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险社会的概念维度下,社会责任是一种“前瞻性责任”,侧重在风险发生之前进行预估,并且能够对症下药避免风险或减轻风险所带来的实体化破坏。作为意见流通的传播渠道,媒介是重要的社会责任主体之一。社交媒体社会责任的尽责对象则是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和社会的良性持续发展。社交媒体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除去强制性的法律责任以外还应大力倡导、树立并履行其道德责任。......
2023-11-21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随着技术障碍的突破,移动终端成为融媒体的主流平台。社交媒体呈现出时效性与互动性增强,深入性、短暂性和颠覆性突出,碎片化更加明显等特点,其利用技术发展不断更新着信息呈现、信息传播方式,使得公众沉浸于媒体塑造的信息环境之中,为公众提供了解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窗口与平台。但社交媒体参与主体多元,易受经济利益影响,虚假煽情信息泛滥,通过吸引用户眼球来提升点击量。在很多网络舆论事件中,随着舆论热度的持续增强,会出现很多新媒体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是缺乏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管制,导致以网络媒体为平台的网络犯罪层出不穷,侵权行为比比皆是,极易对社会发展构成威胁;二是当新媒体平台上的网络节点对应到现实中的每一位用户时,大基数的网络使用者会使得新媒体公共空间极易成为“民粹”的发源地,缺乏理性的评论甚至人身攻击会造成网络环境的恶化,同时自媒体的出现也使得网络空间鱼龙混杂难以进行有效管理;三是当媒体成为“商品”,它的本质也就变为被消费的“产品”或“服务”,其公信力也容易被怀疑。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公共传播媒介,它应在维持自身的发展的同时履行更加广泛的社会责任。在社会责任视野下对我国社交媒体的媒介使用与公信力进行考察,可从历史延续性的角度来把握,尤其是要关注社交媒体社会失责背后的痼疾根源。同时,如何确立中国社交媒体的主体性也是重要的研究前提。在中国,一方面在有本土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社交媒体成为最广泛的被私人企业资本圈占的领域之一,传媒产业在信息化全球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过程中处于上升阶段,拥有庞大阅读量和点击量的商业新媒体掌握着体量层面的“文化领导权”。另一方面,媒体作为一种公共资源与普通公众之间联结紧密,作为公众与社会之间的重要桥梁,新媒体信息流绝不是单向的而是互通有无的。在新媒体的主体性背后是公众的主体性,一方面新媒体在思考自身社会责任时需要将公众当作参与主体而非消费者或者被动的受众,在社会功能层面上为其发声并为他们提供自主发声的平台;另一方面,公众自身也需要强化主体意识,无论是媒体从业者还是公共事务讨论的参与者都应当加强自身的能力素养与道德素质,为营造一个良好和谐且负责任的社会舆论环境做出努力。可以说,媒体确立并履行自身社会责任的要点在于,在多主体权力角力的过程中明确为公众福祉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
社交媒体首先应为用户提供体验良好的产品,以建立起自身的公信力。如前文所述,用户体验越好,社交媒体公信力评价越高。在用户注意力有限的时代,社交媒体都在拼命争夺用户使用时长,但随着用户的深度使用,更应该满足用户的深度需求。平衡经济利益与用户体验,坚持媒体的独特品质,尽可能提供便捷的平台和简洁、高效、优质的可获取内容,只用这样才能获得持续不断的信任与使用。
作为大众环境监测的重要来源,提供信息是社交媒体的基本功能。社交媒体应当提高社会责任意识,提供专业内容,以树立自身品牌及公信力。不论是主流媒体,还是短视频博主,流量与数据固然重要,但若无视社会责任,发布虚假信息、过度煽情信息,就会丧失用户的信任。在我国,新媒体平台上的官方账号信任度高过民间的个人账号信任度,网民对账号基于专业维度的信任权重将会逐渐增大。[73]在社交媒体主体越来越多元化的情况下,媒体的专业度愈加重要。社交媒体同样需要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及时准确全面地传播信息,恪守拒绝煽情、尊重隐私等准则,提供给用户优质专业的信息,消除客观世界与拟态环境间的隔阂,帮助大众更好地认知社会,建立起自身的公信力。
同时社交媒体应为大众建立起公共交流的平台。互联网的发展颠覆了传播技术,给予了公众表达与讨论的空间。民众对公共信息的知情权意识和公共事务的参与度都有了明显提升,社交媒体使得媒体组织与政府信息发布、信息回应更加及时,能够帮助建立大众与社会组织、政府之间良好沟通的渠道,使得公众建立个人社会资本,进行公共参与,有助于构建起普遍的社会信任与政府信任。社交媒体有助于引导大众形成社会舆论,但要注意既要充分让公众表达自己的意见与观点,又要准确地把握方向,将舆论引导的归宿放在政府与人民利益的结合点上,提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舆论支持、营造良好和谐的民意交流平台。
在强调社会责任的基础上,作为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力量,社交媒体的公信力建设能够带动社会组织网的优化联动,并在精神文化建设的层面上协助构建互惠、和谐、发展的社会信仰与价值规范,通过累积结构性社会资本与文化社会资本夯实社会信任基础[74],强化社会的风险抵抗能力,从而促使更加完善的社会制度的建造。
【注释】
[1]刘中望.媒介新技术:互联网与当代生活方式[J].湘潭大学学报.2010(1):95-98.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9.
[3]杨继红.新媒体生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常江.新闻生产社交化与新闻理论的重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4(06):140-146.
[5]黄斐.专业新闻视野中的公民新闻价值辨析[J].编辑之友,2014(09):52-55.
[6]常江.新闻生产社交化与新闻理论的重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4(06):140-146.
[7]陆晔,周睿鸣.“液态”的新闻业:新传播形态与新闻专业主义再思考——以澎湃新闻“东方之星”长江沉船事故报道为个案[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23(07):24-46.
[8]许向东,郭萌萌.智媒时代的新闻生产:自动化新闻的实践与思考[J].国际新闻界,2017,39(05):29-41.
[9]夏国富.沉浸式互动体验传播在数字阅读产品中的应用探索研究[J].传媒,2017(5):88-90.
[1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8.
[11]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3):20-27.
[12]罗伯特·V.库兹奈特.如何研究网络人群和社区:网络民族志方法实践指导[M].叶韦明,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13]李沁,熊澄宇.沉浸传播与“第三媒介时代”[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20(02):34-43.
[14]传媒实验室.第三种现实:“后真相时代”的媒介伦理悖论[J].当代传播,2007(4):52-53.
[15]弗兰克·布鲁尼.Facebook是如何温水“煮”我们的[EB/OL].http://cn.nytimes.com/opinion/20160524/c24bruni.
[16]JACOBSON H K.Mass Media Believability,A Study of Receiver Judgements[J].Journalism Quarterly,1969,46(1):20-28.
[17]师曾志,金锦萍.新媒介赋权:国家与社会的协同演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8]苏振华.中国媒体信任的来源与发生机制:基于CGSS2010数据的实证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5):51—68.
[19]DEFLEUR M L,BALL-ROKEACH S.大众传播学诸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
[20]喻国明主编,张洪忠著.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1]道格拉斯·克里德,雷蒙德·E.米尔斯,载罗德里克·M.克雷默,汤姆·R.泰勒编.组织中的信任[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22]车凤成.卢曼“复杂性理论”辩证——兼论其信任观之内涵[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版),2008,(03):10-14.
[23]ROBINSON,MICHAEL J.Public Affairs Television and the Growth of Political Malaise:The Case of The Selling of the Pentagon,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76(2):409-432.
[24]喻国明主编,张洪忠著.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5]燕道成.新媒介伦理建构的基本维度:责任伦理[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1):145-153.
[26]师曾志,金锦萍.新媒介赋权:国家与社会的协同演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7]PUTNAM R D.Bowling Alone: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J].Journal of Democracy,1995,6(1):65-78
[28]齐勇锋.社会转型期媒体的公共属性与社会责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4):20-21.
[29]李艳.公共危机中媒体的社会责任和消极影响[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6(4).
[30]蒋炜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媒体责任担当[J].中国记者,2009(5):50-51.
[31]任惠珍.责任与反思——社交媒体公共空间研究[J].视听,2015(8):156-158.
[32]林三芳.新媒体的责任缺失与责任担当[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0(11):45-50.
[33]LOWERY S A,DEFLEUR M L.Mileston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Media Effects[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4).
[34]LOWERY S A,DEFLEUR M L.Mileston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Media Effects[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4).(www.chuimin.cn)
[35]田虹,姜雨峰.网络媒体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1):150-158.
[36]王叶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J].科技传播,2014(22):75-76.?
[37]张华泽.浅谈如何提升微博公信力[J].新闻世界,2014(1):86-87.
[38]次央,钟思敏.微信公众平台“把关人”的责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11):110-112.
[39]曹海涛.论数字出版时代的“传受关系”与媒体责任[J].编辑之友,2012(2):90-93.
[40]胡衬春.我国转型期公众“自我赋权”现象与媒体责任[J].中国出版,2012(8):58-60.
[41]刘颖录.名人微博的公共责任[D].沈阳: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
[42]胡钊源.我国社会协同治理理论研究现状与评价[J].领导科学,2014(3):18.
[43]王卫.宪政视野中的社会协同——基于我国城市基层治理问题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7(02):69-72.
[44]张仲涛,周蓉.我国协同治理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社会治理,2016(03):48-53.
[45]NOVERK B S.Wiki Government:How Technology Can Make Government Better,Democracy Stronger and Citizens MorePowerful[M].Brookings Institution Prress,2009:1-15.
[46]欧黎明,朱秦.社会协同治理:信任关系与平台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09(05):118-121.
[47]齐美尔.货币哲学[M].陈戎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78-179.
[48]LUHMANN N.Trust and Power[M].Chichester:John Wiley & Sons Ltd,1979.
[49]陶芝兰,王欢.信任模式的历史变迁——从人际信任到制度信任[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20-23.
[50]刘琼.中国网络新闻可信度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51]杨明,孟天广,方然.变迁社会中的社会信任:存量与变化——1990—2010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8(06):100-109.
[52]PUTNAM R.Bowling A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M].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2000.
[53]胡荣,池上新.社会资本、政府绩效与农村居民的政府信任[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6(02):62-75.
[54]张会芸.当社会信任遇见政府信任——西方实证研究成果跟踪[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4):77-84.
[55]MILLER A H.Political Issues and Trust in Government,1964-1970[J].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74,68(3):951-972.
[56]BREHM J,RAHN W.Individual Level Evidence for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 Capital[J].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997(3):999-1023.
[57]ABERBACH J D,WALKER J L.Political Trust and Racial Ideology[J].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70,(4):1199-1219.
[58]PEGGY S,KOOP C.Political Distrust and Social Capital in Europe and the USA[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10,(1):145-167.
[59]王正祥.传媒对大学生政治信任和社会信任的影响研究[J].青年研究,2009(02):64—74,96。
[60]RESNICK P.Beyond Bowling Together:Sociotechnical Capital[J].In J.Carroll(ed.),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in the Newm,2001.
[61]WILLIAMS D.On and Off the Net:Scales for Social Capital in an Online Era[J].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6,11(2):593-628.
[62]VALENZUELA S,PARK N,KEE K F.Is There Social Capital in a Social Network Site:Facebook Use and College Students'Life Satisfaction,Trust,and Participation[J].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9,14(4):875-901.
[63]DELLI CARPINI M X.Mediating Democratic Engagement:The Impact of Communications on Citizens'Involvement in Political and Civic Life[C]//KAID L L.Handbook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Mahwah,NJ:LEA,2004:395-434.
[64]ROBINSON,MICHAEL J.Public Affairs Television and the Growth of Political Malaise:The Case of the Selling the Pentagon.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76,70(2):409-432.
[65]GERBNER G,Gross L,JACKSON-BEECK M,JEFFRIES-FOX S,SIGNORIELLI N.Culture Indicators:Violence Profile No.9[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78,28(2).
[66]PINKLETON B E,AUSTIN E W.Individual Motivations,Perceived Media Importance,and Political Disaffection[J].Political Communication,2001,18(3):321-334.
[67]BENNETT,STEPHEN E,ed.“Video Malaise Revisited Public Trust in the Media and Government”,The Harvar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1999,3:8-23.
[68]PUTNAM R.Bowling A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2000.
[69]GRANOVETTER M.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M].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
[70]BARLOW J,BIRKET S,KELLY K,SLOUKA M.What Are We Doing on Line[M]Harper's,1995:35-46.
[71]KATZ J E,RICE R E,ASPDEN P.The Internet,1995-2000:Access,Civic Involvement,and Social Interaction[J].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1998,45(3):405-419.
[72]GREGORY P.Linking Transparency to Trust in Government and Voice[J].The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2017,47(5):520-537.
[73]张洪忠,何苑,马思源.官方与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信任度对社会信心影响的中介效应比较研究[J].新闻大学,2018(04):98-107,154-155.
[74]KRISHNA A.Active Social Capital:Tracing the Roots of Development and Democracy[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2.
有关社交媒体公信力的文章
在风险社会的概念维度下,社会责任是一种“前瞻性责任”,侧重在风险发生之前进行预估,并且能够对症下药避免风险或减轻风险所带来的实体化破坏。作为意见流通的传播渠道,媒介是重要的社会责任主体之一。社交媒体社会责任的尽责对象则是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和社会的良性持续发展。社交媒体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除去强制性的法律责任以外还应大力倡导、树立并履行其道德责任。......
2023-11-21
对构成信息公信力最终量表的8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后,我们发现:高可信度的社交媒体信息更值得信任。根据ELM模型,信息接收者对核心路径或外围路径的选择取决于个体对于信息处理过程的精细化程度,这主要受到动机和能力两方面的调节作用。而依据ELM模型的规则,“当信息接收者处理信息可信度的知识水平较高时,偏向于选择核心路径;反之,会偏向于选择外围路径”,说明当前网络用户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2023-11-21
涉及媒体公信力的研究,目前我国学界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侧重于媒体公信力测评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是侧重于媒体公信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蓝燕玲指出对信源公信力、渠道公信力和信息公信力等要素进行界定是很有必要的,明确公信力的具体内涵是进行媒体公信力实证研究的前提。虚假新闻、低俗新闻、有偿新闻和不良广告是危害媒体公信力的“四大公害”,是损害媒体公信力的根源。......
2023-11-21
在测评网络媒体与社交媒体可信度时,需要将主要的考量维度拆解为更加具体的题项,通过测量各个题项的等级程度来评价整体的可信度水平。在1959年,由Roper组织进行的一项关于美国公众对各种大众媒体可信度的评估调查中,首次引入了相对测量量表。随着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典型社交媒体的可信度评价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
2023-11-21
可信度的既有研究常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梳理前人的研究来进行重要概念的界定和测评框架的修正。Iris Rittenhofer通过对1995年到2010年期间国际同行评议的管理和商业期刊发表的文章进行概念审查来研究信任和可信度的使用以及它们与有机食品领域的关系。两项研究来自德国,两项来自韩国,其余11项来自美国。Gillian Moran & Laurent Muzellec在研究电子口碑可信度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查阅的文献包括在顶级期刊中被多次引用的有关口碑可信度的文章。......
2023-11-21
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与突发性事件方面,社交媒体需要肩负起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社交媒介的覆盖率达到一定范围、影响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它不知不觉就担当起“推销者”的角色,其中所展现的“非现实”生活则通过拟态环境的制造构建了与现实生活相对应行为的意义模式。......
2023-11-21
整体来看,我国媒体公信力的研究历程并不复杂。笔者将按照时序发展和研究进展情况,对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我国媒体公信力测评量表研究有较为清晰的呈现。第二项是巢乃鹏在2012年,以接近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比例的调查样本,在南京市进行的网络媒体公信力测评指标研究,分别从网络媒体传播者、新闻报道、传播渠道三个维度,对网络媒体公信力测评指标进行了分析与建构。......
2023-11-21
故而,抛开过度使用微信的群体而言[1],较少的使用时长能够带来更高的公信力评价。同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微信的低度使用者和重度使用者对公信力的两个维度的评分都显著高于高度使用者。尽管微博的低度使用者远多于微信,但二者都是我国目前重要的社交媒体平台,它们呈现出较为一致的媒介使用时长与公信力评价关系。可以看出,视频网站及视频App的使用时长会显著地影响受访者对社交媒体的公信力及影响力维度的评分。......
2023-1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