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汉中·汉水:中华聚宝盆和刘邦的悠悠情

汉中·汉水:中华聚宝盆和刘邦的悠悠情

【摘要】:◎悠悠汉水情汉中,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除了陕西省汉中,湖北省武汉之“汉”,亦取名自汉江。汉水,古代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江淮河汉”。“汉中王”刘邦,正是集秦风、楚韵于一体的400年汉朝江山的开国之君。汉中市设有汉台区。汉中王刘邦,乃汉水潜龙。今日的汉中古汉台,是汉水潜龙的深刻注解和永恒象征。“汉初三杰”中,对刘邦汉水潜龙领悟最深的人是张良。

◎悠悠汉水情

汉中,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尚书·禹贡》中所谓“梁州”、《史记》中“褒国”皆是汉中地区的历史称呼。汉中南郑县之名,可上溯至公元前771年。《水经注》载:“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称。”秦朝设汉中郡,郡治南郑,在今汉中南郑县附近。“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对汉中的著名解释是:“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天汉”者,天上银河,人间汉江也。

汉水发源于陕西西秦岭的玉皇山南坡和汉中宁强县城西边的米仓山。今日的宁强县城,以前就叫作汉源镇。汉水东南流经陕西汉中、安康。汉水北过湖北十堰市,继续东南流,过襄樊、荆门等,在武汉市汇入长江。除了陕西省汉中,湖北省武汉之“汉”,亦取名自汉江。

汉水,古代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江淮河汉”。自然地理学,有赫赫闻名的江汉平原。汉水是褒国褒姒的稻香故园,是汉朝演义的经典舞台,是三国魏蜀的恢弘战场。三国张鲁的五斗米教,开原始共产主义之先河;城固的张骞出使西域,诞生了伟大的丝绸之路;宦官蔡伦的造纸发明,改变了人类的文本世界。汉水文化,博大精深,魅力入胜又神秘莫测。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又让汉水一路欢歌,处处吟诵着源远流长的人文乐章。《诗经·汉广》唱道: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汉水东流,行进在巍峨的秦岭和连绵的大巴山之间。于两座古老的山脉之间,汉水九曲回肠,来到“秀挹西江”“雄临汉浒”的石泉。《尚书·禹贡》写道:“华阳黑水惟梁州。”梁州即陕南一带。“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汉水的源头嶓冢山,有夏禹治水的足迹,有今人难辨的《禹碑》。唐朝胡曾《咏史诗·嶓冢》云:“夏禹崩来一万秋,水从嶓冢至今流。”陕西石泉县有禹王宫。汉水文化,“风气兼南北,语言杂秦楚”,集秦风、楚韵于一体。“汉中王”刘邦,正是集秦风、楚韵于一体的400年汉朝江山的开国之君。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

◎汉中如画

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www.chuimin.cn)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

二年,汉王东略地,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阳皆降。韩王昌不听,使韩信击破之。于是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

汉王之出关至陕,抚关外父老,还,张耳来见,汉王厚遇之。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

公元前208年,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基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今天,王臣皆去,剑影暗淡,物是人非,境真意远!汉中市设有汉台区。汉台即汉王刘邦的拜将台。汉水之阳的拜将台,是汉中的标志象征。拜将台宽阔古朴,意境深奥,令人喟叹。这一拜,是汉王拜其臣!这一拜,拜出了汉家江山!这一拜,是汉水潜龙的文明经典!

◎古汉台

◎英雄神仙

张良庙一角

《周易》首卦的《乾卦》曰:“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周易》是周文王圣典作品。《史记·周本纪》写道:“文王拘羑里,而演《周易》。”拘河南省“羑里”时期的周文王,不仅是一个“潜龙”,且是危机四伏,瞬时遭斩的“屠龙”。汉中王刘邦,乃汉水潜龙。今日的汉中古汉台,是汉水潜龙的深刻注解和永恒象征。宋代的秦观问道:“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踏莎行》)他自己的回答是:“银汉迢迢暗度。”(《鹊桥仙》)古代文人知刘邦者,宋代秦观也!古汉台被拜的韩信、月下追韩信的萧何,以及力劝刘邦放弃关中的张良,史称“汉初三杰”。“汉初三杰”中,对刘邦汉水潜龙领悟最深的人是张良。完成英雄伟业之后,张良来到秦岭南坡的深山,修炼起道家功法。如果说刘邦是汉水潜龙,那么张良就是秦山栖凤。陕西留坝县的紫柏山,就是张良在秦岭南坡“凤栖”的地方。

◎汉张良庙

陕西留坝县的紫柏山位于秦岭南麓,因山上遍生紫柏而得名。传说,远古的九天玄女就在此隐居修炼。西汉初年,张良归隐于此,坐禅炼丹,修行深谷。这里便有了天下“英雄神仙第一庙”——张良庙。

张良庙的古雅建筑,隐藏在松树海洋的深处,隐藏在竹林藤芎的浓荫,隐藏在白云飘逸的梦影。张良庙,若隐若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授书楼,它像一只高贵的天鹅静栖在幽静的碧山,有展翅欲飞的美。张良被称之为“英雄神仙”,实至名归,当之无愧,早年以韩国贵族的青年气概,追杀过秦始皇。高才妙举,纵横捭阖,张良入世成为汉相,封为留侯,尽显英雄本色。名为留侯,却为出尘留有时候。辟谷修性,纳气观天,接黄石公超逸之风,非神仙而何!其前的姜太公和其后的诸葛亮,也有“英雄神仙”之称,却似乎比不上张良的气概与风度。姜太公是“神仙”在先,“英雄”在后;张良却是“英雄”在先,“神仙”在后。老子云:“功成名遂身自退”,也只有张良合乎“道”啊!诸葛亮呢,“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与张良不必比了。张三丰真人指出:“人间无老庄,英雄无退路。”张良入世是大英雄,隐退为真神仙。欲知汉水文化,汉中之美和汉王潜龙的深沉魅力,走进“英雄神仙第一庙”——张良庙,事理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