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沈阳有线电视网络发展历程及管理复杂性

沈阳有线电视网络发展历程及管理复杂性

【摘要】:由于历史、行业管理等原因,沈阳有线在建设发展的时候,以上企事业单位有线电视网络也在同步向社会扩展。2001年,省广电部门又成立了自己的网络公司。由于沈阳地区有线电视行业管理的“特殊性”,导致沈阳地区有线电视网络管理异常复杂。

在沈阳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之前,沈阳市一些大型企业、机关、院校、事业单位、宾馆等相继建设了局域有线电视网络。这些有线电视网络,自成体系,加之一些住宅小区的公用天线网络,形成了沈阳地区有线电视网络各自独立的分散局面。其中“沈飞有线”“黎明有线”“铁路有线”“东电有线”“民航有线”“浑河居住区有线”“东北制药厂有线”“新光集团有线”“新新集团有线”“沈阳煤业集团有线”“东北输油管理局有线”等规模较大。由于历史、行业管理等原因,沈阳有线在建设发展的时候,以上企事业单位有线电视网络也在同步向社会扩展。从公共天线网络到企事业有线电视闭路系统网络,其各自为政,技术标准不一,争先抢占地盘,据不完全统计,仅2001年,全市各企业、事业、机关、学校、宾馆等独立的有线电视系统有300余家,用户达20余万户。

2001年,省广电部门又成立了自己的网络公司。省网络公司成立后,急切抢滩沈阳有线电视网络市场,首先收购了“浑河居住区有线”,作为实体的基础,随之又陆续取得了“东北制药厂有线”“新光集团有线”“新新集团有线”“沈阳煤业集团有线”“606所有线”等网络的管理权,并向“东电有线”“民航有线”“东北输油管理局有线”等网络传送信号,形成省网络公司的主体。

至2002年,沈阳地区有线电视网络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城多网”“网中有网”“重复建网”,自成系统、争相扩张的状况愈演愈烈,其“散”“乱”的程度在全国绝无仅有。虽然沈阳有线是沈阳地区唯一的“行政区域性”有线电视网,然而,由于沈阳地区有线电视行业管理的薄弱,甚至,沈阳市广电管理部门也自起炉灶,以沈阳广播电视技术开发中心的名义在社会上开发有线电视网络,发展自己的用户,这让沈阳有线的发展雪上加霜。由于沈阳地区有线电视行业管理的“特殊性”,导致沈阳地区有线电视网络管理异常复杂。

非行政区域网异军突起:省广电的网络公司从没有用户,发展为62000多户;市广电的网络公司从没有用户,发展为近18000户;企业台(站)向社会住宅小区发展用户4000多户。沈阳有线四面“受敌”:省网以滑翔、东药为基础,联合了东电、东塔机场、606所、新光、东油、新新集团等企业网,建立了东南西北网络群,在二环路以内对沈阳有线网形成合围,制约着沈阳有线向外发展。同时,沈阳有线自身也遭“掠夺”:沈阳有线的用户区域,铁路网占有179栋楼,东电网占有17栋楼,省网络公司占有一个园区。省网络公司在沈阳市进行亚明地区、克俭地区、牛心屯地区、艳粉屯地区和西站地区等棚户区改造时(计3万多户居民),以极优惠的条件给予开发商,与沈阳有线争夺;并采取各种手段,在一些因素的干预下,挤进了浑南。(www.chuimin.cn)

沈阳市有线电视网络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被推入无序竞争的市场,沈阳有线代政府统管沈阳行政区域有线电视网络的局面被省、市网络公司和企事业网络台(站)无情地撕开,过去那种沈阳有线“正宗血统”的经营体制已成为历史。

沈阳有线,积极应对沈阳地区有线电视网络市场白热化竞争的局面,调整组织结构,专门设立了市场运营部门,引进专业人才、组建专业队伍抢市场;更新经营观念,变“管理”用户为服务用户,在沈阳有线电视开播十周年之际,向社会推出“沈阳有线,服务无限”的服务理念;重拳出击市场,出台一系列联并网政策,变被动为主动。

这一时期,沈阳有线经过不懈努力,用户资源总数由筹建时期末的近4万户发展到100万户,占沈阳城区户籍户数的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