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如何开启学生为王的钥匙?

如何开启学生为王的钥匙?

【摘要】:我们提出“学生为王”,确立了学生平等的、主体的、发展的地位。我们所说的平等,首先是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人权平等”,即师生拥有同等的权利,包括师生双方拥有思考的权利、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与他人展开争鸣的权利等。这种不平等的状况应该说与教师有很大的关系。另外,追求课堂的平等性和发展性,我们还应该在课堂评价上为学生松绑。

教室变学室,教材变学材,一字之差,折射出不同的教育理念。我们提出“学生为王”,确立了学生平等的、主体的、发展的地位。但是,如何保障学生的主体发展不被褫夺、学生的主动发展得以充分发挥呢?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平等对话,形成人人参与、自由、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所说的平等,首先是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人权平等”,即师生拥有同等的权利,包括师生双方拥有思考的权利、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与他人展开争鸣的权利等。再就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术平等”,因为“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没有了师道尊严,没有了学术权威,课堂变成了包括教师在内的不同学习群体之间讨论的平台。

【典型案例】3-4

师生平等对话的调查

下面是一次对某市市属小学五年级21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的统计情况:

上表的数据,让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课堂是不平等的。

在这种不平等的状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能成为未来社会中的王者?这种不平等的状况应该说与教师有很大的关系。(www.chuimin.cn)

着眼于培养王者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至少要做到两个方面:其一是控制师与生之间的不平等,因此就要尽量减少教师自己强势的影响;其二是促进生与生之间的不平等的沟通与互补。

【建议】

抛却严师的架子,做学生最亲密的学习伙伴。少一些规矩,多一些人情味。不要总是“某某同学请坐好”“某某听讲要认真”,应容许学生有短暂的懈怠。教学时,不以学生掌握了知识为唯一的追求,而是要反思一下,这堂课上,学生学得高兴吗?教师教得枯燥吗?学生是否体验到了成功感?

抛却权威的形象,和学生共同探讨学术的真谛。平时,我们很多教师向学生提问时,答案已经成竹在胸了。于是,眼巴巴地盼着学生能回答出心中那个所谓的标准答案。一旦学生出现“标新立异”或者“异想天开”,我们要么默然视之,“嗯”两声了事,要么“发动群众”,对其“揭露批判”。其实,我们应该俯下身来,和学生一同思考,共同质疑,不迷信权威,从而平等对话,找寻共识。

另外,追求课堂的平等性和发展性,我们还应该在课堂评价上为学生松绑。课堂上要少一些简单的是非判断,不要轻易暗示学生,而应引领学生探究与思考,带给学生思维行动的自由感和愉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