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词序颠倒的修辞现象及影响

词序颠倒的修辞现象及影响

【摘要】:词序颠倒,是指词语相同、顺序颠倒的一种修辞现象。如上所例,词序颠倒在词语、成语、短语、诗词、文章和广告中,俯拾即是。词序颠倒后,从意义方面考察,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它们之间的联系虽然相近或相关,但意义却因词序颠倒而有差别。这些由两个及以上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或由意义不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词序颠倒以后,意思就会完全不同或相差甚远。

词序颠倒,是指词语相同、顺序颠倒的一种修辞现象。如词语“编选”与“选编”,“洗白”与“白洗”;成语“异曲同工”与“同工异曲”,“如日中天”与“中天如日”;短语“知而行”(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与“行而知”(陶行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不得见人”与“见不得人”;诗词“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颧雀楼》)与“黄河流入海”,“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与“犹记四十三年,望中(原)扬州路(上)烽火”;文章“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与“汝之不惠,甚矣”,“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鲁迅《药》)与“一手交货,一手交钱”;广告“看《买卖世界》,做世界买卖”(《买卖世界》),“是名家写的好看小说,非名家写的看好小说”(《上海小说》),等等。

如上所例,词序颠倒在词语、成语、短语、诗词、文章和广告中,俯拾即是。这是一种很有趣、很有用的修辞现象。下面主要从意义与效果(作用)这些层面,考察词语、成语等的颠倒现象。

词序颠倒后,从意义方面考察,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基本相同。词语如:讲演—演讲,并吞—吞并,煎熬—熬煎,除去—去除,询问—问询,开放—放开,积累—累积,觉察—察觉,依偎—偎依,别离—离别,登攀—攀登,代替—替代,试探—探试,挖掘—掘挖,蔬菜—菜蔬,夜半—半夜,力气—气力,容颜—颜容,语言—言语,情感—感情,样式—式样,兄弟—弟兄,整齐—齐整,和平—平和,奋发—发奋,质朴—朴质,痛心—心痛,悲伤—伤悲,缓和—和缓,空虚—虚空,寂静—静寂,久远—远久,互相—相互,等等。成语如:大名鼎鼎—鼎鼎大名,一团漆黑—漆黑一团,得意洋洋—洋洋得意,高深莫测—莫测高深,春风满面—满面春风,英姿飒爽—飒爽英姿,既往不咎—不咎既往,熙来攘往—攘往熙来,千呼万唤—万唤千呼,百孔千疮—千疮百孔,千方百计—百计千方,融会贯通—贯通融会,光明正大—正大光明,荣华富贵—富贵荣华,单枪匹马—匹马单枪,心惊肉跳—肉跳心惊,耳濡目染—目染耳濡,烟消云散—云散烟消,口诛笔伐—笔伐口诛,天造地设—地设天造,魂飞魄散—魄散魂飞,心灰意冷—意冷心灰,心猿意马—意马心猿,胆战心惊—心惊胆战,窗明几净—几净窗明,鬼使神差—神差鬼使,山穷水尽—水尽山穷,龙腾虎跃—虎跃龙腾,海誓山盟—山盟海誓,离乡背井—背井离乡,翻江倒海—倒海翻江,调兵遣将—遣将调兵,称兄道弟—道弟称兄,堆金积玉—积玉堆金,咬文嚼字—嚼字咬文,追亡逐北—逐北追亡,殚精竭虑—竭虑殚精,丰功伟绩—伟绩丰功,奇珍异宝—异宝奇珍,奇装异服—异服奇装,横征暴敛—暴敛横征,海角天涯—天涯海角,泰然处之—处之泰然,等等。

二是相近或相关。如“急救”和“救急”,前者是指紧急救护,后者是指帮助解决突然发生的伤病或其他急难。“学科”和“科学”,前者指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化学等,也指学校教学的科目,如语文、数学等;后者指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如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还有符合科学的内涵,如科学学习。它们之间的联系虽然相近或相关,但意义却因词序颠倒而有差别。再如:泪流—流泪,问责—责问,向导—导向,维和—和维,质变—变质,爱情—情爱,智育—育智,少年—年少,蜜蜂—蜂蜜,焰火—火焰,水井—井水,黄金—金黄,轮椅—椅轮,痴情—情痴,火烛—烛火,雪白—白雪,毒蛇—蛇毒,虫害—害虫油菜—菜油,色彩—彩色,云彩—彩云,好友—友好,报刊—刊报,航空—空航,报喜—喜报,上网—网上,王国—国王,子女—女子,书包—包书,美人—人美,明天—天明,富豪—豪富,打假—假打,测试—试测,说明—明说,说话—话说,搞笑—笑搞,鸡蛋—蛋鸡,牛奶奶牛猪肉—肉猪,教育创新—创新教育,教育兴国—国兴教育,焦点访谈—访谈焦点,做大做强—做强做大,美的发现—发现的美,“文化大革命”—大革文化命,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等等。(www.chuimin.cn)

三是完全不同或相差甚远。如“学力”和“力学”,前者指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后者指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及其作用的科学。“计算”和“算计”,尽管都含有根据已知数通过数学方法求得未知数、考虑、筹划的内涵,但前者侧重一种数学上的运算,后者侧重讲一种计谋。“火急”和“急火”,前者意为非常紧张;后者或是指烧煮东西时的猛火,或是指因着急而产生的火气。再如:生产—产生,发挥—挥发,现实—实现,面相—相面,气节—节气,故事—事故,画笔—笔画,工人—人工,等等。还如:带领—领带,错过—过错,当家—家当,哨口—口哨,海上—上海,文盲—盲文,情人—人情,处长—长处,子弟—弟子,名人人名,北京—京北,形象—象形,法国—国法,乡下—下乡,力量—量力,得了—了得,一把手—把手一,青藏铁路—藏(葬)青(青春及生命的)铁路,等等。这些由两个及以上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或由意义不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词序颠倒以后,意思就会完全不同或相差甚远。

四是密切相关又恰好是其用途。如一些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具:铺盖—盖铺,床罩—罩床,风扇—扇风,锅盖—盖锅,瓶塞—塞瓶,牙刷刷牙,手套—套手,口罩—罩口,鞋垫—垫鞋,门锁—锁门,羊圈—圈羊,铁锤—锤铁,水车—车水,鱼网—网鱼,等等。

从上述众多例子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类在相同或不同具体语言环境中可以颠倒使用的词语、成语等,从结构上看,前后词语之间往往是或并列式或主谓式或动宾式或偏正式的。它们词序的位置颠倒后,其本身的意义大多是有变化的,而其作用或效果也是有差别的。

颠倒使用的词语、成语和诗词等,它们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