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开启学生为王的钥匙,炼成王牌学生

开启学生为王的钥匙,炼成王牌学生

【摘要】:“学生为王”的教育,实在是学生个人卓越发展的需求。只有整个民族素质提高,才能形成现代文明主体,才能产生智力和人力资源的相应优势,才能使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一个基本保证和真正动力。构建“培育王牌学生促学生为王”的现代教育观,更是将“以人为本”之理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做一个有益社会的人,是需要本钱的,并不是简单的事。也只有当一个人的力量强大时,他才可能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学生为王”的教育,实在是学生个人卓越发展的需求。

刘剑玲博士在她撰写的《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观照》一文中写道:“生命的目的在于成就其伟大,使其能竭尽所能地、无所不能地发展。因此,生命就其之所以为生命而言,只要有发展的机会,就能无所不能地发展。大自然中所有生命发展的特性显示,除非受到限制,不然,它们将无限地发展。人的生命就其内在的发展要求而言,是要求无限地发展,需要超脱有形制度及限制的学习内容。因此,培养生命的尊严,建立一个适合每一个人发展的环境,使生命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都可以拥有无限的可能,进而提升生命的意义,这就是教育的内涵。”这就是说,追求个人卓越发展是学生的本性。所以说,“培育王牌学生促学生为王”正是个人卓越发展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叶澜教授针对我国教育领域中忽视人的生命价值的现状,提出了教育的生命观问题,并专门讨论“教育的生命基础”。她强调教育研究要凸显人的生命价值,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找寻生命的意义,提出“生命是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

首先,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总之,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

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因此,十分重要的是使每个教师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从而激发自觉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学改革。这就是我们在认同课堂教学的社会价值、促使学生发展价值的同时,再指出它对教师同样具有生命价值,形成和提出课堂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个体生命意义这一观点的重要原因。

也许人们还记得那一神童的人生悲剧的故事:

央视“新闻调查”曾经专访了一对特殊的母子。儿子魏永康曾经是远近闻名的神童,他4岁读小学,3年完成6年的小学课程,8岁进中学,13岁开始读大学,17岁开始中科院的硕博连读。然而,读研期间,他从中科院退学回家,原因是长期生活不能自理,不能很好地与人沟通,知识结构单一。在采访中,母亲曾学梅介绍了神童儿子的成长过程。她从小希望儿子成为科学家,很早便开始教孩子认字、算数。她很少带孩子出去玩,即使是带孩子上街时,也要让孩子借机练习描述景物的能力。儿子从小不和小伙伴玩,把所有孩子们玩耍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母亲不准别人带儿子出去玩,生怕影响他学习。儿子读大学后,母亲陪读,负责洗衣、做饭。没有母亲的督促,儿子不会想到洗澡、换衣服……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当母亲成功地把孩子的全部兴趣集中到课程学习上、成功地制造了一个神童的时候,她也酿成了儿子的人生悲剧。(www.chuimin.cn)

美国经济学家罗默认为,可以这样解释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关于技术的困惑,即将世界上的事物做如下分解:“创意”和“物质”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生产投入。其中,“创意”是可以不断积累的非竞争性知识,“物质”是具有质量的竞争性商品,可以用创意来重组物质。例如,人们可以按照某种配方,将不卫生的青橄榄转变为美味而有益健康的橄榄油。经济增长即来源于新配方的发现和事物由低价值组合向高价值组合转型。他说:“一块铀石,对于普通人就是一块石头,对于一位科学家就是一颗原子弹。”石头还是石头,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配方,这就是人力资本的作用。人类最大的资源不是在自然界,而是在人本身。

1.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应该以弘扬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为教育目标,“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着眼于塑造受教育者的理想人格,充分遵循和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维护人的权利、关怀人的困难和痛苦、容忍人的弱点和缺点、发展人的自主和独立意识等为特征,鼓励和促进人的创造才能的生成和成熟。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只有整个民族素质提高,才能形成现代文明主体,才能产生智力和人力资源的相应优势,才能使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一个基本保证和真正动力。

构建“培育王牌学生促学生为王”的现代教育观,更是将“以人为本”之理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既对教育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也是对受教育者的一次全新的关爱。

2.实施“培育王牌学生促学生为王”的教育,让学生在知识社会中卓越发展。2008年9月23日,《中国教育报》发表了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教授的《知识社会与教育发展》的文章,明确指出:“在新的世纪,对于如何认知人类社会自身的性质,确定人类社会新的发展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推进措施,世界各国许多思想家、战略家、科学家和政治家进行了认真、严肃地思考,提出了许多新的构想。而知识社会(knowledge society)作为国际上新近提出的概念,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从狭义上说,知识社会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成为人类活动各方面的组织规则。在知识社会中,知识的生产、传播、吸收和创新渗入社会各个领域,并成了最为重要的活动,决定人类社会的表现形态;国家、事业、行业领域的发展都要以知识为核心进行,知识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人类的日常生活进入一个以消费知识为特点的新阶段;知识的发展与其要求社会制度、社会发展相应跟进、协调之间的障碍和矛盾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从广义上说,知识社会是更为进步的社会,其特点在社会各个方面将进一步表现出来。”

同时,孙霄兵教授又指出,知识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离开了教育,人类所有的梦想都会破灭。离开了人的全面、自由地发展,社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构建知识社会,最为关键的是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