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人性解放:尊重与教育的关键

人性解放:尊重与教育的关键

【摘要】:人性解放首先在于对人的尊重。离开了这一出发点,就谈不上人性解放,更谈不上教育的真正落实。卢梭是真正把人性解放思想渗透到教育中的一个人。事实上,良好的人格产生于内部需要而不是外部压力。对人性的巨大尊重,才能真正发挥教育功能,并有效达成教育目的。新的教育理念,“培育王牌学生促学生为王”的教育精神呼唤对学生的尊重,呼唤人性解放。滥用权威,则必然导致教者的霸道,必然导致对学生人格的侵犯和践踏。

人性解放首先在于对人的尊重。教师应该以尊重学生及其人格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离开了这一出发点,就谈不上人性解放,更谈不上教育的真正落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提出平等对待儿童的“五个解放”,彻底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要求教师首先解放自己的头脑,这样才能“化人”。

卢梭是真正把人性解放思想渗透到教育中的一个人。他认为,那种压抑儿童个性、束缚自由的教育,其弊端在于它培养的是病态的人,同时也损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与幸福。他主张遵循自然的规律去培养“自然人”,教师应像园丁一样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开拓心灵”的环境,而不应给其任何的强迫。事实上,良好的人格产生于内部需要而不是外部压力。

“培育王牌学生促学生为王”的理念同样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王,也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之上的。对人性的巨大尊重,才能真正发挥教育功能,并有效达成教育目的。

新的教育理念,“培育王牌学生促学生为王”的教育精神呼唤对学生的尊重,呼唤人性解放。

教师虽然是教育的主导,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但是,在“人”字面前,在人格面前、在人性面前,师生双方是平等的。滥用权威,则必然导致教者的霸道,必然导致对学生人格的侵犯和践踏。经常武断地规定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甚至决定了学生应该怎样想或者不应该怎样想,这种思想上的“家长权威主义”是压抑学生人性、阻止学生个性自由独立的最大障碍。

教师不是“国王”,而是学生学习中的朋友、生活的指导员、高明的心理调节师。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关怀和呵护,给予学生真诚的激励和表扬,给予学生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奋然前行的勇气和力量。(www.chuimin.cn)

也许我们的教育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师生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还存在着诸多的分歧。但是,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本着为学生成长着想的目的,就一定会取得双赢的教育效果。

我们教师一定要在“培育王牌学生促学生为王”的教育大旗上,写上“尊重”这两个醒目的大字。

【建议】

1.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这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保证。民主思想不是教育的条件,而是教育的本身。就像李镇西所说的,用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没有民主,就没有学生的尊严,也就不会有对学生的尊重和人性的解放。在目前依然以分数为尊的现实中,在很多人看来,谈论民主可能是一个空中楼阁,是一个点缀的符号,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画饼。其实,正是这种思想,在影响着教育的民主化进程,约束着教育的解放。而没有民主的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教育要义的。李镇西在《教育的魅力在于个性》一文中这样写道:“特别再是‘升学教育’压倒一切时,不但‘做人第一’‘全面发展’‘发展个性’等教育要义成了点缀的口号,而且在取得较高升学率的背后,往往是学生个性精神的丧失!没有个性的教育必然培养出没有个性的学生——缺乏心灵的自由,丧失主体人格,不会独立思考,毫无创新精神!长此下去,我们的民族是很难真正屹立于世界强盛的民族之林的。”确实,民主教育是作为王者的老师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表现:加强自身的修养,增强人格的魅力,树立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关爱生命,尊重人性。

2.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学生虽然是受教育者,但是,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学生不是教师及学校的附属品或私有财产,而是一个在生理、心智、情感等方面均有其内在发展要求的独立的个体,学生的主体地位理应受到尊重。如同为种子提供必要的温度、湿度、空气和养料才能发芽生长一样,教育应该能够提供成长所必需的各种条件,让学生这一独立的主体在教育的蓝天下,充满阳光充满生机的自由生长。教师要能够树立人性化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以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人的标准来看待学生,既能乐观地看待学生成长中的长处,也能冷静地对待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并能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做好指点、矫正、引领工作,为受教育者提供让其成长的人性化的引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