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湖南高考语文字形规定对语言学习者的困惑及解决方法

湖南高考语文字形规定对语言学习者的困惑及解决方法

【摘要】:针对目前社会上语言文字的辞书意见不一、使用相当混乱的实际,湖南省高考语文的决策者们,2006 年“画地为牢”:“今年命题使用的工具书为:《辞海》、《辞源》、《古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成语词典》。”第一类是因对文字词语的法定规范性文件《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2001 年12 月19 日发布,2002 年3月31 日试行,以下简称为《整理表》。它专指被《整理表》淘汰的异体字。

针对目前社会上语言文字的辞书意见不一、使用相当混乱的实际,湖南省高考语文的决策者们,2006 年“画地为牢”:“今年命题使用的工具书为:《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和《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每每高考才刚结束之日,也即高三各种资料竞争大战开始之时。湖南今年的规定诱发我近段集中浏览了一批电子的、纸质的“精品”“宝典”“词典”,发现错误、问题不少,困惑越来越多,亟待处理、研究、解决。下面仅就“字形”的所谓异形词、异体字、通用字等100 例,作一粗略归类,谈些个人看法,以供语言文字的教者、学者、作者、编者参考和订正。

文字辞书意见不一、使用相当混乱的情况,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因对文字词语的法定规范性文件《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2001 年12 月19 日发布,2002 年3月31 日试行,以下简称为《整理表》。该《整理表》已作为附录,编入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 年审查通过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学室编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第五册》〈2005 年6 月第1 版〉的第191—197 页)重视不够,研习粗疏,致使出现错误。对于这类错误,只要认真学习、理解、牢记、使用《整理表》,就可以匡正(下面每组异形词连接号前为选取的推荐词形):

按语—案语 斑驳—班驳 毕恭毕敬—必恭必敬 标志—标识 徜徉—徜佯 搭讪—搭赸、答讪 倒霉—倒楣 跌宕—跌荡 发人深省—发人深醒 耿直—梗直、鲠直 含糊—含胡 含蓄—涵蓄 弘扬—宏扬 宏图—弘图、鸿图 洪福齐天—鸿福齐天 浑水摸鱼—混水摸鱼 精彩—精采 褴褛—蓝缕 连贯—联贯 流连—留连 鲁莽—卤莽 录像—录象、录相 内讧—内哄 盘踞—盘据、蟠踞、蟠据 漂流—飘流 清澈—清彻 杀一儆百—杀一警百 图像—图象 推诿—推委 稀罕—希罕 信口开河—信口开合 影像—影象 再接再厉—再接再励 账本—帐本 肢解—支解、枝解

但也并非那么简单。同样出版在《整理表》试行之后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 年5 月修订第3 版〈增补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以下简称为《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 年1 月第1 版,李行健主编,以下简称为《规范》),对《整理表》的态度与处理却恰好相反。《词典》仍在赫然写着:斑驳也作班驳;必恭必敬也作毕恭毕敬;搭讪也作搭赸、答讪;发人深省,省也作醒;含糊也作含胡;含蓄也作涵蓄;弘扬也作宏扬;宏图也作弘图、鸿图;褴褛也作蓝缕;杀一儆百,“儆”也作“警”;等等。《规范》用《整理表》把这类字词一一地规范起来,其内容与书名高度一致,果然规范。

第二类是因对文字词语中的异形词、异体字、通用字等术语,以及由此引发出来的其他概念认识模糊,理解错误,甚至曲解,造成诸多问题。《整理表》和《词典》对文字词语有关“术语”界定如下:1.异形词——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指声、韵、调完全相同)、同义(指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2.异体字——与规定的正体字同音、同义而写法不同的字。它专指被《整理表》淘汰的异体字。3.通用字(有别于全国范围内通用的法定的规范汉字意义的汉字)——某些写法不同而读音相同的汉字彼此可以换用(有的限于某一意义),如“太”和“泰”。例:

1.异形词:同上文第一类例

2.异体字:抵触—牴触 仿佛—彷彿 浩渺—浩淼 侥幸—儌倖 纨绔—纨袴

3.通用字:晴.天霹雳—青.天霹雳 阴.凉—荫.凉 根深蒂.固—根深柢.固 顶真(认真;修辞方式的一种)—顶针(做针线活的一种金属圆箍状用具;修辞方式的一种也作顶真 )(www.chuimin.cn)

4.异形异义词:成才(只用于人)—成材(可用于物,也可通过比喻用于人) 传颂(传扬歌颂)—传诵(流传诵读) 反应(有机体受到刺激而产生的相应活动)—反映(反照出人或物体的形象;比喻显现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等) 好景不常.(经常)—好景不长.(长久) 坚苦卓绝(主要指主观态度和精神状况)—艰苦卓绝(主要指客观形势和物质条件) 狙击(埋伏起来,乘敌不备加以袭击,属于进攻性作战)—阻击(用防御手段阻止敌人前进,属于防御性作战) 厉害(凶猛;难以对付,等)—利害(利益和害处) 留传(留存下来传给后世:英名~千古)—流传(顺着时间往下传或扩大范围向外传:古代~下来的谣谚) 蔓延(蔓草一类植物不断向周围延伸、扩展:杂草~)—漫延(水满而向四周扩散:湖水~到了周围农田)〔比喻事物像蔓草一样向周围延伸、扩展一般写作蔓延〕 弥漫(〈动〉烟雾、沙尘、气味等充满空间:烟尘~)—迷漫(〈形〉烟尘、风雪等漫天遍野,模糊了视线:风沙~) 提名(在选举或评选前,由选举者或评选者提出候选者的姓名或名称:代表~,大会选举)—题名(为留作纪念或予以表扬而写上姓名:亲笔~) 唾手可得(往手上吐口唾沫就可以得到。比喻极容易得到)—垂手可得(形容得来毫不费力) 泄气(气体排出;失去信心和勇气,等)—懈气(放松劲头) 指责(指摘,责备)—指摘(指出毛病,予以批评)

5.别字:词不达意—辞.不达意 名不副实—名不符.实 各行其是—各行其事.坐落—座.落

第三类是在全国影响广大、深远的《词典》和《规范》相互矛盾抵牾,使人产生困惑(下面所例词语的前者属《词典》,后者属《规范》,两书所属的表述用“//”隔开):

筚路蓝缕同荜路蓝缕//不宜写作荜路蓝缕 博闻强识也说博闻强记//一般写作博闻强志(记) 辞令也作词令//不宜写作词令 词典也作辞典//一般写作词典 词藻同辞藻//一般写作词藻 辞赋也作词赋//辞赋(辞和赋的合称),词赋一般写作辞赋 辞章也作词章//一般写作辞章 畜生也作畜牲//一般写作畜生 仓促也作仓猝//仓促(侧重于时间紧迫),仓猝(强调事情的突发性) 仓皇也作仓黄、仓惶、苍黄//不宜写作仓黄、仓惶、苍黄撤销也作撤消//一般写作撤销 搭腔也作答腔//搭腔 答理也作搭理//搭理 掉换也作调换//一般写作调换 发愤也作发奋//一般写作发愤 翻然也作幡然//一般写作幡然 返照也作反照//返照(夕阳回照,泛指〈光线〉反射),反照(反衬;对照) 风采也作丰采//丰采(美好的神采、风貌),风采(风度神采,多指美好的仪态举止) 俯首帖耳,“帖”也作“贴”//不宜写作俯首贴耳 哽咽也作梗咽//不宜写作梗咽 钩心斗角,“钩”也作“勾”//一般写作勾心斗角 故技也作故伎//一般写作故伎 含义也作涵义//一般写作含义 会演也作汇演//一般写作汇演 简捷也作简截//一般写作简捷 疾恶如仇也作嫉恶如仇//一般写作疾恶如仇 凌乱也作零乱//凌乱(杂乱无序:屋里~地堆放着各种包装盒),零乱(散落而紊乱:头发~) 流言飞语//一般写作流言蜚语 落泊也作落魄//不宜写作落魄 谩骂(用轻蔑、嘲笑的态度骂),漫骂(乱骂)//一般写作谩骂 莫名其妙,“名”也作“明”//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奥妙。形容非常奥妙),莫明其妙(没有人明白其中的奥妙。形容事情很奇怪,使人不能理解) 攀缘也作攀援//攀援(借助外力的帮助往上爬:抓住绳索,~而上;卖身投靠,~高位),攀缘(沿着东西顺势往上爬:~而上的青藤) 缥缈也作飘渺//不宜写作飘渺、缥渺、飘眇 气宇(气度;气概),器宇(人的外表;风度)//一般写作气宇轩昂 申冤也作伸冤//一般写作申冤 势不可挡//一般写作势不可当 思辨也作思辩//一般写作思辨 夙愿也作宿愿//一般写作夙愿 委靡也作萎靡//一般写作萎靡 无明火也作无名火//无名火(无缘无故,没有来由的怒火),无明火(怒火。佛典中的“无明”指“痴”或“愚昧”。佛教认为发怒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所以把怒火称为“无明火”) 翔实也作详实//一般写作翔实 一相情愿,“相”也作“厢”//一般写作一厢情愿

对于这一类字词,绝大部分语言文字的教者、学者、作者、编者,都感到非常困惑,常常是莫衷一是、无所适从,甚至遇到它们就干脆回避,而且回避还唯恐不及。确实,影响那么广大、深远的语言文字专著和学者们,其规范行为、学术意见居然相左如此之巨显,一般人难以把握、选择、定夺,也就理所当然了。

因此,湖南高考今年来个“明确规定”,可见其煞费苦心;各种资料“精品”不“精”,“宝典”不“典”,也就情有可原。但在我看来,前者不是个办法,从学术和发展层面上讲更非合适;后者无“规范”依循,任其发展会泛滥成灾。“言语、语言的社会性、规范化,是每一个个体必须遵循的铁的规则。”(余应源语)只有正视不一、混乱的现实,组织专门、强大的力量,搜集、整合现有的单项“规范”,如《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5 年12 月)、《汉语拼音方案》(1958 年2 月)、《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5 年12 月)、《简化字总表》(1986 年10 月)、《现代汉语常用字表》(1988 年1 月)、《现代汉语通用字表》(1988 年3 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1996 年7 月)、《整理表》等,参考颇具影响力的工具书,如《辞海》《辞源》《古汉词典》《词典》《规范》等,先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稳妥、成熟,便于广大公民能共同遵守并正确使用的规范,再出版一个统一、权威的蓝本,这才是策中之上策。否则,听《词典》的,不合“规范”;听《规范》的,不合“规定”;而听源于《词典》《规范》等且粗制滥造的“精品”“宝典”的,既不合“规范”又不合“规定”,那么,语言文字工作者、学习者,尤其是各级各类的应试者,到底该听谁的呢?

2006 年7 月20 日

注:此文发表于《书馨园》第十八期第三版(2006 年11 月),2006 年第12 月号《湖南教育·语文教师》(国内统一刊号为CN43-1034/G4、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 1000-7644,标题为“我们该听谁的”),2006 年第36 期《现代语文》十二月下旬刊《语言研究》(国内统一刊号为CN37-1333/G4、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8-8024),转载于《教研与实践》第十期(2007 年7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