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头通过舢板,进行人员往来和大量水产品及商品的吞吐,促进沈家门市场繁荣和经济发展,这些舢板旧时也被称为“道头舢板”。作为活水码头的沈家门渔港,是东南沿海渔船的主要集散地,鱼汛期间,来自宁波、台州、温州、福建乃至江苏等地渔船纷纷聚泊,不同的道头,渔船往往有不同的地域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建的沈家门轮渡也选址泰来道头原址附近。......
2023-11-21
康熙二十三年(1684),颁布“展海令”,清廷先是在普陀山重设宝陀巡检司。据《普陀洛迦新志》记载:“清康熙二十七年,设宝陀巡检司,雍正二年裁。”[6]
后沈家门移民剧增,渔业振兴。被称为“筑塘老爷”的定海县令缪燧,先后筑起东、西横塘等海塘,沈家门逐渐形成市面。雍正八年(1730),沈家门重新设立巡检司。与明代设立巡检司的抗倭大背景不同,这一次设立巡检司,与当时定海县的对外贸易、港口航运发展有关。
据《浙江通志》记载,雍正七年(1729)十一月,浙江巡抚李卫,为“请改驻郡佐等官,以专职守,以重海疆事”[7]而上奏朝廷。他在报告中强调沈家门是海外贸易船舶的出入港口,“再,定邑之东沈家门乃洋艘出入之所,南为乌沙门,直接大洋,东连普陀山,外即洛伽门,为定邑之咽喉,最为紧要。且离县城七十余里”[8]。李卫在报告中还说,以前的宝陀巡检司就曾驻扎在沈家门,“缘本朝初年迁禁海界,将巡检衙署拆毁,移驻县前,原属无益,是以于雍正二年间奉文裁汰”[9]。他也认为宝陀巡检如果驻扎在定海县城内,似属冗员。最后他提出建议:“若令驻扎沈家门,实为要地,应请设立沈家屿巡检,以资巡缉,实为防范海疆之要,可否准行,恭候圣明鉴定。”[10]最后朝廷采纳了李卫的这个好点子,“随经兵部议覆,应如该督等所请。奉旨:依议”。
《浙江通志》所载浙江巡抚李卫关于移设宝陀巡检司的建议(www.chuimin.cn)
雍正八年(1730),沈家门重设巡检司。不过其名称不再是宝陀巡检司,而是叫“沈岙巡检司”,其驻扎地就在司湾。
浙江巡抚李卫奏请在沈家门设立巡检司的大背景,与浙海关移设定海县有关。康熙三十七年(1698),设海关署于定海县,并设红毛馆,各国商船纷至沓来。而“沈家门为洋艘孔道”[11],“沈家门,商舶鳞萃”[12],于是清朝廷特设沈岙巡检司,委派巡检兵来防御海盗,协助查缉偷漏税收的中外海舶,巡检司在缉私、边防管理中有重要作用。
沈岙,又作“沈家岙”,即沈家门。清《大清一统志》在《宁波府》篇目中介绍沈家岙:“在定海县东八十里,旧曰‘沈家门寨’,番舶往来,皆泊于此。内有赵岙、南岙、芦花岙、大岙,去寨三五里,以大岭口为阻截要地。今置巡司及汛兵防守……”[13]
有关群岛探津:舟山地名与“海丝”文化的文章
道头通过舢板,进行人员往来和大量水产品及商品的吞吐,促进沈家门市场繁荣和经济发展,这些舢板旧时也被称为“道头舢板”。作为活水码头的沈家门渔港,是东南沿海渔船的主要集散地,鱼汛期间,来自宁波、台州、温州、福建乃至江苏等地渔船纷纷聚泊,不同的道头,渔船往往有不同的地域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建的沈家门轮渡也选址泰来道头原址附近。......
2023-11-21
《唐十道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全国性测绘地图。《唐十道图》有三种版本,但多已失传,目前唯一存世的只有李吉甫十卷本《十道图》中的一幅。其中的“东霍山”,是舟山群岛中唯一被标注入册的舟山古地名。《唐十道图》(局部)中标注的东霍山从地图上看,东霍山的北面,有百济,这是古代国名,在今朝鲜半岛东南侧一带;武州,为新罗统一时期所设立的九州之一,即今韩国光州。......
2023-11-21
《舆地图》地名信息最丰富的县域,当属昌国县。《舆地图》是一张宋代全国地图,收录各个州、府、县的地名信息,以及名山江河和重要驿站,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诸多地名。由于地名信息丰富,而地图版面有限,一般的府县收录辖区地名不多,唯舟山群岛的昌国县,辖区内地名信息最为丰富。一张全国性的地图,一下子画上某一个县的20个地名,充分显示出舟山群岛“东控日本,北接登莱”的战略通道地位。......
2023-11-21
舟山渡所在位置,是一座叫“舟山”的小山。宋元时期的舟山,指的是道隆观所在的观山,即今所谓的道隆山。先有舟山,后有观山,观山这个地名是在明代才出现,道隆山的概念则更晚些。查东岳山地名演变,宋元时期称为“大椎山”,明代称为“关山”。清代以后始称“东岳宫山”“东岳山”,是因山上建有东岳宫。由此可见,元代的“舟山”地名指向,已经由“观山”拓展到昌国州的州城南侧范围。......
2023-11-21
元朝的《昌国州图志》还讲述了古代灌门的一个通航习俗,这也就是渔民所相传的“老大好做,灌门难过”的由来。灌门惊涛,自古闻名。一些文人甚至将之与宁波的地名简称“甬”字关联起来,认为“甬”之得名,可能源于灌门惊涛。老大好做,灌门难过,往来船民期盼海中那一块“中流砥柱”石能够护佑航海平安。灌门龙王与桃花女龙、岑港白老龙一起成为古代舟山官方每年必祭的三大龙王。......
2023-11-21
由于是口述史,《华夷变态》中所记载的舟山海岛地名,有一些是海商圈内约定俗成的地名,有一些是道听途说、口口相传的地名,同时由于受询问的海商方言口音重,方言、汉语变成日文记载,再转译成汉语,这些小地名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失真而被误读、误写,其写法并不符合中国史料中的记载,因此需要对这些海岛地名进行一些考证。......
2023-11-21
[3]“短股”一词,引起我高度的注意——莫非,这就是普陀山古老的短姑道头的前身?虽然在《云麓漫钞》中未能找到“长股、短股”两个地名,不过,我认为这个“短股”应该和前面的几个地名一样,也是属于普陀山的,“短股”十有八九就是“短姑道头”的前身。民国时代的普陀山短姑道头后来“短股”无意间演变成“短姑”,并被创造出美妙的观音传说,真是民间有高手。......
2023-11-21
短姑道头在普陀山南侧海岸,为明代贡船、商船及朝山香船停泊之天然埠头。嫂与艄公上岸进香,中午未归,潮生路绝,小姑留置舟中,饥不得食。短姑古迹数百年来,短姑道头一直是普陀山最主要的航船埠头。清康熙二十八年,宝陀巡检司沈良锡挂灯于短姑道头,后改置灯桩,以指引航向。[12]万历三十年,张随太监奉诏敕建普陀禅寺,后又修复短姑道头。短姑道头成为普陀山香客朝山进香的第一站,时被载入史册。......
2023-1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