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昌国州图志》还讲述了古代灌门的一个通航习俗,这也就是渔民所相传的“老大好做,灌门难过”的由来。灌门惊涛,自古闻名。一些文人甚至将之与宁波的地名简称“甬”字关联起来,认为“甬”之得名,可能源于灌门惊涛。老大好做,灌门难过,往来船民期盼海中那一块“中流砥柱”石能够护佑航海平安。灌门龙王与桃花女龙、岑港白老龙一起成为古代舟山官方每年必祭的三大龙王。......
2023-11-21
明末清初,中日两国各自实施海禁,江户时代的日本将来自海外商船的贸易严格限制在长崎一带,中国则以私人商船为主体赴日进行民间贸易活动,这种贸易活动被称为“历史上中国文化对日输出的第三次高潮”[1]。浙江舟山则是明末清初中日民间贸易的重要港口。
清初中日民间贸易口述录《华夷变态》,收录了以日本江户时代中日贸易为背景的中国海商口述史料——“唐人风说书”,“所谓‘唐人风说书’,是指唐通事经询问入港唐船船头后写成的报告书。其内容包括中国国内形势、他国形势、航海情形、船头与其役人情况、乘员情况等。报告书写成后,必须提交给长崎奉行,再由长崎奉行向江户报告。”(日本学者大庭修《江户时代日中秘话》)担任口述采写者的唐通事,一般都是熟悉中日两国语言和日本江户幕府政策的华人后裔。
《华夷变态》一书作为口述史书,对各地赴日民间贸易船的出发港、经停港、航线、航海次数、航行时间及贸易状况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记载,填补了清初中日贸易、海上交通乃至许多历史事件的研究空白,其中有不少关于舟山的中日贸易资料,足以证明舟山群岛在明末清初东亚“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www.chuimin.cn)
《华夷变态》的记载涉及很多舟山地名,这些地名的使用,说明了清初舟山的行政区划、民间贸易的航线、锚泊避风港口分布等诸多信息,也是舟山海上交通史的重要内容,地名的出现频次更是体现了该区域在民间贸易与航运中的地位。
由于是口述史,《华夷变态》中所记载的舟山海岛地名,有一些是海商圈内约定俗成的地名,有一些是道听途说、口口相传的地名,同时由于受询问的海商方言口音重,方言、汉语变成日文记载,再转译成汉语,这些小地名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失真而被误读、误写,其写法并不符合中国史料中的记载,因此需要对这些海岛地名进行一些考证。
有关群岛探津:舟山地名与“海丝”文化的文章
元朝的《昌国州图志》还讲述了古代灌门的一个通航习俗,这也就是渔民所相传的“老大好做,灌门难过”的由来。灌门惊涛,自古闻名。一些文人甚至将之与宁波的地名简称“甬”字关联起来,认为“甬”之得名,可能源于灌门惊涛。老大好做,灌门难过,往来船民期盼海中那一块“中流砥柱”石能够护佑航海平安。灌门龙王与桃花女龙、岑港白老龙一起成为古代舟山官方每年必祭的三大龙王。......
2023-11-21
舟山渡所在位置,是一座叫“舟山”的小山。宋元时期的舟山,指的是道隆观所在的观山,即今所谓的道隆山。先有舟山,后有观山,观山这个地名是在明代才出现,道隆山的概念则更晚些。查东岳山地名演变,宋元时期称为“大椎山”,明代称为“关山”。清代以后始称“东岳宫山”“东岳山”,是因山上建有东岳宫。由此可见,元代的“舟山”地名指向,已经由“观山”拓展到昌国州的州城南侧范围。......
2023-11-21
舟山灌门海域的“中柱山”在灌门“砥柱”的左下侧绘有舟山岛,其标注文字为:古甬东,定海,舟山。图案上方有标注文字:“越王句践欲居吴王夫差。”《南海普陀山志》之《千步金沙》图中的七层铜塔一幅洋洋大观的《大清广舆图》,在舟山群岛部分,浓墨重彩地描绘出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一方面可见绘图者对古老舟山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千年定海山曾经留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历史文化遗存远播东瀛,可谓声名在外!......
2023-11-21
明朝天启《舟山志》中多次出现关于“碇齿”的文字记载,其《舟山境全图》中“碇齿”地名都标注成“碇”,该书中的有些文字则简化成“碇齿”写法。在《舟山志》的《舟山境全图》中,岑港附近分别标有“碇堠”“碇岙”,附近还有“涨岙”。《舟山志》认为碇齿是海防重地。《舟山志·卷之二·隘》专门介绍“碇齿隘”:“与外港相对,居民势孤,累被登劫。”清朝光绪年间的《定海厅志》,则有时把“碇齿”记载为“椗齿”。......
2023-11-21
传说中的灌门老龙,住在西码头附近龙王跳山嘴的一处悬崖峭壁,峭壁下有一石洞,即为龙窟。当地渔民有一句口头禅,称“千柱落地龙王宫”,还有一句谚语称“大水山下浪抛天,灌门又一个阎罗殿”,这里面有关于龙王宫的种种传说,版本不一。版本很多,还有明代王阳明游舟山,正德皇帝下诏拨款修建灌门龙王宫的传说。灌门海边的东海龙王宫民间故事口口相传,只是龙王宫附近的所谓“龙窟”早已难以寻觅,据说是由于海泥淤积而失去踪迹。......
2023-11-21
康熙年间,普陀山设宝陀巡检司,康熙五十四年,移宝陀巡检司于定海南郊,知县缪燧偕巡检张三友捐建公署。雍正八年,改宝陀巡检司为沈岙巡检司,移驻沈家门。至道光二十六年,沈岙巡检司则被移设于定海道头,并改为道头巡检司。当年八月初四日,梁宝常便提出若干条善后建议,其中第一条就是“沈岙司巡检应移驻道头地方”。梁宝常提出了沈岙司巡检应该移设定海道头的两个理由。......
2023-11-21
第二种可能,“岱山”地名源于东岳泰山的原名。因此,岱山极有可能是一个专用名词,即和“泰山”同义。邵承德老师还认为,以“岱山”为岛名,也有可能是西晋末期,山东半岛的南泰山郡人,迁徙至舟山,按其旧壤取山名。如武昌的岱家山、孝感三汊镇岱山等,皆源于山东泰山。除了迁徙移民的可能性外,山东与舟山群岛间的航运自古就有,因此岱山地名的得名,有可能是来自山东船上的船商、游人等,譬如徐福。......
2023-11-21
道头通过舢板,进行人员往来和大量水产品及商品的吞吐,促进沈家门市场繁荣和经济发展,这些舢板旧时也被称为“道头舢板”。作为活水码头的沈家门渔港,是东南沿海渔船的主要集散地,鱼汛期间,来自宁波、台州、温州、福建乃至江苏等地渔船纷纷聚泊,不同的道头,渔船往往有不同的地域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建的沈家门轮渡也选址泰来道头原址附近。......
2023-1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