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开启学生为王的钥匙:培养家庭成员和社会公民的能力

开启学生为王的钥匙:培养家庭成员和社会公民的能力

【摘要】:在新中国外交理论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指出,中国公民正向“世界公民”的身份转变。因此,我们提出学生为王的教育思维,其第一内涵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家庭成员和世界公民双重视野的人,且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生产和生活能力。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沉重的人口负担曾长期地、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人曾向世界宣告:“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也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就充分显示出中国对未来和世界的信心。我们的信心来自哪里?我们的教育应该如何发展?那就是培养卓越的建设者。

古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积极而达观的态度交会融合,为何影响数千年而不衰呢?说到底,还是因为其中有着深刻哲学价值的教育思维在彰显其无穷的生命力。

新的时代,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呼唤着无数的富有王者风范、王者胸襟与王者才干的卓越的建设者来担当起时代的重任。享誉全球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指出:“明天的受教育者必须在全球化的世界中为人生做准备,他们必须要成为世界公民——在视野、眼界、信息方面。他们还必须从其他地方根基中汲取养分,并反过来丰富和滋养他们自己的地方文化。”在新中国外交理论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指出,中国公民正向“世界公民”的身份转变。因此,我们提出学生为王的教育思维,其第一内涵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家庭成员和世界公民双重视野的人,且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生产和生活能力。

让学生成为有王者风范、王者胸襟、王者才干的人,是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是教育不可推卸的神圣责任。我们的学校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要让学生成为世界公民,坚持从知道感恩开始;要让学生成就辉煌事业,坚持从认真扫地开始;要造就学生健康体魄,坚持从规范做操开始;要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坚持从注重细节开始;要让学生完善自身形象,坚持从正确坐行开始;要让学生懂得文明礼貌,坚持从学会敲门开始;要让学生学会合作交往,坚持从微笑问候开始;要让学生养成节约习惯,坚持从节水关灯开始。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沉重的人口负担曾长期地、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人同时又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把教育大国发展成教育强国、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专家学者及有关方面关注的重大问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组织全国数十家跨领域的国家、地方重要研究机构和高校共同合作,集全国数百名顶尖专家、学者,通过半年多辛勤劳动和智慧碰撞才形成的一份报告。报告中,客观地分析了现状,提出了必要的对策思考与思想指引。洋洋洒洒的报告,其字里行间都不可回避地提出了我国教育的问题。科教兴国作为一个时代的命题,引起了诸多有识之士的重视。教育在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决策中,将起着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不仅仅需要我们解决理念转变,更要求学校立足时代的发展,从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能力等方面来脚踏实地地培养新时代的卓越的建设者。(www.chuimin.cn)

【建议】

培育卓越的建设者,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重点需放在卓越品质的培育上。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显然,爱因斯坦最看重“为社会服务”这一品质。

卓越的品质包括关心社会的和谐、关心人类的生存等品质,还包括坚韧(奋发图强百折不挠)、执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专注(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自信(舍我其谁竭力而为)等品质。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绝大多数青少年从小就感念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等古训,学生身上都传承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善良”等诸多可贵的品质。所以,相对来说,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王者风范、王者胸襟、王者才干并非难事。只要我们的教育尽快关注到学生个体的需要,尽早地走出种种误区,尽可能地实现“学生为王”的理念,把所需要培养的卓越品质摆到桌面上,长远规划、精细操作,逐步落实就有希望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