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环保旅游:草原民族的独特环保观念与实践

环保旅游:草原民族的独特环保观念与实践

【摘要】:草原文明和农业文明一样,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支柱之一。草原民族在历史上形成了很好的保护环境和生态的意识和观念,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草原的形成史和人类的发展史密切相关,中华民族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保护草原、善待草原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可以说他们与草原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爱护草原、珍惜草原,与草原和谐相处,应该是一种“天然的本能”。

草原文明和农业文明一样,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支柱之一。草原民族在历史上形成了很好的保护环境和生态的意识和观念,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马背民族创造出来的草原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历史价值,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内蒙古草原是华北平原和京津塘地区的天然屏障。经过与沙尘暴的多年斗争,这样一种认识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

人类生于自然,依赖于自然,与自然血肉相连。自然是先于人的存在,没有自然,人类不可能得到生存与发展。草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地球的一部分。草原的形成史和人类的发展史密切相关,中华民族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保护草原、善待草原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可以说他们与草原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爱护草原、珍惜草原,与草原和谐相处,应该是一种“天然的本能”。

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仅靠外在的强制是不够的,必须在人们心中构筑起牢固的生态道德防线,把习惯号令自然、改造自然的主人,变为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之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置生态环境于不顾,生态道德观念不强,不遵循自然规律,盲目开发等,造成了生态失衡的恶果。保护草原的生态环境,要大力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不断促进人们生态道德的提升,用生态道德的提升促进人们增强对草原的保护意识。(www.chuimin.cn)

草原

只有对自然、对草原有着深深的爱,才会高度的自觉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与自然的不可分性,特别是在人类走向工业社会的今天,大工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利益的无止境追求,在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许多挑战与破坏,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对草原的关注与厚爱将变得非常重要、非常值得,因为保护草原、爱护草原实际上就是保护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