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些原因,我们有理由说TCP/IP互联网层和OSI网络层在功能上非常相似。图2-22 TCP/IP参考模型第二个协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
2023-11-20
现在从OSI参考模型转向计算机网络的祖父ARPANET和其后继的因特网使用的参考模型。后面将简要介绍ARPANET的历史,现在只介绍它的一些很有用的关键之处。ARPA-NET是由美国国防部DoD(U.S.Department of Defense)赞助的研究网络。逐渐地,它通过租用的电话线连接了数百所大学和政府部门。当卫星和无线网络出现以后,现有的协议在和它们互联时出现了问题,需要一种新的参考体系结构,因此能无缝隙地连接多个网络的能力是从一开始就确定的主要设计目标。这个体系结构在它的两个主要协议出现以后,被称为TCP/IP参考模型(TCP/IP Reference Model)。
由于美国国防部担心它们一些珍贵的主机、路由器和互联网关可能会突然崩溃,所以网络必须实现的另一个主要的目标是网络不受子网硬件损失的影响,已经建立的会话不会被取消。换句话说,美国国防部希望只要源端和目的端机器都在工作,连接就能保持住,即使某些中间机器或传输线路突然失去控制。而且,整个体系结构必须相当灵活,因为已经看到了各种各样从文件传输到实时声音传输的需求。
1.互联网层
所有的这些需求导致了基于无连接互联网络层的分组交换网络。这一层被称作互联网层(Internet Layer),它是整个体系结构的关键部分。它的功能是使主机可以把分组发往任何网络并使分组独立地传向目标(可能经由不同的网络)。这些分组到达的顺序和发送的顺序可能不同,因此如果需要按顺序发送及接收时,高层必须对分组排序。必须注意到这里使用的“互联网”是基于一般意义的,虽然因特网中确实存在互联网层。
这里不妨把它和(缓慢的)邮政系统作个对比。某个国家的一个人把一些国际邮件投入邮箱,一般情况下,这些邮件大都会被投递到正确的地址。这些邮件可能会经过几个国际邮件通道,但这对用户是透明的。而且,每个国家(每个网络)都有自己的邮戳,要求的信封大小也不同,而用户是不知道投递规则的。
互联网层定义了正式的分组格式和协议,即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层的功能就是把IP分组发送到应该去的地方。分组路由和避免阻塞是这里主要的设计问题。由于这些原因,可以说TCP/IP互联网层和OSI网络层在功能上非常相似。图2-20显示了它们的对应关系。
图2-20 TCP/IP互联网层和OSI网络层的对应关系
2.传输层
在TCP/IP模型中,位于互联网层之上的那一层,现在通常被称为传输层(Transport Layer)。它的功能是使源端和目标端主机上的对等实体可以进行会话,和OSI的传输层一样。这里定义了两个端到端的协议。第一个是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它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允许从一台机器发出的字节流无差错地发往互联网上的其他机器。它把输入的字节流分成报文段并传给互联网层。在接收端,TCP接收进程把收到的报文再组装成输出流。TCP还要处理流量控制,以避免快速发送方向低速接收方发送过多报文而使接收方无法处理。(www.chuimin.cn)
第二个协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它是一个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用于不需要TCP的排序和流量控制能力而是自己完成这些功能的应用程序。它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只有一次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请求-应答查询,以及快速递交比准确递交更重要的应用程序,如传输语音或影像。IP、TCP和UDP的关系如图2-21所示。自从这个模型出现以来,IP已经在很多其他网络上实现了。
图2-21 TCP/IP模型中的协议与网络
3.应用层
TCP/IP模型没有会话层和表示层。由于没有需要,所以把它们排除在外。来自OSI模型的经验已经证明,它们对大多数应用程序都没有用处。
传输层的上面是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它包含所有的高层协议。最早引入的是虚拟终端协议(TELNET)、文件传输协议(FTP)和电子邮件协议(SMTP),如图2-19所示。虚拟终端协议允许一台机器上的用户登录到远程机器上并且进行工作。文件传输协议提供了有效地把数据从一台机器移动到另一台机器的方法。电子邮件协议最初仅是一种文件传输,但是后来为它提出了专门的协议。这些年来又增加了不少的协议,例如域名系统服务DNS(Domain Name Service)用于把主机名映射到网络地址;NNTP协议,用于传递新闻文章;还有HTTP协议,用于在万维网(WWW)上获取主页等。
4.主机至网络层
互联网层的下面什么都没有,TCP/IP参考模型没有真正描述这一部分,只是指出主机必须使用某种协议与网络连接,以便能在其上传递IP分组。这个协议未被定义,并且随主机和网络的不同而不同。
有关现场总线及其应用技术的文章
由于这些原因,我们有理由说TCP/IP互联网层和OSI网络层在功能上非常相似。图2-22 TCP/IP参考模型第二个协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
2023-11-20
Ethernet/IP的一个数据包最多可达1500 B,数据传输速率达10/100 Mbit/s,因而能实现大量数据的高速传输。基于Ethernet TCP或UDP IP的Ethernet/IP是工业自动化数据通信的一个扩展,这里的IP表示为Industrial Protocol。为了减少Ethernet/IP在各种现场设备之间传输的复杂性,Ethernet/IP预先制定了一些设备的标准制定,如气动设备等不同类型的规定。目前,CIP协议进行了以太网标准实时性和安全总线的实施工作、采用IEEE 1588标准的分散式控制器同步机制的CIPsync和基于Ethernet/IP的技术结合安全机制实现的CIPSafety安全控制等。......
2023-11-22
TCP/IP是一个协议簇,采用四层结构,在OSI七层级结构模型中的各个层次中分布不同的子协议发挥特定功能;现场总线的通信协议采用了3层结构,见表9-10。目前阶段,将TCP/IP标准协议作为BAS通信网络的核心标准的实现成本较高。而32位和64位的微处理器构成的BAS控制器就能较好地胜任现TCP/IP的能力,因此,在BAS控制器中内嵌和使用TCP/IP就能够构成性价比高和通信确定性好的BAS通信网络架构的解决方案。......
2023-08-29
基金会现场总线,是在过程自动化领域得到广泛支持和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技术。屈于用户的压力,这两大集团于1994年9月合并,成立了现场总线基金会,致力于开发出国际上统一的现场总线协议。基金会现场总线分低速H1和高速H2两种通信速率。H1的传输速率为31.25 kbit/s,通信距离可达1900 m,可支持总线供电,支持本质安全防爆环境。H2总线标准也已形成。......
2023-11-22
TCP/IP参考模型是以它的两个主要操作协议命名的,即TCP协议和IP协议。主机至网络层是TCP/IP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负责通过网络发送和接收IP数据报。TCP/IP参考模型允许主机连入网络时使用多种现成的与流行的协议,如局域网协议等。从这点上来说,TCP/IP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在功能上是相似的。TCP/IP参考模型将OSI参考模型中的会话层和表示层的功能合并到了应用层中实现。TCP/IP参考模型不通用,不能用于描述TCP/IP之外的任何协议栈。......
2023-11-29
Ethernet/IP的规范是公开的,并由ODVA组织提供。图1-17 Ethernet/IP通信协议模型Ethernet/IP的成功是在TCP、UDP和IP上附加了CIP,提供了一个公共的应用层,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设备间的互操作性。为了减少Ethernet/IP在各种现场设备之间传输的复杂性,Ethernet/IP预先制定了一些设备的标准规定,如气动设备等不同类型的规定。目前,CIP进行了以太网标准实时性和安全总线的实施工作,采用IEEE 1588标准的分散式控制器同步机制的CIPSync,基于Ether-net/IP技术,并结合安全机制实现CIP Safety的安全控制等。......
2023-11-20
PCI总线是由Intel公司提出的。PCI总线不是由ANSI通过的标准,但由于它是由厂家自发制定执行的标准,具有众多的优点,拥护者,执行者众多,成了事实上的标准。PCI总线共有100个引脚,如果只作为目标设备,至少需要47条,如作为主设备则需要49条。本设计使用位命令字,其定义如下:3.PCI总线基本协议PCI上的基本总线传输机制是突发成组传输。......
2023-11-22
现场总线控制网络处于企业网络的底层,或者说,它是构成企业网络的基础。从图中可以看出,除现场的控制网络外,上面的ERP和MES都采用以太网。图中的ERP与MES功能层大多采用以太网技术构成数据网络,网络节点多为各种计算机及外设。控制网络的主要作用是为自动化系统传递数字信息。这些都需要在现场控制层内部,在FCS与MES、ERP各层之间,方便地实现数据传输与信息共享。......
2023-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