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城市土壤改变,污染加剧,城市扩大引发居住问题

城市土壤改变,污染加剧,城市扩大引发居住问题

【摘要】:城市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另外,工业“三废”的排放,使得城市的水、土壤受到污染。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增多,加之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入,居住问题将进一步恶化。由于工业活动的高度集中、交通流量大,城市里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光化学烟雾等工业废气的污染日益严重,尤以烟尘和二氧化硫污染为重。长期的不协调,必然引致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下降乃至城市文明的倒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局势稳定,经济得到了飞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也迅猛推进。人类在不断享受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城市问题、生态灾难频频发生,地球第一次面临被城市文明毁灭的危险。

1.城市问题

(1)自然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城市是人口高度集聚、人类活动高度集中、基础设施高度密集的地方,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如洪涝灾害)。同时,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需要大量能源,导致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学能源面临枯竭,地球内层被淘空,而核电站和水电站的大量建设,则诱发了危害更加严重的核电事故[1]和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的经济结构、人口密度等也深深地影响着城市环境的变化。例如,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迅速增多,建筑物大量增加,导致水源供应出现不足,地下水开采过度,进而造成地面沉降,我国华北平原的许多城市即为典例[2]

(2)生物生境发生改变。由于城市化的影响,城市下垫面发生了很大改变,几乎全为不透水的混凝土地表组成,导致对太阳辐射及雨水吸收与自然生态系统大不一样,使得城市的气候、土壤、温度等特征与非城市地区产生很大的差异,形成了明显的“热岛”效应和“干岛”效应。城市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另外,工业“三废”的排放,使得城市的水、土壤受到污染。这一切都使生物的生存条件变得更加恶化。

(3)交通和居住拥挤。交通问题和居住问题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城市面对的两大通病。特别是交通拥挤问题已成为许多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虽然城市道路面积不断增加,但是仍难以满足增速更快的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增长需求,进而导致交通事故不断增加、交通堵塞现象不断发生。另外,在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城市居住问题也很突出,表现为居住条件较差、环境质量恶劣、居住区与工业区交错混杂、居住条件日益恶化等问题。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增多,加之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入,居住问题将进一步恶化。

(4)环境污染问题加剧。由于工业活动的高度集中、交通流量大,城市里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光化学烟雾等工业废气的污染日益严重,尤以烟尘和二氧化硫污染为重。由二氧化硫所产生的酸雨和酸雾,可对人体和生物产生很大的危害,对建筑物和金属器皿的表面也会形成腐蚀。城市的工业活动、生活行为以及交通运输等产生的噪声污染,则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甚至生活,噪声污染甚至已成为城市里投诉最多的污染。更为严重的是对整个地球乃至宇宙大环境产生影响,近些来出现的“北极冰融”现象、海平面上升现象、臭氧层缺失问题以及大气层高碳问题等都是很好的例证。

(5)城市垃圾堆积量大。城市垃圾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废渣和建筑废弃物等。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并且严重影响了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健康,主要表现在随意堆放、影响城市景观、占用城市土地面积。这些垃圾还可以随风或雨移动进而造成二次污染,影响地下水和土壤。

(6)水资源污染严重。虽然地球上70%的面积被水包围,但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水资源都处于缺乏状态,尤其是我国许多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缺水问题。其原因是水量缺乏,更重要的是水质污染,这和很多城市工业或生活废水不按规定而随意排放直接相关。据估计,我国25%的城镇居民饮用着不合格的地下水。

2.生态学原因(www.chuimin.cn)

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其持续发展的重大桎梏。许久以来,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城市问题的成因给出了多种多样的理论解释。如果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将城市看做一个生态系统,城市问题的产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80]

(1)城市中物质流基本上是线形的,物流链很短,基本上是从资源到产品或废物。这导致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很多资源不能被充分地完全利用,相反以“三废”的形式排出,不但资源的利用效率低,而且大量排出的废物还造成了环境污染。

(2)城市中高度集中的生产、生活活动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撑,且大部分是人工附加能源,又以矿物能源(煤炭和石油)为主。大量的、不可再生的矿物能源的使用,不仅加速了全球的能源枯竭危机,而且加大了环境污染。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能源的低效使用在造成浪费的同时,使环境问题愈发严峻。

(3)城市中部门众多,部门分割,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部门间缺乏自觉的相互合作。如,经常的道路“开膛破肚”现象,就是交通部门不与热电、下水、绿化等部门协调造成的。各个部门都只追求自己部门的最优,而没有考虑自然系统中“互利共生”的关系和“追求整体最适”的特点,其结果不但单个部门的“最优”没有实现,更不用说整体“最优”。

(4)城市发展短视,重视当前经济效益,多着眼于局部利益。由于目前政治体制政绩考核中重视经济发展的片面性,“宁可毒死,不能饿死”的执政思想大量存在,以水质受损、大气污染、土壤破坏等环境问题来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比比皆是。

(5)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比例严重失调,结构倒置,导致其具有高度依赖性和高度脆弱性。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消费者远远超过生产者,大量的资源依靠外部供给,而产生的大量废物也远远不能靠自己消解,需要运到外部解决。

(6)城市人口密集,高楼林立,人们生活在相对封闭的有限空间内,而为追求舒适而增加的灯光、空调、车辆等等都进一步加大了人和自然的隔绝,也加大了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城市问题的产生,在本质上是由于城市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善等而导致的。正如不少专家所指出的,“城市病”的根源在于城市的结构不合理,进而城市中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等发挥不畅,导致城市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各种关系的失谐。长期的不协调,必然引致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下降乃至城市文明的倒退。因此,运用生态系统的观点来解决城市问题成为必然选择。当今,生态城市的理念和思想已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生态城市建设成为解决城市人居问题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