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七山附近海域,古代也常被称为“苏州洋”,大七山有时候也会被称为“苏州大七山”。为纪念他俩,把大戢洋里两个岛屿取名为“大七山、小七山”,后改名为“大戢山、小戢山”。大戢山,古名“大七山”,小戢岛,古名“小七山”,其地名早在南宋时候就有。与小七山相对应,北侧的岛屿被称为“大七山”。明代江浙一带船员还另外给它取一个谐音地名“大赤山”,这可能是“大七山”的误听误记。......
2023-11-21
孤岛大戢山,孤零零地守候在茫茫大洋。孤岛面积很小,却非常重要,自古就是海防重地,在军事上具有战略意义。
首先,它是沿海航行极其重要的导航陆标。
明代的郑和下西洋,就是从太仓出发,途经大七山往南而去。茅元仪在《武备志》中记载有这条航线,其所记载的《郑和航海图》的针路说:“太仓港口开船,用丹乙针,一更,船平吴淞江,……正路见……茶山在东北边过,用巽巳针,四更,船见大小七山,打水六七托。”[15]船见“大小七山”,就是把大七山、小七山作为航标,来指明航路,也就是“正路”,正常的航路。可见,大、小七山就是海上航行的天然航标。
古代缺乏现代导航仪器,浩瀚汪洋上的海船是以海上岛屿作为导航陆标,正如明代董谷所述,导航“皆以山为标准。海中山甚多,皆有名,并图其形”[16]。
《清实录》记载乾隆时期,江南苏松镇总兵马金的一件奏折,其云:“从吴淞港出汇头,距崇明县三百余里。……从此出口,即属外洋。对针南行,以大七山为标准。再经小七山,俱荒岛无岙门可泊。”[17]这里说“以大七山为标准”,也就是把大戢山当作航行的导航陆标。
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祝允明著的《前闻记》一书记载有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所经各地及返航的过程,其中记载宣德八年从占城(今属越南)回航,“六月一日开船,三日到外罗山,九日见南澳山,……二十日过大小赤,二十一日进太仓”[18],这里的大小赤,亦即大戢山、小戢山。
其次,大戢山的地理位置很具有战略意义。
大戢山处于长江的门户,是进出长江口、前往上海港的第一道关卡,控制住大戢山,就能够迅速抢占进出上海港的战略制高点。因此近代几次战争,凡是涉及上海港的,外国侵略者往往把军舰停泊在大戢山附近,伺机而动。如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侵略者进攻吴淞,先期也把军舰停泊于大戢山。日俄战争期间,俄罗斯的军舰停泊于花鸟岛附近,日军的军舰则锚泊于大戢山。抗日战争期间,日本的航空母舰就经常停泊于大戢山附近。(www.chuimin.cn)
大戢山不仅是长江口门户,也是东西南北航运的聚泊点。南宋丞相吴潜,曾任沿海制置使、庆元知府,其提出为防备金兵南下偷袭江浙,应加强浙东海防,密切注意大戢山等海疆重地,为此撰有《奏论海道内外二洋利害去处防贵周密》:“更乞行下沿海制司,于大小七山、蛇山等处以兵船常切探望,多立烽燧。”[19]
第三,大戢山也是大戢洋上重要的锚泊地。
沧海茫茫,风雨难测,“俱荒岛无岙门可泊”,大戢山虽然不高,却是大戢洋上难得的避风点,在古代尤其重要。帆船遇风遇雾,停泊大戢山是最佳选择。大戢山周围风浪相对比较小,且海水相对比较浅,古代帆船的锚泊设施较简陋,往往选择浅滩,就近依山锚泊。因此古代的大戢山,往往是渔船、商船、海盗船等各类船舶的驻泊处,甚至还有外国侵略者的船也会在此经停,因此大戢山的海防向来颇受重视。
中国清末地图学家邹代钧,是一位颇具海防意识的学者。光绪十一年(1885)秋以随员身份出访英、俄,著有《西征纪程》,在书中他特别提及舟山群岛的海防意义。
大戢山地处长江口前沿,是大戢洋重要的避风锚泊之地。“西船进长江口者,遇天气昏晦,或大风雨必泊马鞍群岛、大戢山、小羊山,候天清浪静,然后敢入。”[20]他提出应该在大戢山、大衢岛等海岛屯兵驻守,并建立电报站。“惟东北之长涂山、渔人岛、非地由岛、大衢岛、大用岛,小羊山、大小戢山、泗礁、黄龙、马鞍等群岛,虽为孤绝之地,然轮船恒停泊其间以避风雾,亦宜收为汛地,置兵房屯戍卒,设电线通斥堠,使敌船无寄碇之处,则长江之外又晏然无惊矣。”[21]
邹代钧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意识、海权意识的地理学家。面对近代列强环伺,他苦心积虑,时刻牵挂着中华民族的安危与兴亡。他的地理学思想处处体现“救国”这个大课题,凭借自己精深的舆地知识修养,对东南海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凡防海之道固重守口,而口外岛屿尤不可忽。若平时漫不经略,视为荒秽,一旦为敌人所据,进则尽攻击之长,退则收停泊之利,太阿之柄,未免授人,似防海者所宜知也”[22]。他强烈呼吁要经略好舟山群岛等“口外岛屿”,一国海权千万不能沦丧于他国之手。字里行间,表现出这位爱国心切的舆地学家对巩固国防的深沉思考,也反映出他对富国强兵的强烈愿望。
有关群岛探津:舟山地名与“海丝”文化的文章
大七山附近海域,古代也常被称为“苏州洋”,大七山有时候也会被称为“苏州大七山”。为纪念他俩,把大戢洋里两个岛屿取名为“大七山、小七山”,后改名为“大戢山、小戢山”。大戢山,古名“大七山”,小戢岛,古名“小七山”,其地名早在南宋时候就有。与小七山相对应,北侧的岛屿被称为“大七山”。明代江浙一带船员还另外给它取一个谐音地名“大赤山”,这可能是“大七山”的误听误记。......
2023-11-21
大戢山自古就是东亚“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标。[6]据日本藤田元春等学者称,大坂山就是浙江海面的大戢山,下屿山为舟山群岛中的五屿山。这个大坂山是否肯定就是大戢山,或许值得商榷。那一夜,成寻船队就驻泊于大戢山下。清代,由上海、乍浦始发前往日本的商船,有时候也向着大戢山这一航标进发,再一路往东。在赴日远航商船的航海日志中,大戢山有时被记载为“大楫山”。......
2023-11-21
古代的大戢山,不仅是江浙沿海的“海丝”地标,其所在的大戢洋更是江浙渔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海”。不仅嵊泗、岱山、普陀等舟山海岛渔民在那里捕捞,远至山东、福建的渔船常常会千里战鱼汛,赶赴大戢洋。这里出现“金鳞鱼群”大黄鱼的“东海沙洲”,就是古代洋山渔场,其中也包括大戢洋。海岛地区流传的关于大戢洋的地名歌谣比较多,有关于鱼汛鱼获内容的,也有刻画渔业生产艰辛的。大戢洋的海鳗特别凶猛。......
2023-11-21
鱼山岛八角井 位于大鱼山岛龙王庙附近。大鱼山古称宜山,或作俞山,位于岱山岛西北的灰鳖洋海域,岛形如一条遨游的大鲨鱼,故名“鱼山”。可见,旧时鱼山将经常出现的海市蜃楼列为“岱山十景”之一。大鱼山岛今已整岛搬迁,开发为绿色石化基地。鱼山岛的八角井从此没了盖头,但鱼山岛文化的内涵并不失丰饶。大峧山群井 大峧山村是一座悬水小岛,属高亭镇管辖,村民集中在一个山坳。......
2023-10-15
战略管理过程的最后一步是战略控制。这时,企业的成败将决定于企业战略控制的能力和水平。比如一些颇有实力的企业突然倒闭或者濒临倒闭的困境,主要是由于战略控制上的失误,造成全局皆输。战略控制是一种对企业全局性的宏观控制,但它又必须在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的基础上实施战略控制。战略控制包括三项主要工作:确定评价标准、评价工作实绩、反馈。......
2023-07-15
暗藏杀机的昆仑山死亡谷当黑云笼罩着山谷、伴随着电闪雷鸣,即可看到蓝莹莹的鬼火,听到猎人求救的枪声和牧民及挖金者绝望而悲惨的哭嚎。这就是昆仑山“死亡谷”,一处田野苍茫、湖泊涟漪的谷地,却是人们不敢逾越的禁区。发生在昆仑山死亡谷的死亡事件大多由雷击造成的。昆仑山死亡谷中发生过死不见尸的事情,对此也有合理的解释吗?昆仑山死亡谷的谜团,应该都是罕见的自然现象罢了。......
2023-12-04
叶柄长0.8~1.2cm,最长可达15cm,无毛。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或近于帚状,每腋内有花多朵。苞片宽卵形,质厚,长2~4mm,具小尖头,无毛。花梗细弱,长4~10mm,无毛。花萼长0.5~1mm,裂片稍不整齐。花冠管长0.5~1mm。果实歪斜,椭圆形,长1~1.5cm,熟时呈紫黑色。......
2023-11-17
根据《北山经》的记载,小咸山上“无草木”,不分冬天、夏天都有雪。大咸山比较奇特,它四四方方的,像一个特大号的桌子。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境内的东部有一座山,叫桌子山,是南北走向的。它的主峰山顶比较平坦,海拔两千多米,远眺就像一张天生的大桌子。桌子山很有名气,陡峭的崖壁上刻着许多距今三千多年的岩画。这里记载的“马”是一种比一般的马要小的野马。......
2023-11-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