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历高速发展后,城市规模的迅猛增长造成的规模不经济使得城市成本超过收益,抵消正向效应,引发一系列的城市问题。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紧张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成为市民生活的压力,也成为北京必须破解的难题。因此,城市规模发展及其最优值的选择,成为一个理论与实践兼备的主要命题,该命题既是城市学者的研究重点,又是行政当局城市治理迫切之急需。......
2023-11-22
地理因素是影响城市规模的一个基本因素。城市一般选址在地形平坦、气候适宜的地区(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都位于温带的河流流域)。特别是规模较大的城市一般都处在地形起伏较小的地区。地处山区和半山区的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必然受限,不仅土地开发的成本加大,还有可能破坏生态环境。地震断裂带的位置也会影响城市选址和城市规模的进一步发展,河北唐山(1976年)和四川北川县城镇(2008年)遭遇大地震后,城市再建设过程中都有一定程度的搬迁。
2.自然资源参量
这里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与城市生存和发展直接相关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水资源对城市规模的影响明显,在干早、半干旱地区甚至决定着城市的生死存亡,楼兰古国的消失就是由于水资源的缺乏所导致。即使在水资源丰沛的地区,也有可能由于水污染而导致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减少,进而限制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如深圳、广州等城市[1]。我国北方许多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受到了水资源不足的影响,求助于远距离调水。
矿产资源的储量、开采条件和开采规模等要素都能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产生、发展乃至城市规模的大小,如甘肃的金昌和新疆的克拉玛依等由于矿产资源开发而兴起,其规模的进一步发展也直接受到资源储量的制约。
3.重大项目参量(www.chuimin.cn)
重大事件是城市规模扩大的突发因素。它不仅可以直接引起城市规模的变化,而且还可以通过生产上的联系和生活上的需求刺激城市规模进一步改变[2]。研究显示,70%的城市项目目标是直接促进经济发展与振兴[118]。奥运会、洲际运动会、各种级别的博览会或者大型的文化庆典活动等常常对所在城市的经济、社会、旅游乃至文化等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4.区域交通参量
现代城市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和外界的联系,因而对外交通成为影响城市规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小城市,由于交通环境的改善而发展成为大城市,如石家庄、郑州等。相反,由于交通环境变差导致城市经济衰退、人口增长缓慢的城市也不在少数,保定和开封由于在新的交通网络中不再是交通枢纽,而由省会城市降为普通城市;京杭大运河沿岸的城市临清、扬州、镇江和聊城等,也因运河的停运和铁路的兴起而经历了兴衰的过程[3]。
5.宏观政策参量
宏观政策,尤其是人口政策直接影响到城市规模的发展。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尤其是城市更为严格,导致城市自然增长率一直偏低,一些城市(如上海)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综上所述,城市规模受城市系统内部状态变量和外部环境控制参量的共同影响、共同制约。系统内部状态变量决定了城市规模发展的基本走向,外部环境参量则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正。
有关基于生态城市的城市最优规模研究的文章
城市经历高速发展后,城市规模的迅猛增长造成的规模不经济使得城市成本超过收益,抵消正向效应,引发一系列的城市问题。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紧张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成为市民生活的压力,也成为北京必须破解的难题。因此,城市规模发展及其最优值的选择,成为一个理论与实践兼备的主要命题,该命题既是城市学者的研究重点,又是行政当局城市治理迫切之急需。......
2023-11-22
青岛市应大力发展城市规模,但是怎样发展才是问题的关键。城市规模的科学合理扩张必须通过内涵式的增长实现,即构建合理的经济产业结构、完善的社会文化体系、更大的环境承载能力等。这说明,青岛市的金融功能、社会服务业、文化功能等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即在城市网络体系中没有发挥外向功能。因此,青岛市若要扩大城市规模,必须从其薄弱环节入手,实现内涵式的扩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大对金融行业的支持力度。......
2023-11-22
城市最优规模到底存不存在,有没有研究的必要,许多学者也有不同的争议。第一种观点认为城市“最优规模”存在具体的数值,从理论上讲,对特定时间、特定城市来说,应该存在着最优规模的特定值,但这个值却很难准确计算,或者说是不可知的。城市最优规模是一个相对命题,是相对于某一城市、某一时期所处的经济、社会、科学技术以及其生态环境而言的。......
2023-11-22
另一方面,每个城市本身又是一个子网络体系,它有自己的交通和市政设施、人员、物资配送、金融、信息流通和行政管理等网络。城市间相互交流和作用的基础是通过联系网络实现的,它们也是城市网络体系得以形成和存在的基础。......
2023-11-22
有的学者认为可以将城市规模与城市要素的集聚度与扩散度相关联[2],以利于城市规模形成动因的研究。城市规模具有静态与动态、时间与空间的相对属性,因此,城市规模研究是城市科学领域相对性、复杂性、挑战性都比较高的命题。城市规模即指城市的大小,它是一个综合概念,不仅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自然规模、经济规模,也应该包括生态环境规模。理论分析过程中,各种表征城市规模的规模指标都和人口规模有着密切的关系。......
2023-11-22
图2-1城市适度规模示意图注:横轴为由人口表现的城市规模,纵轴为城市收益和成本,B 为城市基础设施投入,C 是城市总投入成本,R 是城市总产出收益。由成本曲线C与效益曲线R 相交的D、E 点所对应的区间就是城市适度规模范围。城市适度规模理论是对以往最优城市规模理论的批判和改进,认为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而用静止的观点来研究城市最优规模则被认为并不科学。......
2023-11-22
1984年,在上海举行的“首届全国城市生态学研讨会”,是中国城市生态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同年,成立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为推进中国城市生态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和国际交流开创了广阔的前景。自此,生态城市建设在全国全面展开。国内生态城市建设已初步形成以各级行政区域为主体的梯级体系,呈点、线、面相结合,齐头并进的建设格局。......
2023-11-22
所处的通道类型决定了该城市在城市网络体系中的信息控制能力,从而影响城市的发展。城市在城市网络体系中联系的强弱即在城市网络体系中与其他城市联系的密切程度和发挥功能的大小,对城市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3-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