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1城市适度规模示意图注:横轴为由人口表现的城市规模,纵轴为城市收益和成本,B 为城市基础设施投入,C 是城市总投入成本,R 是城市总产出收益。由成本曲线C与效益曲线R 相交的D、E 点所对应的区间就是城市适度规模范围。城市适度规模理论是对以往最优城市规模理论的批判和改进,认为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而用静止的观点来研究城市最优规模则被认为并不科学。......
2025-09-30
城市规模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根据以往学者对城市最优规模理论的研究,城市规模随不同要素的变化状态无非呈现“U”形、倒“U”形、“N”形和倒“N”形等几种不同的类型[146,51]。但是,无论是“U”形曲线(包括倒“U ”形曲线)还是“N”形曲线(包括倒“N”形曲线),按照一般的经验,都可用下列简约方程来表示:
式中,Y 是自变量,X 是因变量,α、β、γ是方程的系数,C 是常数。这个方程根据系数的不同,其形状也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当α>0、β<0,且γ<β2/3α时,方程曲线为正“N”形;相反,若α<0、β>0,且γ>β2/3α,则方程曲线为倒“N”形。
(2)当α=0、β>0,则方程曲线为正“U”形;相反,若α=0、β<0,方程曲线为倒“U”形。(https://www.chuimin.cn)
(3)当α=0、β=0、γ≠0时,方程表现在图上就是直线。
上述三种方程式中,第三种为直线,对城市最优规模来说没有研究意义,本书不做研究。对上述前两种情况下的曲线求其转折点,即为城市规模的极值点,至于是最大值或最小值,需要视具体情况再做进一步分析,但是城市规模的最优值为唯一解。结合曲线的实际情况,可以确定出城市的适度规模范围。
相关文章
图2-1城市适度规模示意图注:横轴为由人口表现的城市规模,纵轴为城市收益和成本,B 为城市基础设施投入,C 是城市总投入成本,R 是城市总产出收益。由成本曲线C与效益曲线R 相交的D、E 点所对应的区间就是城市适度规模范围。城市适度规模理论是对以往最优城市规模理论的批判和改进,认为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而用静止的观点来研究城市最优规模则被认为并不科学。......
2025-09-30
城市最优规模到底存不存在,有没有研究的必要,许多学者也有不同的争议。第一种观点认为城市“最优规模”存在具体的数值,从理论上讲,对特定时间、特定城市来说,应该存在着最优规模的特定值,但这个值却很难准确计算,或者说是不可知的。城市最优规模是一个相对命题,是相对于某一城市、某一时期所处的经济、社会、科学技术以及其生态环境而言的。......
2025-09-30
从生态城市的角度讲,城市是一个复合的、外向的巨系统,也是上述思想的体现。因此,基于这个角度研究城市的最优规模,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应该把城市看成一个系统的、由多个组分构成的复合系统,这些组分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它们都对城市规模的发展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城市的规模都是由城市系统内部要素和系统外部环境共同决定的。......
2025-09-30
城市经历高速发展后,城市规模的迅猛增长造成的规模不经济使得城市成本超过收益,抵消正向效应,引发一系列的城市问题。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紧张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成为市民生活的压力,也成为北京必须破解的难题。因此,城市规模发展及其最优值的选择,成为一个理论与实践兼备的主要命题,该命题既是城市学者的研究重点,又是行政当局城市治理迫切之急需。......
2025-09-30
1984年,在上海举行的“首届全国城市生态学研讨会”,是中国城市生态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同年,成立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为推进中国城市生态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和国际交流开创了广阔的前景。自此,生态城市建设在全国全面展开。国内生态城市建设已初步形成以各级行政区域为主体的梯级体系,呈点、线、面相结合,齐头并进的建设格局。......
2025-09-30
后两者和“两城市指数”相比更加全面,但它们都是对一个国家最大城市与其他城市比例关系的描述,统称为首位率指数。但是,传统的经济理论对此基本上没有进行研究,并且现有的城市体系理论并不能清晰地解释城市化。经济空间变动的结果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各个城市、城镇、集镇在空间上的点状布局,即城镇体系。......
2025-09-30
有时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中央政府会在某些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给予一些特殊的非市场手段进行扶持,如赋予外贸经营特许权、特殊人才引进优惠、土地使用优惠等政策,这些都有可能促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规划体现的是政府行为和意志。但是,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用工数量需求,从而抑制城市规模的扩大。......
2025-09-30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城市”科学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城市首先是人类聚居家园,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功能要服从“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生态城市”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措施,又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生态城市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