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沈阳有线网络工程建设成果-沈阳有线志

沈阳有线网络工程建设成果-沈阳有线志

【摘要】:沈阳有线建设时期,网络工程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第一阶段的工程建设,整个计划是参照1993年沈阳市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总体方案进行的。经过会战,网络建设工程整体进度明显加快,加之处理故障及时,确保了网络建设工程又快又好地进行。第二阶段的工程建设,是按照网络升级改造总体方案进行的。经过四年的快速网络建设和两年的数字电视试验工作,沈阳有线正式向社会推出了数字电视业务和宽带介入业务。

网络是沈阳有线开展各类业务的基础。沈阳有线建设时期,网络工程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沈阳有线网络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播控前端建设,主干网络、支干网络建设和网络线路进户等三个部分基础工程,整个工程累计投资7650万元;第二阶段是配合网络升级改造,加快建设数字基础网和宽带接入网,有效利用网建投资1500万元。

第一阶段的工程建设,整个计划是参照1993年沈阳市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总体方案进行的。

按照1993年制订的《沈阳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总体方案》,沈阳有线的节目传送能力规划为50套电视节目。节目传送先期计划为:

1.中央电视台节目6套。

2.中国教育电视台节目3套。

3.辽宁电视台节目3套。

4.沈阳电视台节目3套。

5.辽宁有线电视台节目4套。

6.外省(市)卫星节目4套。

7.预留高清晰度电视节目(频道)3套。

8.预留加密电视(频道)12套。

另,预留12个机动频道。

为了实现1993年沈阳市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总体方案中规划的可传送50套电视节目和16套以上广播节目的目标,沈阳有线投资了230万元,购置了播控设备、卫星接收设备、前端主机等,建立起手动形式的节目播出前端。

沈阳有线网络系统的结构和布局为FSA,即采用光纤到服务区型网络结构。是从各分前端经光纤到光节点,由光节点转换成RF信号,直接送入电缆线路。电视信号主要由电缆传输完成。电缆线路由多级干线放大器级联,信号由桥接放大器,线路延长放大器和分配放大器进户。

根据规划,沈阳有线网络建设线路走向主要有10条,分别是:

1.由沈阳有线电视台沿昆山路、塔湾街、保工街、南十马路到于洪广场。

2.由北二马路保工街到兴华街。(www.chuimin.cn)

3.由北二马路保工街到重工北街。

4.由南八马路保工街到勋望街。

5.由沈阳有线电视台昆山路、黄河大街到三台子。

6.由沈阳有线电视台昆山路沿北京街、青年大街、十一纬路、和平大街、南五马路、南京街、砂阳路到滑翔小区。

7.由大西边门沿青年大街到五里河。

8.由市政府广场沿市府大路、北顺城路、津桥路、珠林路、地坛街到黎明街。

9.由北顺城路大北门沿朝阳街、大南街、先农坛路、长青街到泉园小区。

10.由珠林路立交桥沿北海街到老瓜堡。

沈阳有线本着条件成熟地区先建设先开通的原则,线路敷设施工工程先期从皇姑区开始,逐步发展到和平区、沈河区、铁西区。采取架设主干、支干电缆、进户线同时进行的办法,最后发展到大东区。建设初期条件较为艰苦,工程车辆只有五台小型卡车,大部分工程建设人员依然是靠原始的手段进行,即靠人工运送工具,爬梯子架线施工,由外墙钻孔布线的作业方式进行施工。

工程建设中,多次出现主干线和支干线以及信号入户进度不平衡的问题,沈阳有线多次掀起集中建设会战。初建阶段,针对工程中主干线网络建设与支干线网络入户施工进度不平衡,特别是支干线网络入户滞后等问题,适时掀起了“沈阳有线电视大会战”,时任副市长张毓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韩凤奎,沈阳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高占文,党组副书记、副台长禹振侠,副总工程师孔军等领导多次亲临动员。经过会战,网络建设工程整体进度明显加快,加之处理故障及时,确保了网络建设工程又快又好地进行。

随着沈阳有线网络建设的不断拓展,施工条件和维修维护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到1998年,仅工程用车就由几辆发展到52辆。经过努力,到1998年底,沈阳有线完成了有线电视信号在市内五区的覆盖。

1997年8月12日,根据辽宁省广播电视厅和沈阳有线电视台的申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科技司按照《全国省级、省会市、计划单列市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验收规定(暂行)》的要求,对沈阳有线网络建设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与验收。验收内容包括:规划方案;技术方案;前端设备、电平测试;系统流程;干线线路评价;抽查惠工片区、马路湾片区、南京街片区、红领巾片区的干线、支线分配网情况。测评了皇姑区、和平区、大东区等片区的干线放大站调试电平记录表及干、支线和延长放大器电平记录表。检查了皇姑区、和平区、大东区等片区的开工报告、竣工交接记录、竣工报告以及工程验收报告。认为该系统完全符合《全国省级、省会市、计划单列市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验收规定(暂行)》的规定,并予以通过验收。1997年10月24日,辽宁省广播电视厅转发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沈阳有线广播电视系统工程”通过部级技术验收的批复》。

在第一阶段的工程建设中,沈阳有线建成了具有布网2000多公里的当时国内较为先进的有线电视网络,使得终端用户从1993年的3.8万户发展到1998年的42.1万户。还帮助新城子区、新民市和法库县建设了有线电视台,3个台终端用户为18万户。

第二阶段的工程建设,是按照网络升级改造总体方案进行的。

2000年,完成71公里光缆管网的施工,完成3处分前端机房的购置工作;2001年,积极推进管网施工。完成管道工程206沟公里,折合560孔公里,已敷设光缆3150芯公里,完成人工井120个,引上工程96处;2002年,完成管道工程144沟公里,224孔公里(累计达789.9孔公里),9079芯公里(累计达12579芯公里),引上工程715处,安装光站432个;2003年,完成有线电视模拟总前端和数字总前端的搬迁改造工作,完成102公里光缆的敷设和230个光站建设任务。经过四年的快速网络建设和两年的数字电视试验工作,沈阳有线正式向社会推出了数字电视业务和宽带介入业务。这是沈阳有线电视事业向着数字化、互联网迈出的意义深远的一步,它将为增值业务的开展和有线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到2004年,沈阳有线网络的建设不仅具备了几百套数字电视节目传输能力,而且在工程布局上为宽带网发展铺平了道路。这一年,还带动了政务网、资料网和加密网等增值业务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