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沈家门设立巡检司:舟山地名与海丝文化

沈家门设立巡检司:舟山地名与海丝文化

【摘要】:康熙二十三年,颁布“展海令”,清廷先是在普陀山重设宝陀巡检司。雍正八年,沈家门重新设立巡检司。据《浙江通志》记载,雍正七年十一月,浙江巡抚李卫,为“请改驻郡佐等官,以专职守,以重海疆事”[7]而上奏朝廷。《浙江通志》所载浙江巡抚李卫关于移设宝陀巡检司的建议雍正八年,沈家门重设巡检司。浙江巡抚李卫奏请在沈家门设立巡检司的大背景,与浙海关移设定海县有关。

康熙二十三年(1684),颁布“展海令”,清廷先是在普陀山重设宝陀巡检司。据《普陀洛迦新志》记载:“清康熙二十七年,设宝陀巡检司,雍正二年裁。”[6]

后沈家门移民剧增,渔业振兴。被称为“筑塘老爷”的定海县令缪燧,先后筑起东、西横塘等海塘,沈家门逐渐形成市面。雍正八年(1730),沈家门重新设立巡检司。与明代设立巡检司的抗倭大背景不同,这一次设立巡检司,与当时定海县的对外贸易、港口航运发展有关。

据《浙江通志》记载,雍正七年(1729)十一月,浙江巡抚李卫,为“请改驻郡佐等官,以专职守,以重海疆事”[7]而上奏朝廷。他在报告中强调沈家门是海外贸易船舶的出入港口,“再,定邑之东沈家门乃洋艘出入之所,南为乌沙门,直接大洋,东连普陀山,外即洛伽门,为定邑之咽喉,最为紧要。且离县城七十余里”[8]。李卫在报告中还说,以前的宝陀巡检司就曾驻扎在沈家门,“缘本朝初年迁禁海界,将巡检衙署拆毁,移驻县前,原属无益,是以于雍正二年间奉文裁汰”[9]。他也认为宝陀巡检如果驻扎在定海县城内,似属冗员。最后他提出建议:“若令驻扎沈家门,实为要地,应请设立沈家屿巡检,以资巡缉,实为防范海疆之要,可否准行,恭候圣明鉴定。”[10]最后朝廷采纳了李卫的这个好点子,“随经兵部议覆,应如该督等所请。奉旨:依议”。

《浙江通志》所载浙江巡抚李卫关于移设宝陀巡检司的建议(www.chuimin.cn)

雍正八年(1730),沈家门重设巡检司。不过其名称不再是宝陀巡检司,而是叫“沈岙巡检司”,其驻扎地就在司湾。

浙江巡抚李卫奏请在沈家门设立巡检司的大背景,与浙海关移设定海县有关。康熙三十七年(1698),设海关署于定海县,并设红毛馆,各国商船纷至沓来。而“沈家门为洋艘孔道”[11],“沈家门,商舶鳞萃”[12],于是清朝廷特设沈岙巡检司,委派巡检兵来防御海盗,协助查缉偷漏税收的中外海舶,巡检司在缉私、边防管理中有重要作用。

沈岙,又作“沈家岙”,即沈家门。清《大清一统志》在《宁波府》篇目中介绍沈家岙:“在定海县东八十里,旧曰‘沈家门寨’,番舶往来,皆泊于此。内有赵岙、南岙、芦花岙、大岙,去寨三五里,以大岭口为阻截要地。今置巡司及汛兵防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