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提出“学生为王”,确立了学生平等的、主体的、发展的地位。我们所说的平等,首先是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人权平等”,即师生拥有同等的权利,包括师生双方拥有思考的权利、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与他人展开争鸣的权利等。这种不平等的状况应该说与教师有很大的关系。另外,追求课堂的平等性和发展性,我们还应该在课堂评价上为学生松绑。......
2023-11-22
虽然我国目前有不少学校在探索并践行着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但就整体而言,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是问题重重,甚至可怕得令人担忧。
据《燕赵都市报》报道,在苏北某些县中,学生一个月只能回家一天、一周只能放假一天。学生每天清晨5:30起床早自习,晚上10:30熄灯睡觉。学生除吃饭睡觉外,每一分钟都在老师视线之内。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每天都在机械地学习,根本得不到创新能力、观察能力、交际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其实,这种状况对每一个教育人来说都不陌生。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县中模式”。这种县中模式曾一度风行一时,波及全国。这些在“升学率”这一“无往不胜”的思想引导下,对学生进行近乎“集中营”式的管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无疑是一种严重的摧残,其造就的是教育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一个机器人式的“合格产品”,是以更多的“不合格”的产品牺牲为代价的。这与我们所提倡的“培育王牌学生促学生为王”的理念,与我们所提倡的教育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一个大写的“人”是相悖离的。
造成这些状态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校长管理学校的错误导向所致。这种教育模式中的校长不像一位教育家,更多的像一位运筹教育的商人或投机分子。
这种不当的教育产生的负面效应集中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的失职,二是教育的变质。
1.虚伪不真实
“培育王牌学生促学生为王”的教育,其实就是将培养人的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然而,素质教育搞了很多年了,落实不到位近乎是一普遍现象。近年来,不少校长打着所谓素质教育的旗号,而把应试教育搞得红红火火,让教育变得失去了理性与睿智,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面对这些不真实的教育行为,我们需要反思,需要调整思考、行动的方向,需要从目前的教育歧路中走出来。
首先是校长教育视野的狭窄。对教育最终本质和终极目标的不正确认识,导致了教育行为的鼠目寸光,只看眼前利益、只顾自己的所谓政绩和学校的所谓名声,将升学率上升为第一位。学校教育的功利性极为明显,具体包括:将学生禁锢牢笼,加班加点,题山书海;排名比点、打造状元冠军;所有的学习之外的专长都是不需要的;所有的成绩暂时落后的都是差生;学生的个性、创造力、想象力遭遇到空前的扼杀和破坏。如此的教育现实,早就让教育的伊甸园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培育王牌学生?
其次是教育诚信的缺失。为了应付各种检查,经常是全校性造假作假,全民总动员并不是一些小说中才有的黑色幽默,而是活生生的教育的苦涩。更有甚者,这些违反教育规律的事情,这些反教育的行为同样也会发生在学生身上,让学生编造一些借口,应付上级的检查;让学生统一口径,来应对某个督导小组,如此等等。教育的不良现状被层层遮掩,教育的苦涩现实被层层包裹,教育的前景就在这样的黑色幽默中,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搁置在教育美丽的图景之外,越来越偏离了正常的教育轨道。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事实上,作为一校之长,必须慎行。作为学校的精神领袖,要有教育家的胸襟和气魄,要有领跑人的胆识和才略,才会有学校真正的教育,才不会让教育“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成为假话。(www.chuimin.cn)
2.浮于表面不彻底
有人说过,“现代的校长,不像教育家,更像一位商人或官人”。这句话虽或是一个讽刺,但也确实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校长在学校教育上做表面文章,将教育搞得浮躁、不彻底,这差不多成了一种严重的现象,已经到了不得不矫正的地步。
作为一校之长,可能集更多的职务于一身,可能有更多的事需要亲自去做。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在校长的所有事务中,做教育家才是第一大事。但是,囿于各种因素,我们发现不少校长为了保全自己的职位,根本不敢进行任何创新和尝试。他们会打着安全的旗帜,禁止学生的一切“冒险”“越轨”活动,比如旅游踏青,比如走进工厂社区等,就好像是别里克夫一样“千万不要出乱子”。在这些校长的心中,只要不出事,一切都是好的。平庸、平淡成了自己的追求,天天就是在家庭、学校的时空里穿梭。这恰如一只钟表的秒针,从没有超越框架的梦想,从不敢越雷池一步。试问,这哪里还有一个教育家的影子?再试问,在这样状态下的学校还何谈什么教育价值?这样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可能有自己的远大理想、独特的本领,更不要说成长为王者了。
受几千年来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校长们往往把自己定位在行政官员的角色上,整天忙于会议,急于应付检查,惯于迎来送往,精于陪酒送礼。办学思想庸俗化、世俗化、社会化,从而失去了教育所具有的广度和高度。即使是学了一些先进学校的做法、借鉴一些先进的经验后,也只能是机械地照搬照用。不管你是“成功教育”“创造教育”“和谐教育”“赏识教育”也好,也不管你是“乡村大教育”“个性化教育”“自主教育”“主体性教育”也罢,只要是新名词,就不加辨别地套用过来,机械模仿,追求表面的虚假繁荣。实际上,只是一时的热闹,往往收不到实际效果,更多的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以上两个方面,可说是影响落实培育王牌学生这一新教育理念的两个最大的障碍。一个是因为校长视野的狭窄而造成的学校教育的失职,使得学生难以习得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公平正直、合作诚信的精英品质;另一个是因为校长教育视野的肤浅而带来的教育变质,从而造成学生教育的平淡平庸,使得学生的发展高度受限。
总的来说,就是校长没有像教育家一样履行职责,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学生的实际,研究学生的发展需要,研究教师的特点,研究学校所在区域的情况,研究自身的优势,研究社会的发展、时代的特点和教育的主题等一系列的问题上,自然也没有将那种独特的前瞻性的教育视野,更不能把学生引导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也就只褪化为分数的缩影。学生心目中没有校长,也没有具体而形象的学校印象,他们在学校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却消磨了自己的个性。因此,他们离开学校时,自然也不会有任何留恋和一丝呼吁牵挂。
为此,我们呼吁校长应当具有教育家的视野,只有作为教育家的校长才能在校园里干出一番事业来!
我们提出“学生为王”,确立了学生平等的、主体的、发展的地位。我们所说的平等,首先是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人权平等”,即师生拥有同等的权利,包括师生双方拥有思考的权利、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与他人展开争鸣的权利等。这种不平等的状况应该说与教师有很大的关系。另外,追求课堂的平等性和发展性,我们还应该在课堂评价上为学生松绑。......
2023-11-22
忆往昔,看今朝,针砭时弊思教育,我的脑海里时常闪烁出那幅“王者归去来兮”的图景来,这图景形象地再现了我对教育价值的思考。王者归去来兮,就在这思考中呈现。(三)谈及王者,于自己就是要通过努力而使他人取得骄人的成绩。这就像各大媒体用《王者归来》之标题,报道伤病归来的刘翔再次在110米栏比赛取得骄人成绩的这一体坛信息一样,让人为之鼓舞。......
2023-11-22
课堂应该是未来之王生命成长的原野,学生每一次进入这个原野都是一次神秘的智慧探险。如果说家庭教育、第二课堂教育更关注学生人格的完美构成的话,那么,短短的45分钟应该更多地带给他们学科的智慧和人生的智慧。黄老师的课堂已经不再是数学知识和数学练习的综合体,更是对智慧的开启、对心灵的润泽。黄河队的学生纷纷出主意,认为放在个位比较好,抽签者把4改放在个位。黄河队抽签者扬扬手臂,做出不甘示弱的姿势。......
2023-11-22
以培育王牌学生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引领孩子走幸福成长之路,力争谱就教育的和谐旋律。尤其是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美国的最大债务国,首次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所以说,“培育王牌学生促学生为王”的教育理念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这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实现历史飞跃的必然选择。......
2023-11-22
只是,真正要实现“学生为王”,我们的教育还需要有更多的投入才行。学校及老师们对学生的评价完全以考试分数定格,考分差的学生不但不会受到任何褒奖,而且经常会受到歧视、挖苦、打骂、处罚。事实上,学校要自觉地变成“学生为王”的主阵地,教师要成为积极促进每一位学生潜能开发的领路人。......
2023-11-22
实践“培育王牌学生促学生为王”,校长需要有什么样的教育视野呢?打造校长视野,在此有三个建议。充分提供学生展示的舞台和空间。杜郎口中学的开放模式就是崔其升校长办学思想的结晶,是崔校长教育家视野指导下的教学行为的直接体现。是真的达到了教孩子3年、为孩子谋划30年的承诺的,是我们所倡导的培育王牌学生的教育。......
2023-11-22
“学生为王”的教育,实在是学生个人卓越发展的需求。只有整个民族素质提高,才能形成现代文明主体,才能产生智力和人力资源的相应优势,才能使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一个基本保证和真正动力。构建“培育王牌学生促学生为王”的现代教育观,更是将“以人为本”之理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023-11-22
事实证明,这种课堂教学培养不出真正的王者。这句话用在课堂教学上,我们不妨把它改一改:“每个学生都是待掘的金矿,课堂上要促使他们都闪光。”“学生为王”的课堂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大气、大方、大度的“大我”,而不是斤斤计较于“分数”的“小我”。事实上,学生之所以让人可畏,更多的还在于教师的培养与引导。......
2023-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