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综合引用在写作与实践中的应用

综合引用在写作与实践中的应用

【摘要】:说话、写作尤其是写作实践中,经常会在几句或一句话中既用完全引用、又用不完全引用,这就是综合引用。这种情形极少用和见。关键是判定引文的内容是否完整且具独立性,能否独立引用。目前媒体之所以并列引号间要不要用顿号、电视节目和报刊栏目名是用引号还是用书名号等用法基本统一,就是因为2012 年6 月起施行了新规范。

说话、写作尤其是写作实践中,经常会在几句或一句话中既用完全引用、又用不完全引用,这就是综合引用。误用的如:

(1)“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亲”、①“仇”之外,唯有出色的个人能力才是服众的关键筹码。古人云:②“唯才是举”,③就是这个道理。(①处顿号必须删,②处冒号必须删,③处逗号可删可不删)

(2)“你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8 日,韩清华多次询问记者是否有录音,并表示④“我希望咱们都不要互相伤害。”⑤(④处应加逗号或将⑤处后引号放在句号之前)

(3)“‘星光大道’⑥上综合频道啦!”他满怀欣喜地伸出大拇指,道:⑦“多才多艺善逗乐的毕姥爷,牛!”(⑥处按“电视节目、报刊栏目名用书名号”新规,引号应改为书名号;⑦处冒号应改为逗号)

(4)杨菊三说:“父亲说过,⑧‘知识是一把钥匙,有了知识,就算是七把八把锁都能打得开。’⑨这句话,我至今铭记于心。”(⑧处逗号应改为冒号或将⑨处单后引号放在句号之前)

(5)他却一脸的无所谓,⑩“顺其自然吧!中国人不是有句老话:⑪‘船到桥头自然直嘛’⑫。”(⑪处冒号删除,⑫处单后引号放在“嘛”之前、双后引号放在句号之前;或⑪处冒号删除,⑫处“嘛”删除、双后引号放在句号之前。或者:⑩处逗号改为冒号,⑪处冒号删除,⑫处单后引号放在“嘛”之前;或⑩处逗号改为冒号,⑫处“嘛”删除、单后引号放在句号之后)

上例(5)属引中引,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如里面还要引用,最里面一层用双引号,依次类推。另新规明确: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不止一段,每段开头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尾加上后引号。这种情形极少用和见。(www.chuimin.cn)

上文直接引用中引号及其相邻点号误用的例句全部源于当下的知名媒体,问题集中突出,所以笔者认为亟待导正和规范。

1.关于导正。错误的用法亟待引导修正。导正的态度是总怀敬畏之心,认真推敲规范使用。关键是判定引文的内容是否完整且具独立性,能否独立引用。方法是:前引号前如是冒号,引号里面又是一句或几句完整而独立的话,就可视为具有独立性、能独立引用(用完全引用),后引号要放在引文末的点号之后。前引号前如是逗号或无标点,引文又不完整或完整却不独立,就可视为不具独立性、不能独立引用(用不完全引用),如在句中就不保留引文末的点号;如在句末,后引号则放在点号之前。无论引文是否完整且具独立性,引文末的问号或叹号在句中要保留,在句末要放在后引号之前。

2.关于规范。导正的依据当是用法规范。对新规,要全方位地大力宣传,如列为编辑必读、编入学生教材、附于主要辞书、公布于主流媒体等。目前媒体之所以并列引号间要不要用顿号、电视节目和报刊栏目名是用引号还是用书名号等用法基本统一,就是因为2012 年6 月起施行了新规范。还要继续与时俱进、理性科学地加以修订,尽管已修改、完善了不少。

2014 年8 月6 日

注:此文发表于2015 年第1 期《课外语文(下)》(国内统一刊号为CN 21-1479/G、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2-0490);荣获2015 年5 月“第二届全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一等奖”,本人荣获“全国教育科研教坛新秀”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