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生态城市理念深入人心加速城市最优规模研究

生态城市理念深入人心加速城市最优规模研究

【摘要】: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城市”科学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城市首先是人类聚居家园,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功能要服从“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生态城市”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措施,又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生态城市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

从有城市以来,人类就从未间断对城市未来的探索和追求。特别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发展而导致的城市恶化问题,更引发了许多学者和普通市民去思考一个问题——城市将何去何从?从人文主义先驱者设想的“理想国”“乌托邦”、太阳城、新协和村、公社新村,到20世纪初提出的“田园城市”“新城”,一直到后来的卫星城、立体城市、绿色城市、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等等,学者们提出了种种城市模式,既表达了人类对未来城市的追求与憧憬,也体现了人类对自身历史和现实的反思。1997年,联合国人居中心世界住房日的主题定为“未来城市”,以引起人们对城市未来的关注。

多年来,在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模式研究和探索中,人们虽然并没有在具体细节上取得完全一致,但至少在新的发展观念上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即: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还包括社会活动和自然环境等所有方面的进步;发展的意义不仅仅限于眼前的短期利益,不能仅顾及当代人甚至少数人的利益,还要考虑代际公平,顾及人类长久的、可持续的生存。在新的发展观的指导下,新的城市发展理念逐渐形成:城市发展要走可持续的城市发展道路,以人为本,以保护环境为手段,以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这也正是近年来城市规划思想的主流,“生态城市”理念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欧洲、北美的许多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等已经将生态城市的规划思想付诸实践,诸多城市提出了具体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和方案,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大量向城市集聚,城市规模快速膨胀,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使城市的各种问题不断涌现并且日益显著。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引起了人们对城市规划思想认识的巨大变化,人们慢慢接纳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认识到城市首先是人的家园,因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环境优美、适合宜居的生态城市成了我国大多数城市建设的目标。

“生态城市”是人类经过长期反思后的理性选择,就科学意义而言该选项兼具“必然性与唯一性”。人类发展面对着种种生态危机,北极冰融、厄尔尼诺现象、地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各种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而这些现象都与现有的不可持续发展城市模式的选择相关联。正如联合国助理秘书长沃利·恩所说:“为使城市化给人类带来更充分的物质享受、便利的生活设施和高效的信息交流,解决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问题,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建设生态城市。”[5]可以说,人类到了十字路口,要么选择生态城市,要么衰落甚至灭亡。(www.chuimin.cn)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城市”科学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城市首先是人类聚居家园,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功能要服从“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生态城市”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措施,又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

生态城市逐步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被认为是21世纪城市建设的最佳模式,是国际上第四代城市发展的目标,是循环经济的新范式[1]。生态城市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