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舟山民间天灯:群岛探津与海丝文化

舟山民间天灯:群岛探津与海丝文化

【摘要】:以佛顶山灯塔为代表的舟山海岛地区的“天灯”,是融合佛教文化、海洋文化的航标建筑。天,代表悲悯,是一种对生命诉求积极回应的慈悲普世情怀,因此人们感恩灯塔,膜拜灯塔,称之为“天”,天代表的是佛教文化的符号。江苏常熟的慈领法师云游至此,搭起茅蓬,甘愿留在这孤寂的西鹤嘴,每晚点上五盏小油灯,为过往船只指引航道,避免触礁,当地渔民也称之“天灯”。

以佛顶山灯塔为代表的舟山海岛地区的“天灯”,是融合佛教文化海洋文化的航标建筑。舟山自唐宋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沿海商贸兴旺,百舸咸集,舟樯似山,在海上孤屿的显著突出之处或暗礁丛生的危险地带,建寺庵茅蓬,夜燃灯火,或是为祈求舟船出海平安,或为航船指点迷津,佛灯普照,故称“天灯”。有的地处高山之巅,如佛顶山上的天灯台,也有的建于海岸一隅,也称为“天灯”,如普陀山短姑道头的一处天灯,这里的“天”不是现实的高度,在民众的心中,这是一种心灵敬仰的高度。

巴金说:“灯,灯光,主要的寓意是光明,是指对光明的向往。”[11]光明是灯塔符号的最基本的寓意。对长年在海上讨生活的人来说,在茫茫大海中,特别是晚上,看到散发着明亮光芒的灯塔,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那是方向的指引,是避开危险的希望。灯,是航海文化的符号。

天,代表悲悯,是一种对生命诉求积极回应的慈悲普世情怀,因此人们感恩灯塔,膜拜灯塔,称之为“天”,天代表的是佛教文化的符号。天灯是舟山海岛地区灯塔特有的地域符号,有天灯的地方,往往就有佛寺,抑或有小小的茅蓬。(www.chuimin.cn)

如,岱山长涂岛的西鹤嘴灯塔,为1871年乡人金品山所建。江苏常熟的慈领法师云游至此,搭起茅蓬,甘愿留在这孤寂的西鹤嘴,每晚点上五盏小油灯,为过往船只指引航道,避免触礁,当地渔民也称之“天灯”。深受感动的当地船民和渔民,常去西鹤嘴捐钱,法师以所捐的钱重建了西鹤嘴灯塔,并铸一口大铜钟,若遇到雾天,就可以敲钟指航。法师圆寂后,乡民在法师生前住的茅蓬处建了庵,为纪念法师取名为“传灯庵”,以示灯之精神代代相传。天灯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指引方向,更重要的是作为“慈航普渡”的一种象征,在人们的精神层面、心灵层面指引方向。

佛说,一灯能照天下黑。说的就是舟山海岛的天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