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成信息公信力最终量表的8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后,我们发现:高可信度的社交媒体信息更值得信任。根据ELM模型,信息接收者对核心路径或外围路径的选择取决于个体对于信息处理过程的精细化程度,这主要受到动机和能力两方面的调节作用。而依据ELM模型的规则,“当信息接收者处理信息可信度的知识水平较高时,偏向于选择核心路径;反之,会偏向于选择外围路径”,说明当前网络用户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2023-11-21
社会责任是现代公民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并遭遇制度性挫伤之后所发展出的新型社会功能,本质上是对现有社会制度的修葺,目的是维护公民社会利益、促进社会发展。
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强调了社会的制度性风险:“风险社会的风险具有高度复合性与复杂性,从自然风险转为人为风险,从个别风险、区域风险转向全球性风险,从物质利益风险转向文化风险、道德风险、理论风险等非物质风险,从单一风险后果转向多重风险后果,从单一风险主体转向多重风险主体,从简单应对风险方式转向综合应对方式。”[25]内生的风险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决策与行为,以实体化方式存在于各种社会制度上,其在空间与时间层面的影响是具有延展性和持续性的。因此,在稳定与冲突的二元关系中,人们基于对社会稳定秩序的追求,通过提高对现代性的反思能力,试图建构应对风险的新机制。此时,社会责任在其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风险社会的概念维度下,社会责任是一种“前瞻性责任”,侧重在风险发生之前进行预估,并且能够对症下药避免风险或减轻风险所带来的实体化破坏。由于引发风险的主体位于社会性与制度性因素之下,社会责任的主体也就应当是处于社会中的个体、组织等社会治理主体。
作为意见流通的传播渠道,媒介是重要的社会责任主体之一。在古代中国,传统士大夫对朝廷的批评是经由“言路”上传,这是由统治阶级控制的一种谏议制度。而到了晚清,朝廷言官已无法提出计策以应对当局的危机,进而出现了民间知识分子创维新变法之举。随着西方民主科学、平等自由思潮的传入,民间通往朝堂的言路通畅了些许,民办杂志兴起、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协助了近代中国社会公共空间的开创。因特网与社交平台的兴起与普及为现代公共空间的建立提供了天然的技术支持,以微博为例,从媒介赋权的角度看,微博为公民提供了内容的生产平台与消费平台,公民通过微博参与公共议题的讨论,在此过程中激发出能动性很强的创造性与参与性。社会共同体便在私人心智与公共心智的互相构建与影响中诞生了,继而对现有的社会制度与体制产生革命性的影响。[26](www.chuimin.cn)
社交媒体社会责任的主体包括社交媒体平台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新媒体从业者。隶属于媒体机构的媒体从业者虽然并非法律层面上的媒体责任行为的直接主体,他们却是媒介内容的直接生产者,每一个从业者的个体传播行为都构成了该媒体机构的总体形象的一部分,故而应严格遵守其硬性义务乃至树立高标准的职业道德要求。社交媒体社会责任的尽责对象则是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和社会的良性持续发展。社交媒体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除去强制性的法律责任以外还应大力倡导、树立并履行其道德责任。以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在《多种声音,一个世界(1981)》的长篇报告中归纳的八种大众传播功能为基础,如“获得信息情报、社会化、动力、辩论和讨论、教育、发展文化、娱乐、一体化”等,再结合社会责任的积极含义,可将社交媒体的社会责任归纳为以下三个维度:及时准确全面地传播信息、提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舆论支持、营造良好和谐的民意交流平台。只有在履行强制性与道德性的社会责任的基础之上,社交媒体才能够塑造良好形象并提升公信力、争取用户信任,抵御当下社会的动荡风险,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有关社交媒体公信力的文章
对构成信息公信力最终量表的8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后,我们发现:高可信度的社交媒体信息更值得信任。根据ELM模型,信息接收者对核心路径或外围路径的选择取决于个体对于信息处理过程的精细化程度,这主要受到动机和能力两方面的调节作用。而依据ELM模型的规则,“当信息接收者处理信息可信度的知识水平较高时,偏向于选择核心路径;反之,会偏向于选择外围路径”,说明当前网络用户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2023-11-21
涉及媒体公信力的研究,目前我国学界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侧重于媒体公信力测评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是侧重于媒体公信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蓝燕玲指出对信源公信力、渠道公信力和信息公信力等要素进行界定是很有必要的,明确公信力的具体内涵是进行媒体公信力实证研究的前提。虚假新闻、低俗新闻、有偿新闻和不良广告是危害媒体公信力的“四大公害”,是损害媒体公信力的根源。......
2023-11-21
在测评网络媒体与社交媒体可信度时,需要将主要的考量维度拆解为更加具体的题项,通过测量各个题项的等级程度来评价整体的可信度水平。在1959年,由Roper组织进行的一项关于美国公众对各种大众媒体可信度的评估调查中,首次引入了相对测量量表。随着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典型社交媒体的可信度评价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
2023-11-21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公共传播媒介,它应在维持自身的发展的同时履行更加广泛的社会责任。同时,如何确立中国社交媒体的主体性也是重要的研究前提。社交媒体首先应为用户提供体验良好的产品,以建立起自身的公信力。社交媒体应当提高社会责任意识,提供专业内容,以树立自身品牌及公信力。......
2023-11-21
可信度的既有研究常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梳理前人的研究来进行重要概念的界定和测评框架的修正。Iris Rittenhofer通过对1995年到2010年期间国际同行评议的管理和商业期刊发表的文章进行概念审查来研究信任和可信度的使用以及它们与有机食品领域的关系。两项研究来自德国,两项来自韩国,其余11项来自美国。Gillian Moran & Laurent Muzellec在研究电子口碑可信度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查阅的文献包括在顶级期刊中被多次引用的有关口碑可信度的文章。......
2023-11-21
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与突发性事件方面,社交媒体需要肩负起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社交媒介的覆盖率达到一定范围、影响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它不知不觉就担当起“推销者”的角色,其中所展现的“非现实”生活则通过拟态环境的制造构建了与现实生活相对应行为的意义模式。......
2023-11-21
整体来看,我国媒体公信力的研究历程并不复杂。笔者将按照时序发展和研究进展情况,对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我国媒体公信力测评量表研究有较为清晰的呈现。第二项是巢乃鹏在2012年,以接近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比例的调查样本,在南京市进行的网络媒体公信力测评指标研究,分别从网络媒体传播者、新闻报道、传播渠道三个维度,对网络媒体公信力测评指标进行了分析与建构。......
2023-11-21
[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分野就此显露。技术发展与互联网所带来的市场蓝海进一步刺激了传统媒体开辟网络空间的意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不断加强。[2]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介权威、单向性、控制力强的运行方式,在新媒体的传播空间中,由于信息接口的普及、信息存储的海量、信息发布成本的下降,使得信息的种类与表达方式日趋多样化且内容丰富驳杂。......
2023-11-21
相关推荐