林、陈春知、陈爱红、吕庆平等老师,他们选稿、刻板、油印,编辑、校对、快(胶)印,作者编者和读者对此都记忆犹新;“苗地文学社”的茁壮成长,离不开社长、主编以及“主力军”社员同学们苦心“孤意”的组织与经营,李治国、陈伟、周晓飞、周飞、樊丹、刘美花、张一叶、李庆元、周凌林、刘丽娜、陈春艳、谭南林、段星宇、阳苏丽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些师生的名字和业绩,将和《苗地》共载安仁一中史册,同显光辉。

为了记录“苗地文学社”这段发展的辉煌历史,为了展示《苗地》这份报刊的优秀作品,更为了激励现在和将来的师生员工,进一步做强《苗地》、做大“苗地文学社”,学校的领导和语文教研组的同仁们,早就有一个“奢想”:集众人智慧,聚集体力量,作为“校本教材”将她们的精华编辑成一本书!今天,终于如愿以偿。(www.chuimin.cn)

编辑学生创作“选萃”这样的工作,就我们而言,还是第一次。因而,我们主观上力求“选文质量高,点评水平高,出版品位高,社会效益高”;客观结果如何,诚请读者最终裁判。我们选编、点评的原则是:宁精勿滥,可读性强,尊重历史,保持特色。为了保证质量,我们邀编的全部是本校优秀的语文教师,并在点评的文字后署上真实姓名。

选编工作进展得迅速和顺利,因为她有顾问周邦全校长(省督学、特级教师)的大力支持和科学指导,有主编陈石林副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郴州市中语会副理事长)的精心策划和严密组织,更因为她有编辑的慧眼功夫和有效合作,有大量的令人心动的难以割舍的丽构佳作。在选编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觉到,中学生中不是没有文学人才,而是我们缺失发现、认可文学人才的慧眼、态度;中学生中不是没有称得上大作的名篇,而是我们喜欢老是把眼光盯在别地、别人或所谓的“名作”!我们倡导“关注社会,聚焦生活,写好身边的人事景物,悟出生活的酸甜苦辣”;我们追求“说真话,诉真情,高品质,高品位”。翻一翻、品一品我们的这本《选萃》,读者或许会有同感。

最后,衷心感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为我们这本《选萃》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2005 年1 月15 日

注:此文发表于本人主编的约40 万字的校本教材《脚步铿锵一路歌——〈苗地〉文学作品选萃》,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年1 月版。书号为ISBN7-81085-457-7/K·268。标题为“后记”,署名为“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