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姑道头在普陀山南侧海岸,为明代贡船、商船及朝山香船停泊之天然埠头。嫂与艄公上岸进香,中午未归,潮生路绝,小姑留置舟中,饥不得食。短姑古迹数百年来,短姑道头一直是普陀山最主要的航船埠头。清康熙二十八年,宝陀巡检司沈良锡挂灯于短姑道头,后改置灯桩,以指引航向。[12]万历三十年,张随太监奉诏敕建普陀禅寺,后又修复短姑道头。短姑道头成为普陀山香客朝山进香的第一站,时被载入史册。......
2023-11-21
短姑道头在普陀山南侧海岸,为明代贡船、商船及朝山香船停泊之天然埠头。元末明初以“短姑朝佛山”传说而得名。
相传有姑嫂二人来山礼佛,泊舟于此。小姑适月经来潮,身体不适,其嫂“短”之,可能有些数落的意味。嫂与艄公上岸进香,中午未归,潮生路绝,小姑留置舟中,饥不得食。是时,观音大士现身为姑送食。因其嫂曾在码头“短”其姑,因而姑嫂泊舟处即被称作“短姑道头”,观音大士送食时投向潮水里用来踩脚的石块,则被称为“短姑圣迹”。
短姑古迹
数百年来,短姑道头一直是普陀山最主要的航船埠头。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宝陀巡检司沈良锡挂灯于短姑道头,后改置灯桩,以指引航向。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普济寺住寺了余、莲禅捐资,用巨石砌成埠头,长120多米,高4米多,宽7米多。三十三年(1907),慧济寺住持德化又在道头建回澜亭,供香客、游客候船小憩。现道头外侧另建码头,为去洛迦山等岛屿民间航船和运输船只停靠。
短姑,得名于“短股”这一处元代普陀山地名。明代永乐年间,被称为“黑衣宰相”的姚广孝撰有《游补陀洛伽山记》,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补怛洛伽山者,居南海上,由四明城东行,不百里即海,海凡两渡,一渡过昌囯邑,自邑之沈家门,再渡始抵其山。舟泊山趾,有石若人髀干,横出于海水,曰短股。人自短股,乃登麓路,蜿蜒而上二里许,有补怛洛伽山之门。[11]
这一记载,说明“短姑”原为“短股”地名之演绎。明初这一带就是天然的海滩,有许多巨细不一、形状各异的礁石,涨潮时,其他地方都被海水淹没了,只有“若人髀干”这样的石头露出海面,便于航船停泊,成为旧时的天然船埠。但是,文中并没有提及道头,也没有提及短姑圣迹的传说。
明初,随着海禁政策的实施,普陀山也随之萧条,寺院败落。至明万历年间,才得中兴。先是宁绍参将侯继高督镇两浙海防,谒大士于宝陀寺,并撰《游补陀洛迦山记》,此文中首次提及短姑道头:“己丑旸爽,风颇利,帆往如驰,须臾过莲花洋,即抵补陀矣。由短姑道头从陆行二三里,至宝陀禅寺,瞻礼大士。”[12](www.chuimin.cn)
万历三十年(1602),张随太监奉诏敕建普陀禅寺,后又修复短姑道头。明代文士周应宾所著的《重修普陀山志》记载“旧湫隘不堪行,督造张随开拓平广”[13]。
最早提及短姑道头的灵异传说,也是周应宾所著的《重修普陀山志》,其在《灵异》卷“元末”条下,谓:“有嫂姑到山,将及岸,姑适月(经)来,止舟中,嫂独往。俄有媪到舟,以裙兜石砌步,引姑上殿。嫂下(舟),失姑所在。后姑下,询是媪引,复同姑觅之宫殿,俱无。始悟媪即大士也,遂名短姑道头。”[14]由此可见,短姑圣迹的传说自元末就有小范围传播,而由周应宾撰入志书得以广为流传。
短姑道头成为普陀山香客朝山进香的第一站,时被载入史册。明代崇祯年间,文人张岱游普陀山,在《海志》里写道:“渡莲花洋,……过金钵盂山,进石牛港、短姑道头,则恍如身到彼岸矣。”[15]
清康熙年间,曾参与编修《大清一统志》的鄞县文人万言,曾经撰有《短姑道头》,提及“帆樯矗矗”的胜景,也细述短姑圣迹的传说。其云:
洛迦名薮,天下所趋。帆樯矗矗,集于短姑。短姑伊谁,而以名步。岂为垆当,抑以筋露。人曰否否,嫂姑昔来,维舟将登,姑云不谐,不谐谓何,月临天癸。十载之诚,一朝而毁。嫂言天定,非人之尤,裹饭吾来,尔住毋忧。嫂去未几,挈馌已至。相与笑语,食讫而逝。再顷复来,饷之如前。其姑惊怪,嫂胡戏焉。顷刻神异,哗于各船,云必菩萨,演化而然。适有沙弥,上堂礼佛。三匝周看,佛衣沾湿。既传其事,更审其形,诚心格佛,永式千龄。[16]
到了清末,短姑道头依旧发挥作用。只是由于埠头是由条石铺设,仅能就着石阶停泊舢板和帆船,面对大型化的客轮,显然不能发挥功能。那时候,像江天轮这样的大客轮,只能停泊在道头远处的海边,然后从客轮上放下一个个小艇,或由道头边的小舢板接送香客,而短姑道头则依旧是香客登岸的第一站。
有关群岛探津:舟山地名与“海丝”文化的文章
短姑道头在普陀山南侧海岸,为明代贡船、商船及朝山香船停泊之天然埠头。嫂与艄公上岸进香,中午未归,潮生路绝,小姑留置舟中,饥不得食。短姑古迹数百年来,短姑道头一直是普陀山最主要的航船埠头。清康熙二十八年,宝陀巡检司沈良锡挂灯于短姑道头,后改置灯桩,以指引航向。[12]万历三十年,张随太监奉诏敕建普陀禅寺,后又修复短姑道头。短姑道头成为普陀山香客朝山进香的第一站,时被载入史册。......
2023-11-21
元朝的《昌国州图志》还讲述了古代灌门的一个通航习俗,这也就是渔民所相传的“老大好做,灌门难过”的由来。灌门惊涛,自古闻名。一些文人甚至将之与宁波的地名简称“甬”字关联起来,认为“甬”之得名,可能源于灌门惊涛。老大好做,灌门难过,往来船民期盼海中那一块“中流砥柱”石能够护佑航海平安。灌门龙王与桃花女龙、岑港白老龙一起成为古代舟山官方每年必祭的三大龙王。......
2023-11-21
由于是口述史,《华夷变态》中所记载的舟山海岛地名,有一些是海商圈内约定俗成的地名,有一些是道听途说、口口相传的地名,同时由于受询问的海商方言口音重,方言、汉语变成日文记载,再转译成汉语,这些小地名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失真而被误读、误写,其写法并不符合中国史料中的记载,因此需要对这些海岛地名进行一些考证。......
2023-11-21
明朝天启《舟山志》中多次出现关于“碇齿”的文字记载,其《舟山境全图》中“碇齿”地名都标注成“碇”,该书中的有些文字则简化成“碇齿”写法。在《舟山志》的《舟山境全图》中,岑港附近分别标有“碇堠”“碇岙”,附近还有“涨岙”。《舟山志》认为碇齿是海防重地。《舟山志·卷之二·隘》专门介绍“碇齿隘”:“与外港相对,居民势孤,累被登劫。”清朝光绪年间的《定海厅志》,则有时把“碇齿”记载为“椗齿”。......
2023-11-21
舟山灌门海域的“中柱山”在灌门“砥柱”的左下侧绘有舟山岛,其标注文字为:古甬东,定海,舟山。图案上方有标注文字:“越王句践欲居吴王夫差。”《南海普陀山志》之《千步金沙》图中的七层铜塔一幅洋洋大观的《大清广舆图》,在舟山群岛部分,浓墨重彩地描绘出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一方面可见绘图者对古老舟山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千年定海山曾经留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历史文化遗存远播东瀛,可谓声名在外!......
2023-11-21
第二种可能,“岱山”地名源于东岳泰山的原名。因此,岱山极有可能是一个专用名词,即和“泰山”同义。邵承德老师还认为,以“岱山”为岛名,也有可能是西晋末期,山东半岛的南泰山郡人,迁徙至舟山,按其旧壤取山名。如武昌的岱家山、孝感三汊镇岱山等,皆源于山东泰山。除了迁徙移民的可能性外,山东与舟山群岛间的航运自古就有,因此岱山地名的得名,有可能是来自山东船上的船商、游人等,譬如徐福。......
2023-11-21
传说中的灌门老龙,住在西码头附近龙王跳山嘴的一处悬崖峭壁,峭壁下有一石洞,即为龙窟。当地渔民有一句口头禅,称“千柱落地龙王宫”,还有一句谚语称“大水山下浪抛天,灌门又一个阎罗殿”,这里面有关于龙王宫的种种传说,版本不一。版本很多,还有明代王阳明游舟山,正德皇帝下诏拨款修建灌门龙王宫的传说。灌门海边的东海龙王宫民间故事口口相传,只是龙王宫附近的所谓“龙窟”早已难以寻觅,据说是由于海泥淤积而失去踪迹。......
2023-11-21
康熙年间,普陀山设宝陀巡检司,康熙五十四年,移宝陀巡检司于定海南郊,知县缪燧偕巡检张三友捐建公署。雍正八年,改宝陀巡检司为沈岙巡检司,移驻沈家门。至道光二十六年,沈岙巡检司则被移设于定海道头,并改为道头巡检司。当年八月初四日,梁宝常便提出若干条善后建议,其中第一条就是“沈岙司巡检应移驻道头地方”。梁宝常提出了沈岙司巡检应该移设定海道头的两个理由。......
2023-1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