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舟山地名与海丝文化的探津

舟山地名与海丝文化的探津

【摘要】:短姑道头在普陀山南侧海岸,为明代贡船、商船及朝山香船停泊之天然埠头。嫂与艄公上岸进香,中午未归,潮生路绝,小姑留置舟中,饥不得食。短姑古迹数百年来,短姑道头一直是普陀山最主要的航船埠头。清康熙二十八年,宝陀巡检司沈良锡挂灯于短姑道头,后改置灯桩,以指引航向。[12]万历三十年,张随太监奉诏敕建普陀禅寺,后又修复短姑道头。短姑道头成为普陀山香客朝山进香的第一站,时被载入史册。

短姑道头在普陀山南侧海岸,为明代贡船、商船及朝山香船停泊之天然埠头。元末明初以“短姑朝佛山”传说而得名。

相传有姑嫂二人来山礼佛,泊舟于此。小姑适月经来潮,身体不适,其嫂“短”之,可能有些数落的意味。嫂与艄公上岸进香,中午未归,潮生路绝,小姑留置舟中,饥不得食。是时,观音大士现身为姑送食。因其嫂曾在码头“短”其姑,因而姑嫂泊舟处即被称作“短姑道头”,观音大士送食时投向潮水里用来踩脚的石块,则被称为“短姑圣迹”。

短姑古迹

数百年来,短姑道头一直是普陀山最主要的航船埠头。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宝陀巡检司沈良锡挂灯于短姑道头,后改置灯桩,以指引航向。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普济寺住寺了余、莲禅捐资,用巨石砌成埠头,长120多米,高4米多,宽7米多。三十三年(1907),慧济寺住持德化又在道头建回澜亭,供香客、游客候船小憩。现道头外侧另建码头,为去洛迦山等岛屿民间航船和运输船只停靠。

短姑,得名于“短股”这一处元代普陀山地名。明代永乐年间,被称为“黑衣宰相”的姚广孝撰有《游补陀洛伽山记》,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补怛洛伽山者,居南海上,由四明城东行,不百里即海,海凡两渡,一渡过昌囯邑,自邑之沈家门,再渡始抵其山。舟泊山趾,有石若人髀干,横出于海水,曰短股。人自短股,乃登麓路,蜿蜒而上二里许,有补怛洛伽山之门。[11]

这一记载,说明“短姑”原为“短股”地名之演绎。明初这一带就是天然的海滩,有许多巨细不一、形状各异的礁石,涨潮时,其他地方都被海水淹没了,只有“若人髀干”这样的石头露出海面,便于航船停泊,成为旧时的天然船埠。但是,文中并没有提及道头,也没有提及短姑圣迹的传说。

明初,随着海禁政策的实施,普陀山也随之萧条,寺院败落。至明万历年间,才得中兴。先是宁绍参将侯继高督镇两浙海防,谒大士于宝陀寺,并撰《游补陀洛迦山记》,此文中首次提及短姑道头:“己丑旸爽,风颇利,帆往如驰,须臾过莲花洋,即抵补陀矣。由短姑道头从陆行二三里,至宝陀禅寺,瞻礼大士。”[12](www.chuimin.cn)

万历三十年(1602),张随太监奉诏敕建普陀禅寺,后又修复短姑道头。明代文士周应宾所著的《重修普陀山志》记载“旧湫隘不堪行,督造张随开拓平广”[13]

最早提及短姑道头的灵异传说,也是周应宾所著的《重修普陀山志》,其在《灵异》卷“元末”条下,谓:“有嫂姑到山,将及岸,姑适月(经)来,止舟中,嫂独往。俄有媪到舟,以裙兜石砌步,引姑上殿。嫂下(舟),失姑所在。后姑下,询是媪引,复同姑觅之宫殿,俱无。始悟媪即大士也,遂名短姑道头。”[14]由此可见,短姑圣迹的传说自元末就有小范围传播,而由周应宾撰入志书得以广为流传。

短姑道头成为普陀山香客朝山进香的第一站,时被载入史册。明代崇祯年间,文人张岱游普陀山,在《海志》里写道:“渡莲花洋,……过金钵盂山,进石牛港、短姑道头,则恍如身到彼岸矣。”[15]

清康熙年间,曾参与编修《大清一统志》的鄞县文人万言,曾经撰有《短姑道头》,提及“帆樯矗矗”的胜景,也细述短姑圣迹的传说。其云:

洛迦名薮,天下所趋。帆樯矗矗,集于短姑。短姑伊谁,而以名步。岂为垆当,抑以筋露。人曰否否,嫂姑昔来,维舟将登,姑云不谐,不谐谓何,月临天癸。十载之诚,一朝而毁。嫂言天定,非人之尤,裹饭吾来,尔住毋忧。嫂去未几,挈馌已至。相与笑语,食讫而逝。再顷复来,饷之如前。其姑惊怪,嫂胡戏焉。顷刻神异,哗于各船,云必菩萨,演化而然。适有沙弥,上堂礼佛。三匝周看,佛衣沾湿。既传其事,更审其形,诚心格佛,永式千龄。[16]

到了清末,短姑道头依旧发挥作用。只是由于埠头是由条石铺设,仅能就着石阶停泊舢板和帆船,面对大型化的客轮,显然不能发挥功能。那时候,像江天轮这样的大客轮,只能停泊在道头远处的海边,然后从客轮上放下一个个小艇,或由道头边的小舢板接送香客,而短姑道头则依旧是香客登岸的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