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运动中的肌肉酸痛:原因与缓解方法

运动中的肌肉酸痛:原因与缓解方法

【摘要】:急性的肌肉酸痛有别于肌肉拉伤,它是因肌肉暂时性的缺血而造成的酸痛现象。运动时肌肉运动量大,引起局部肌纤维及结缔组织的细微损伤,以及部分肌纤维的痉挛所致。主要表现为局部肌肉的酸痛及全身乏力。4.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C有促进结缔组织中胶原合成的作用,有助于受伤组织的修复,从而减轻或缓解酸痛。

运动引起的肌肉酸痛可分为急性肌肉酸痛与慢性肌肉酸痛(迟发性的肌肉酸痛)两种。急性的肌肉酸痛有别于肌肉拉伤,它是因肌肉暂时性的缺血而造成的酸痛现象。只有肌肉作激烈或长期的活动下才会发生,肌肉活动一结束即消失。通常,急性的肌肉酸痛会伴有肌肉僵硬的现象。

慢性肌肉酸痛往往发生在运动结束后1~2天内,在一次运动量较大的锻炼后,或是间隔较长时间未锻炼刚开始锻炼之后往往会出现。

(一)肌肉酸痛的原因与征象

1.肌肉酸痛的原因。运动时肌肉运动量大,引起局部肌纤维及结缔组织的细微损伤,以及部分肌纤维的痉挛所致。由于这种肌纤维细微损伤及痉挛是局部的,故而就整块肌肉而言仍能完成运动功能,但是存在酸痛感。酸痛后,经过肌肉内部的修复,肌肉组织变得较以前强壮,以后同样负荷将不易再发生损伤。

2.肌肉酸痛的征象。主要表现为局部肌肉的酸痛及全身乏力。

(二)肌肉酸痛的处理

1.热敷。热敷有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及痉挛的缓解。

2.伸展练习。伸展练习有助于缓解痉挛。对肌肉进行局部的静力牵张练习,保持伸展状态2分钟,然后休息1分钟,重复进行。但要注意做练习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造成肌纤维损伤。

3.按摩。按摩有使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损伤修复及痉挛缓解。(www.chuimin.cn)

4.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C有促进结缔组织中胶原合成的作用,有助于受伤组织的修复,从而减轻或缓解酸痛。

5.针灸、电疗。针灸、电疗等手段对缓解酸痛也有一定的作用。

(三)肌肉酸痛的预防

1.根据不同的体质、身体状况科学地安排锻炼强度,负荷不要过大,也不宜增加过猛。

2.锻炼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锻炼身体的某一部分,以免局部肌肉负荷过重。

3.准备活动中,应注意对在即将进行的锻炼中负荷重的肌肉活动得更充分一些,这对损伤有预防作用。

4.整理活动除进行一般性的放松练习外,还应重视进行肌肉的伸展牵拉练习,这有助于预防局部肌纤维痉挛,从而避免酸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