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用户资源管理-沈阳有线志

用户资源管理-沈阳有线志

【摘要】:沈阳有线的用户资源管理,是通过“沈阳有线综合业务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实现的。为了解决SMS系统与综合业务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的用户资源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满足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需要,沈阳有线对综合业务信息资源管理平台进行了更新改造。

沈阳有线的用户资源管理,是通过“沈阳有线综合业务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实现的。沈阳有线综合业务信息资源管理平台,是从沈阳有线建设时期后一阶段开发建设并投入使用的“综合业务收费信息管理系统”演化过来的。

统一多业务信息资源管理。2005年,沈阳有线完成了继2004年开始的核查沈阳有线建台以来12年的用户资源工作,共清查用户楼1.4092万栋,用户总数79.0258万户,其中对1.1628万户重址用户进行了更正,对4.9087万户地址信息不准确的用户进行了重新登录,对1.6456万户私装有线电视用户进行了处理,对4.6134万户长期欠费用户实行了催缴措施,对沈阳有线用户资源情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盘点。

2005年至2006年期间,沈阳有线根据事业发展和企业管理需要,对“综合业务收费信息管理系统”改造升级,进一步完善多业务信息管理功能,增加强化资源管理成分,形成了“沈阳有线综合业务信息资源管理平台”。于2006年4月设立收费信息系统查询服务器,通过沈阳有线宽带网进行数据连接,实现网管中心综合业务信息资源管理平台与各区客服公司及下设经营场所的实时网络连接,各部门相关人员可通过信息系统随时了解用户信息和收费情况,为沈阳有线的市场运营决策提供了科学可靠的用户资源数据资料保障,使现有的收费信息系统有了安全的备份基础。沈阳有线为精准用户资源管理,更新收费信息系统程序,增添可更改卡号的模块,设计了“沈阳传媒网络有限公司版”用户卡,通过发放新版用户卡,有效地控制了用户管理上的“跑、冒、滴、漏”。

2007年,沈阳有线开始了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数字电视用户信息管理采用的是SMS系统。为了解决SMS系统与综合业务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的用户资源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满足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需要,沈阳有线对综合业务信息资源管理平台进行了更新改造。根据数字转换工作的进展及部分收费政策的变化,改动系统结构。按照实际工作需要,一方面在综合业务信息资源管理平台中新增了数字电视用户状态,确保转换工作不对模拟电视用户收费业务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数字转换工作的效率,设计了数字电视用户信息子系统与模拟电视用户信息子系统数据导入接口,提供拟数字化转换地区的用户电子文档,转换现场的工作人员根据综合业务信息资源管理平台提供的用户数据进行转换工作和SMS系统用户录入,彻底解决了数字电视用户信息管理SMS系统与综合业务信息资源管理平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拓宽客服中心的服务领域,完善客服中心的功能,把“沈阳有线,服务无限”的理念落到实处,在综合业务信息资源管理平台中增设了用户资料查询子系统,为客服中心座席开通了用户信息数据查询功能。

2008年开始,由于税务部门的要求和沈阳有线发票管理的实际需要,沈阳有线开始设计研发地税“金税”三期征控管理系统接口程序,即沈阳有线发票管理系统的开发和需求分析等。该系统于2010年7月在沈阳有线所有收费网点(银行代收费除外)投入使用。

2009年,继盛京银行(原沈阳市商业银行)代收费项目之后,沈阳有线第二个代收费项目——邮储银行代收费项目进入开发,完成收费系统服务器对接及代收费对账系统的设计并启用。

2010年,沈阳有线对自2002年开始测试使用的服务器系统进行更新改造,经过反复调试,建立起新的双机热备系统,投入到用户数据迁移和二次数据迁移的使用中。

2011年以来,沈阳有线综合业务信息资源管理平台不断完善,功能越加强大,为此,沈阳有线加强对平台管理人员培训,严格系统操作,细化用户资源管理,确保了沈阳有线电视综合业务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的数据安全。(www.chuimin.cn)

2013年后,沈阳有线完成各营业场所升级改造后的收费网络连通调试;陆续完成SMS系统开展VOD业务的系统升级与测试;规划营业厅补打发票功能并测试升级;完成发票模板在SMS系统中的细化和分类;完成网络整合的东机营业厅系统联网和用户信息导入工作。

统一网络整合的用户资源管理。沈阳有线在网络整合中,收购、吸收、合并的有线电视网络,由于原来各个自成体系的网络系统,在用户资源管理方面,技术不统一、设备不一致、数据内容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给沈阳有线用户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课题。2005年,沈阳有线对新整合的黎明地区、沈飞地区、苏家屯地区开展光纤联网改造,用户数据库信息完善导入等项工作,所有用户资源信息按照沈阳有线综合业务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管理标准纳入管理。同时,原黎明公司有线、沈飞公司有线和苏家屯区有线的收费人员到网管中心接受培训,同年3月起陆续开始使用沈阳有线综合业务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实现了网管中心、市内五区营业场所与之实时互联互通,实时数据更新的安全联网。

2005年7月,沈阳有线对601地区、航院地区和华山地区的整合联网用户信息进行了录入,并派专人在601地区和航院地区进行现场协助收费,对用户资料在现场复核与修改信息,达到沈阳有线综合业务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管理标准。

2008年,沈阳有线对原沈北新区有线和东陵区有线收费信息系统进行改造。沈阳有线(集团)公司负责完成沈北新区有线收费系统框架设计及设备预算,完成东陵区有线收费系统整体设计,区公司负责完成具体改造任务。

2009年,沈阳有线完成了对原东陵有线下属收费场所的光纤联网,调试并安装东陵公司收费系统二级服务器,导入用户信息,安装收费工作站,确保东陵区用户资源信息实时纳入网管中心综合业务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管理。

2010年,沈阳有线完成对原沈北新区有线下属收费场所的光纤联网,调试并安装收费系统二级服务器,进行了收费系统数据迁移,导入用户信息,确保沈北新区用户信息与市内五区用户信息同步同标准进行用户资源管理。

与此同时,于洪区有线电视用户资源信息在2009年网络整合后,经过认真梳理,正式纳入沈阳有线综合业务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管理,标志着沈阳市实现了有线电视用户资源“一城一网”的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