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是口述史,《华夷变态》中所记载的舟山海岛地名,有一些是海商圈内约定俗成的地名,有一些是道听途说、口口相传的地名,同时由于受询问的海商方言口音重,方言、汉语变成日文记载,再转译成汉语,这些小地名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失真而被误读、误写,其写法并不符合中国史料中的记载,因此需要对这些海岛地名进行一些考证。......
2023-11-21
碇齿地名,在明朝就有记载。
明朝天启《舟山志》中多次出现关于“碇齿”的文字记载,其《舟山境全图》中“碇齿”地名都标注成“碇”,该书中的有些文字则简化成“碇齿”写法。
在《舟山志》的《舟山境全图》中,岑港附近分别标有“碇堠”“碇
岙”,附近还有“涨
岙”。《舟山志》认为碇齿是海防重地。“按地之极冲者,沈家门诚重矣,……次冲者,岑江、碇
二处,涂浅易登,入犯为易。”[5]明朝设置关隘六座,曰螺头,曰碇齿,曰小沙,曰路口岭,曰岱山,曰大展。《舟山志·卷之二·隘》专门介绍“碇齿隘”:“与外港相对,居民势孤,累被登劫。”[6]又,《舟山志·卷之二·岙》:“碇齿岙,土瘠,多资渔。”[7]
清朝的朱绪曾在《昌国典咏》中专门介绍碇齿在明朝抗倭军事斗争中的战略地位,云:“岑港又为定海要冲,有乌印岭台、碇齿台。”[8]又云,“(岑港)明设碇齿隘于响礁门,置木城以纪破倭功,在天妃宫侧。”[9]在介绍“响礁门”时,则引《筹海图编》之说法:“(胡宗宪)策普陀之贼与岑港之贼相距不远,陆路必由碇齿,水路必由响礁门,乃檄诸将设伏以待,已而,贼果由二处奔沈家门。”[10](www.chuimin.cn)
朱绪曾还有地名诗云:“岑港碇齿凿巉巉,六国舟航尾并衔。欲指木城谈往事,白龙抱雨带腥咸。”
清朝光绪年间的《定海厅志》,则有时把“碇齿”记载为“椗齿”。
而反观“椗次”地名的写法,则出现比较晚,在清代以前的舟山志书中则没有出现过。
有关群岛探津:舟山地名与“海丝”文化的文章
由于是口述史,《华夷变态》中所记载的舟山海岛地名,有一些是海商圈内约定俗成的地名,有一些是道听途说、口口相传的地名,同时由于受询问的海商方言口音重,方言、汉语变成日文记载,再转译成汉语,这些小地名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失真而被误读、误写,其写法并不符合中国史料中的记载,因此需要对这些海岛地名进行一些考证。......
2023-11-21
元朝的《昌国州图志》还讲述了古代灌门的一个通航习俗,这也就是渔民所相传的“老大好做,灌门难过”的由来。灌门惊涛,自古闻名。一些文人甚至将之与宁波的地名简称“甬”字关联起来,认为“甬”之得名,可能源于灌门惊涛。老大好做,灌门难过,往来船民期盼海中那一块“中流砥柱”石能够护佑航海平安。灌门龙王与桃花女龙、岑港白老龙一起成为古代舟山官方每年必祭的三大龙王。......
2023-11-21
明朝天启《舟山志》中多次出现关于“碇齿”的文字记载,其《舟山境全图》中“碇齿”地名都标注成“碇”,该书中的有些文字则简化成“碇齿”写法。在《舟山志》的《舟山境全图》中,岑港附近分别标有“碇堠”“碇岙”,附近还有“涨岙”。《舟山志》认为碇齿是海防重地。《舟山志·卷之二·隘》专门介绍“碇齿隘”:“与外港相对,居民势孤,累被登劫。”清朝光绪年间的《定海厅志》,则有时把“碇齿”记载为“椗齿”。......
2023-11-21
舟山灌门海域的“中柱山”在灌门“砥柱”的左下侧绘有舟山岛,其标注文字为:古甬东,定海,舟山。图案上方有标注文字:“越王句践欲居吴王夫差。”《南海普陀山志》之《千步金沙》图中的七层铜塔一幅洋洋大观的《大清广舆图》,在舟山群岛部分,浓墨重彩地描绘出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一方面可见绘图者对古老舟山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千年定海山曾经留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历史文化遗存远播东瀛,可谓声名在外!......
2023-11-21
第二种可能,“岱山”地名源于东岳泰山的原名。因此,岱山极有可能是一个专用名词,即和“泰山”同义。邵承德老师还认为,以“岱山”为岛名,也有可能是西晋末期,山东半岛的南泰山郡人,迁徙至舟山,按其旧壤取山名。如武昌的岱家山、孝感三汊镇岱山等,皆源于山东泰山。除了迁徙移民的可能性外,山东与舟山群岛间的航运自古就有,因此岱山地名的得名,有可能是来自山东船上的船商、游人等,譬如徐福。......
2023-11-21
传说中的灌门老龙,住在西码头附近龙王跳山嘴的一处悬崖峭壁,峭壁下有一石洞,即为龙窟。当地渔民有一句口头禅,称“千柱落地龙王宫”,还有一句谚语称“大水山下浪抛天,灌门又一个阎罗殿”,这里面有关于龙王宫的种种传说,版本不一。版本很多,还有明代王阳明游舟山,正德皇帝下诏拨款修建灌门龙王宫的传说。灌门海边的东海龙王宫民间故事口口相传,只是龙王宫附近的所谓“龙窟”早已难以寻觅,据说是由于海泥淤积而失去踪迹。......
2023-11-21
康熙年间,普陀山设宝陀巡检司,康熙五十四年,移宝陀巡检司于定海南郊,知县缪燧偕巡检张三友捐建公署。雍正八年,改宝陀巡检司为沈岙巡检司,移驻沈家门。至道光二十六年,沈岙巡检司则被移设于定海道头,并改为道头巡检司。当年八月初四日,梁宝常便提出若干条善后建议,其中第一条就是“沈岙司巡检应移驻道头地方”。梁宝常提出了沈岙司巡检应该移设定海道头的两个理由。......
2023-11-21
“普陀金三角”位于舟山本岛的东侧,相对于舟山群岛的其他地区,“普陀金三角”是古代远洋船舶驶离明州的最后补给港,具有良好的补给 条件。从历史记载看,以古代马秦山为主体的朱家尖,自宋代起,乡村经济发展已经使之具备港口补给地的良好条件,并不逊于沈家门、普陀山。其二,朱家尖具备良好的农作物种植条件。......
2023-1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