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武夷山环保旅游中的优质茶叶资源

武夷山环保旅游中的优质茶叶资源

【摘要】:武夷山是祖国秀美山川的代表,有着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它在为我们带来优美自然景观的同时,还为我们创造了赖以生存的资源。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作为武夷岩茶的最佳产地,这里环境十分适合优质茶叶的生长。武夷山优越的条件使茶叶种植获得了较大发展,茶农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武夷山有调查显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主景区面积2002年以前为60平方千米即90000亩,2002年以后增加到64平方千米即96000亩。

武夷山是祖国秀美山川的代表,有着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它在为我们带来优美自然景观的同时,还为我们创造了赖以生存的资源。但人们在欣赏大自然造就的奇迹、享受物质财富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大自然的保护,看看我们秀美的山川,遍布着人类的脚印,伤痕累累!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作为武夷岩茶的最佳产地,这里环境十分适合优质茶叶的生长。茶园或茶叶基地选择在此可以有利于防止城乡垃圾、灰尘、工业废水以及人类活动给茶叶带来污染。茶园四周的森林,使茶树处于密林的怀抱中,常处在云雾笼罩之下,这些都有利于提高茶叶自然品质。同时,茶园要求周围土壤要深厚,有效土层超过80厘米,养分含量丰富而且平衡。武夷山优越的条件使茶叶种植获得了较大发展,茶农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是,景区茶产业在发展的同时,也给景区带来了一些问题,20多年来,景区资源保护与茶地垦复一直处于矛盾中。武夷岩茶在种植、加工、销售上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茶地的开垦亦逐年上升,已影响甚至在部分地段已严重影响到景区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景观、群落结构、林木、林地土壤等,所造成的变化有可能导致本已十分脆弱的植被进一步退化、水土流失加剧、群落生物多样性下降以及景观构造简单化等。

武夷山(www.chuimin.cn)

有调查显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主景区面积2002年以前为60平方千米即90000亩,2002年以后增加到64平方千米即96000亩。1979年、1988年、1996年、2001年、2005年的茶地面积分别占主景区面积的3.84%、4.7%、13.09%、13.43%、16.70%。增加的茶园主要是原撂荒被重新垦复的茶园。撂荒多年后又被重新垦复利用,大部分已种上新茶苗,尚有在垦复中的老茶地已对植被造成很大的干扰。农田或菜园改造成的茶园,利用荒田和废弃菜园改造成茶园,新开茶地,还有近年来毁林或在原住民搬迁后留下的屋基上新造的茶地。景区内的茶地呈星散分布。以溪南的水运队到南源岭一带、山北的水帘洞以北最多,次为星村镇周围。还有大量茶地分布于主要的游道边,对景观造成影响。部分茶地分布于九曲溪沿岸和主要的景观边,破坏了植被的天然性。老茶园大多分布于山谷或山脚,新茶园多分布于山脊或半坡,山脊原植被保护较好,大多土壤有机质较丰富,因而被毁林建造茶地,这种类型的茶地在景区内随处可见,对植被的破坏最为严重。另有小部分茶地建造在陡坡上,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茶地的开垦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