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如何营造积极社会氛围

如何营造积极社会氛围

【摘要】:环境与环境中的人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个人的发展离不开整体环境的优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们提出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是成就培育王牌学生卓越教育的社会基础。每一位有责任的成年人,如果要想对时代负责、对未来负责,就必须以身作则,为年轻人做个榜样;坚持培育王牌学生的理念,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促进“未来之王”的成长。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告诉我们,人是在环境中成长的,它会不断受到环境的影响。虽然这一说法过于绝对,但在不同环境长大的人的确明显带有不同的地域特点。《童年》中阿廖莎的兄弟在俗气奸诈的大人影响下,尖酸刻薄;《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也在社会阴冷的暗流中陷入麻木不仁,等等。肮脏的环境往往就是一个大染缸,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腐化变质。中国人的人格结构里面情绪化倾向明显,缺乏独立思考和理智判断的习惯。正是这种特征导致受环境影响的情况非常突出——从众、攀比、嫉妒、猜忌、内斗等。环境与环境中的人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个人的发展离不开整体环境的优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们提出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是成就培育王牌学生卓越教育的社会基础。

许多成年人对“90后”学生抱有非常悲观的态度,并对“90后”的生活习惯和精神世界大加批评。固然,“90后”确实存在着某些突出的问题。从总体心理特征上来看,“90后”学生自我意识很强,不太考虑别人;对金钱、物质比较迷恋,习惯于攀比;渴望同伴友谊,但矛盾较多;亲子关系缓和,但沟通不畅,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完全是“90后”自身的责任,甚至主要责任并不在于他们。与其去责备“90后”的问题多多,不如去反省成年人在这个变革中的表现。说得直白一些,是许多成年人身上的“墨”污染了“90后”身上的“黑”。每一位有责任的成年人,如果要想对时代负责、对未来负责,就必须以身作则,为年轻人做个榜样;坚持培育王牌学生的理念,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促进“未来之王”的成长。

【典型案例】5-5

两岁小孩熟练抽烟视频遭网友谴责

两岁的小孩还不会自己剥糖纸,倒先学会了点起香烟吞云吐雾。最近几天,在万州三峡之窗网站的三峡论坛上,一个名为“周家坝实拍两岁老烟枪”的帖子引起轰动,当地一名两岁的小男孩熟练地吸烟、骂脏话雷倒不少网友。

两岁小孩是“老烟枪”,这段长达四分半钟的视频是一名网友十天前发布的,声称是在万州周家坝现实摄录。视频上面,一名两岁的小男孩坐在一辆大人的摩托车前部,在一群成年人一阵“烧起”的起哄声中,开始表演点火抽烟。

只见小孩麻利地取下夹在耳朵上的香烟,右手拿烟,左手拿起打火机去点。可能是因为手上的力气不够,第一下没有把烟点着。于是,小孩干脆把烟直接叼在嘴里,双手抱住打火机来点。点着以后,他又使劲地吸了两口,然后才将烟夹在右手的食指与中指间,得意扬扬地在大人面前抽起来。

他的表现赢得旁边大人们的阵阵喝彩,没有人上前劝阻,都兴奋地看着表演。听到小孩口里吐出清晰的“好××耿直”“飞××辣”等脏话,更叫众人大笑不已。甚至有人还继续用“雀雀是做啥子用的”“你的马子呢”等带色的言语去挑逗小孩。

小孩抽烟时的动作、神态恰似一杆“老烟枪”。在整段视频中,他将一支烟抽去近一半。看那吞吐的架势还很享受,完全可以让人们忘记他的年龄。随后,旁边有人递给小孩一颗糖作为奖励。可他双手怎么也剥不了糖纸,明显不如抽烟来得熟练,只得用牙乱咬一通,方露出其孩童本色。

类似经历者不止一个。

“拿不懂事的小孩子来取乐是一些人的恶习,我小的时候也是这样被人逗的。”巴南区某食品加工厂职工邹玉广说。他五六岁的时候,住在奉节老家,身边同样有人教他学这些。“抽烟吧两下,喝酒眠两口”,当他被烟熏、被酒呛,大人们反而开心地笑了。

渝中区市民张光磊称,他3岁的时候,也是被父亲单位的人逗起抽烟:“记得当时还是抽的大重九。”在一帮大人的赞赏和嬉笑声中,抽烟在他幼小心灵里留下了“很酷”的印象。于是,从十几岁开始,张光磊就学会了抽烟,并且不认为这是件坏事。“现在,我一天3包,想戒都戒不掉。”张光磊直言,这些大人着实可恶,为了自己娱乐,竟拿孩子的成长开玩笑。(www.chuimin.cn)

“这是很不道德的行为,严重伤害了无辜的孩子。”儿童心理专家贺小燕说。几岁的小孩子正是模仿能力最强的时候,大人们的任何行为都想学。但他没有任何是非观念,哗众取宠的表演会让他得到心理上的鼓励和满足,很容易染上恶习。当他长大一点,就会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为了找回自尊,常常就会走入歧途成为问题儿童。

(《重庆晚报》记者汤寒锋)

读到这篇报道的时候,我感到悲哀,这是我们社会的悲哀。但仔细想一想,这些激情的看客似乎和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些麻木的看客一样可耻。这不过是由来以久的“中国国情”的再现。我们不能否定,这也是一种社会教育,而且是非常常见的社会教育,我们的一些青少年就是在这种“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在广义的社会教育(也是最完整的社会教育)视野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教育者,同时也是受教育者。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语言、生活方式教育着自己,也教育着别人。作为一个社会人,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和素质,应该成为每个人的责任。

最近,新闻媒体和拍客不断曝光学生不让座的现象,而且2009年8月有女大学生为和老太太抢座位而将其打成重伤。其实,我们仔细想一想,这些学生特别是中学生,他们为什么能做到如此麻木不仁,不都是受成年人的影响吗?多少学生小时候的善良被人说成傻,然后吃了那些“聪明”的成年人的亏,然后便学会了凡事多为自己着想。是啊,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对年轻的学生进行着教育,只不过这种教育既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从极端的一些事例来看,我们这个社会还有很多人在对学生进行“反面教育”。有些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唆使学生做坏事,直接教坏学生。还有一些人在干着伤害儿童的事。引起全国最大反响的是不顾导致孩子变成大头婴儿、肾衰竭甚至置人于死地等严重后果而只顾赚钱的“奶粉事件”。此外,还有相继发生在贵州习水、四川宜宾、浙江丽水、福建安溪等地并被查处的“嫖幼案”。最近,陕西凤翔、湖南武冈等地惊曝各有成百上千的儿童“铅中毒”。如此众多而且频繁的全国大型侵犯儿童的案件,表明当今社会存在众多对儿童成长不利的因素,让人们不得不为儿童的生存而忧心。

培育王牌学生是一种意识的转变,需要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学生、关爱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投入自己的力量。从社会主流来看,我们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能为孩子的成长护航,还有不少人为学校建设、为学校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建议】

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争取更多人的努力。一方面是从上而下的活动,另一方面是从下而上的行动。

1.现在很流行“创建文明城市”“创建文化小区”之类的活动,对此我们举双手赞成。可是,我们也在这些活动中发现,似乎都让教育“缺席”了。如果我们把这些创建活动和培养未来的建设者整合为一体,那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参与有利于扩大这些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同时,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承担社会责任,提高自身修养。

2.人们常说,人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离不开每个人。可事实上,我们有时候感受到个人的力量是那么微乎其微。三国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每个人都应利用不同的职业优势去发挥应有的作用,如国家干部以身作则、生意人倡导诚信经商、公安干警文明执法、教师教书育人、清洁工认真洒扫、居委会大妈积极举办睦邻友好活动,等等。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必将茁壮成长。我们的学生之所以缺点颇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社会上问题重重。社会问题重重,是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做到“不越矩,尽职守”。

3.优化网络环境。国家应该投入更多的力量,鼓励商人在网络的商业运作中追求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特别是在游戏开发方面,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鼓励开发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游戏,控制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